反复提醒孩子是一种恶意关心,是破坏

文化   2024-10-03 17:37   广东  




 阅读不止,生活不息






“别再看手机,看了眼睛会瞎的。”

“别看电视了,再看会近视的!”

“不准看漫画,看了眼睛不用要了!”

……

我几乎每次到 L 哥、Y 嫂家里做客,他们都会反复提醒孩子。


这本是好意提醒,不知为何,我却听到了比较刺耳的感觉。


直到有一天,我听到小区里有个妈妈很温和的对一个看 iPad 的孩子说,看太久以后眼睛就看不到东西了,我得把这个收起来了,今天结束看 iPad 时间到了。


我突然觉得原来同样一件事,可以很温柔很坚定,同时,还可以是家长和孩子的一种约定,践行与否,其实背后既是自律的表现,也是诚信的反映。


但这么好的形式,L 哥 Y 嫂从未考虑使用,他们反复“恶意”的提醒,让孩子听不出爱意,就算表面碍于强势勉为其难的答应,背后却充满了不情愿。


反而孩子不到初中就真的近视了,原因是凌晨关灯后瞒着他们躲在房间玩网游。


“你要是考不到好高中,就得去厂里打工,别想读大学……”

“就凭你,也能考好大学?”

“看吧,不好好读书老去打篮球,成绩退步了!”


L 哥 Y 嫂和孩子明明的对话总是三句不离分数。


明明无奈的和我们说,每次考试的时候,只要试卷发下来如果大题是他没见过的,脑子就会瞬间一片空白,甚至前面的题目,都会紧张得无法顺利做下去。


我们能理解,这个孩子到底面对着的是怎样一种巨大的压力。


许多父母都会和孩子讲这样一句话,“我已经告诉过你一百遍了”。


其实孩子正常情况下都是会愿意听从善意的提醒,大人需要认识到,说一百遍是没有效的。


只要大人通过反复提醒或者通过替孩子解决问题,将本应该由孩子来承担的责任揽过去,而不是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孩子就永远也学不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好比说,回到刚才的那两个情境。


我记得有一位童年时很爱看漫画的作家,就是因为漫画启蒙了他的阅读兴趣,后来走上了作家之路。


其实如果真的想爱护孩子的眼睛,应该与他一起探讨如何做才能更好的爱护眼睛,譬如定时的户外锻炼,饮食上可以注意什么,看电子产品多久后就应该适当放松眼睛,哪些危害眼睛的事情不能去做,伤害眼睛的弊端又是什么,让孩子自己有自驱力去保护自己的眼睛。


同理,学习也是。


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但如果越俎代庖,孩子感受到的反而是压力,是不得不去做,而不是觉得很想去做。


主体应该是孩子,他是自己行为和身体的责任人。


从某种角度来说:

特权=责任

缺乏责任=丧失特权


如果你反复提醒,从某种层面来说孩子会觉得自己一直在接收否定的信息。


他接收到的是反复替他做决定,意味着,他只有服从的份,没有自由意志,失去了自我判断的机会,失去了自我选择的可能,那么往往这种情况下,人总会从其他层面寻求解压途径。


也可以从自控力角度来说,这种需要调动意志力的情况下,往往会消耗能量才能达成。


那么在培养孩子保护眼睛上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鼓励孩子多参与户外活动,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尽量达到2小时。如果条件有限,也要尽可能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选择光线充足的环境进行阅读、写字等近距离用眼活动。

注意室内照明,避免长时间在昏暗环境下用眼。

培养孩子的运动爱好,增强体质,促进眼部健康发育。

面对孩子的视力健康,我们无需恐慌,但也绝不能掉以轻心。在数字时代,完全禁止孩子接触电子产品是不现实的,家长要做的是引导孩子科学用眼,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美国眼科学会提出了20-20-20原则:每使用电子屏幕20分钟,就应该将视线移开,看20英尺(约6米)远的地方,持续20秒。这个简单易行的方法,能够有效缓解眼部疲劳。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屏幕使用规则,如设置使用时间、距离、休息时间等,帮助孩子养成自觉保护视力的意识。


注意,不是不让你发疯

有些父母其实心智还未成熟就做上了父母,毕竟成为父母不需要考核,仿佛是个人就具备做父母的能力。


他们甚至在面对外人是顶好的,温和包容,或是低声下气,又或是不苟言笑,与世无争,但面对孩子时成了绝对的“权威”,成了天生的“专家”。


毕竟,在孩子面前可以“有恃无恐”,因为孩子不会轻易离开他们,所以可以美其名曰这是“爱”的方式,这是“都是为了你好”。


无论如何言语辱骂、恐吓、讽刺、挖苦,将对人生的不满,宣泄在孩子身上,孩子都要像垃圾桶一样接收下来,但凡孩子反弹,他们就会觉得孩子忤逆。


L 哥和 Y 嫂有一回跟我说,只是说了顿明明不要抖脚,这样会穷,上了中学之后的明明学会了顶撞“所以你小时候也经常抖脚,现在才这么穷吗?”


孩子会这么说,我竟觉得一点都不奇怪。


孩子如果在叛逆期,都还是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那极有可能,这辈子都唯唯诺诺下去。


无论对父母如何不在乎尊严、礼貌的辱骂,都全盘接收,动辄就吼叫,恐怕一个正常的孩子还不足以一直以积极的想法去考虑这些消极的做法。


这种氛围耳濡目染后,明明就像一面镜子,也动不动暴躁,对自己的妹妹们常常怒吼,成了一模一样的“父母的样子”。


因为孩子不懂如何用更和缓的方式去处理情绪,又或者明明他可以做得更好,却因为接收了太多父母的负面情绪与压力,变成了一个暴躁的“复制品”。


学会闭嘴

如果你觉得自己情绪上来,还是要考虑先把怒火压下去,把负面情绪转化甚至消化后,再考虑面对孩子。


很显然,你为何对成人不敢随意大骂,好比说对老板这样,意味着你可能会被炒鱿鱼,对伴侣如此,很可能一言不合就闹掰离婚,对同事如此,很可能大家都疏远你。但孩子不能够,所以说到底还是代价问题。


你要知道孩子是个人,不是没有思想感情的玩物,你的一言一行,对他而言都非常重要。


我听 L 哥和 Y 嫂最喜欢说明明的一句话便是“你就喜欢半途而废,你就是没有自律性的小孩”。


好比说,孩子书写不工整,其实完全可以拿出一些优秀的案例给他,或者现身说法应该怎么做。


但他们是直接替孩子做主,给孩子报名书法班,孩子不愿意去上课,他们就说孩子做事半途而废,给孩子贴标签。


后来,我无意中看到了明明的英语作业,确实有些潦草,于是以一种较为随意的语气说了句“嗯,这字可以写得更好呢,我觉得你可以做得非常好,比如试试意大利斜体或者衡水体,我记得当时我用了一个星期就练好,卷面分也提高了不少。”


后来,再见到明明,他的英文书面特别工整好看。据说,他自己去上网搜了教程自学,差点被父母阻挠,认为他学一些有的没的。


毕竟,他们认为只有自己要他做的才是好的……


人只有闭嘴

才能看到更多美好。


所谓静水流深。


正如明明曾与我说过,父母晚上会玩手机玩到凌晨,早上起不来陪他去晨运,但却要求他需要这样需要那样。


父母的焦虑,如果只想着转嫁,或者认为孩子可以用这种压力传导完成对未来的塑造,那只能收获的是焦虑的“代际传递”。


无论孩子还是我们作为家长,或者终身成长才是正解。




点亮【赞和在看】,让好运都围绕您!



栖梧之境
思想交流,分享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