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政协主席戴源:以协商式监督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凝心聚力

时事   2024-11-07 09:37   江苏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制度机制的重要部署,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政协民主监督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近年来,常州市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履行民主监督职能,充分发挥协商式监督特色优势,创新监督模式、拓宽监督渠道、凝聚监督合力,推动民主监督制度机制不断完善、更加有效。





















坚持党的领导,探索“一体双联”监督模式
加强党对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领导,准确把握人民政协性质定位,着力推动政协民主监督工作与党委督查工作有机融合,形成“一体双联”监督模式,有效提升民主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强化制度保障,建立“两个纳入”机制。市委先后研究出台《市政协年度协商计划制定办法》《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政协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的实施意见》等多份文件,从知情明政、协调落实、办理反馈、成果运用、权益保障等方面,对政协开展民主监督作出制度化、规范化要求,把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纳入市委督查工作体系,把重点民主监督议题纳入市委年度督查计划,确保政协民主监督工作在市委的统一领导下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落实,使政协民主监督工作更加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有据可查。
发挥两个优势,推进“一体双联”模式。积极探索有效发挥政协民主监督优势的方法,依托政协专委会和相关界别,成立民主监督小组,并按照职能对应、专业对口的原则,由专委会主任担任组长,遴选履职意愿及能力较强的委员担任组员,与市委督查室联合开展督查调研活动;民主监督小组组长同时受聘为市委督查专员,由督查专员组建工作团队,组织开展民主监督活动,形成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从而将市委督查工作的权威性、严肃性与政协的智力优势、渠道优势有机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工作互促、成效互享。
促进成果运用,释放专项监督效能。民主监督小组形成的监督报告最终转化为市委专题督查报告,通过市委督查部门推动问题整改,进行跟踪督办,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全市党建考核、政治生态考核以及党政部门工作考评体系,有效促进监督成果转化落实。近年来,市政协作为牵头单位,先后围绕长江大保护、综合港务区建设、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等事项开展监督,形成多份督查专报,为党委政府提供了考评依据和决策参考。作为参加单位,市政协还组建民主监督小组,选派政协委员参与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建设、双循环物流体系建设、新能源充换电设施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等督查活动。





















坚持协同推进,建立“民主+法律”监督机制
发挥政协民主监督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1+1>2”的整体效能,在全省率先建立政协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机制,推动解决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市域社会治理问题。
双向转化,共建“链式炉”。为保障“双转”机制落地见效,市政协联合市检察院建立工作专班,市委办、市政府办、市政协办联合印发《建立政协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检察机关从政协提案中发掘个案线索,通过案件化办理,转化为公益诉讼或检察建议;政协从检察意见中梳理出提案线索,转化为委员提案,形成公益问题溯源治理、系统治理的对策建议。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备案梳理、双向转化、专业支撑、评估督导、通报交流等一整套协同机制,形成“提、转、办、督”链式效应。
双向发力,共触“靶向标”。坚持全市“一盘棋”,同步指导各辖市区政协与同级检察机关建立“双转”机制。检察机关以政协提案为切入点,逐步延伸转化范围,从社情民意信息、专题调研、协商议事以及提案办理的答复意见中发现更多公益诉讼线索,统一登记备案、梳理研判。比如,市政协针对办理结果不满意的《关于杜绝排他性协议,营造食盐销售公平环境的提案》,会同检察机关和提案者,通过走访调查、多次会商,最终列为公益诉讼线索,促使市场监管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市食盐市场竞争秩序的政策提醒函》,依法保护食盐消费者和各级各类食盐经营者合法权益。
双向赋能,共聚“叠加态”。围绕中心大局,服务民生实事,通过“双转”机制建立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同步聚合“三同工作法”。常态化组织委员与检察官面对面,聚焦行政部门履职难点进行磋商;注重发挥委员“智库”作用,组成公益监督团,深度参与线索报送、咨询听证、跟进督查等环节;支持委员加入“益心为公”志愿者队伍,参与公益诉讼志愿服务。针对检察建议发出后,整改不及时、不到位或职责不清晰等问题,充分利用政协协商平台,邀请提案办理单位、提案者、政协委员、公益群体代表、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开展协商议事,促进检察建议更好落地落实。





















坚持守正创新,不断丰富协商式监督内涵
准确把握政协民主监督的性质特点,寓监督于经常性工作之中,注重发挥委员主体作用,聚焦改革发展大事要事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监督,推动民主监督真正“监”到点子上、“督”在关键处。
推动联动监督工作走深走实。在全国政协和省政协带动下,积极参与纵向、横向联动监督活动,共同写好区域协调发展“大文章”。比如,连续5年参与全省政协系统联动民主监督活动,围绕“长江大保护突出问题整改情况”“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一系列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等议题,联合开展视察调研,形成专题监督报告,向省级层面集中反映问题;加强与长江流域各地区政协的紧密合作,连续2年参加“长三角沿长江区域水环境共保联治”协商议政活动,聚焦水环境治理的重点领域精准建言献策、凝聚各方共识,更好助推区域治理协同和难点问题攻坚及各方责任落实。
强化社情民意信息监督作用。切实发挥社情民意信息“直通车”作用,广泛动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政协委员认真收集和梳理社情民意信息,通过常州《社情民意》专报等渠道,及时向党委政府反映具有前瞻性、预警性的监督性意见建议,约三分之二的信息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成为相关部门推进工作的重要参考。在今年开展的“我身边的风险隐患”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专项行动中,全市政协组织和委员围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深入基层一线,实地走访调研,积极为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献计出力。
突出委员联系界别群众优势。构建“1+3”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体系,以市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实施意见为纲,以组织市政协委员深入基层开展履职工作、推进界别委员工作室建设、修订委员履职考核细则为抓手,为委员了解界别群众意愿和诉求意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等界别和部分行业委员的专业资源优势,以界别集体和委员个人领衔、跨界别和跨层级联动等方式,成立界别委员工作室25家。将界别委员工作室打造成集学习交流、联系群众、协商议事、团结联谊等功能为一体的开放性履职平台,引导委员面向各界群众加强政策宣讲、解疑释惑、思想引领、凝聚共识等工作,促进民主监督与社会监督有效衔接,以既冒热气、又接地气的监督形式,帮助群众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


来源:《群众》杂志2024年第20期

作者:戴 源(作者系常州市政协主席)

责任编辑:张念

群众杂志
中共江苏省委机关刊《群众》杂志主办的理论宣传和决策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