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位院士的故事,生动诠释什么是科学家精神!

时事   2024-11-10 18:43   江苏  

“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是科学家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要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广大科研人员志存高远、爱国奉献、矢志创新。在南京“鼓楼院士之家”,汇集了一批杰出的院士群体的故事,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生动诠释着新时代的科学家精神。



贲德:让祖国母亲的“眼睛”看得更高远


1979年,怀揣报国之心的贲德院士接到了组织交付的新任务——研发能够由飞机搭载,可以俯瞰地面的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一般的机载雷达没有下视功能,主要原因是下视的地杂波非常强,且飞机高速飞行时,不同方向杂波的多普勒频率相差非常大,极容易掩盖低空飞行的目标信号,令高空作战的战斗机难以检测。而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能够完美解决上述问题。接到命令后,贲德立刻投入研制,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工作。为了攻克这一核心技术,他提出了“先简单,再全面,逐项突破”的研发思路。这一思路大大加快了研究进程。“那之后10年里,我没有星期天、节假日,大年初一都在工作。”在最后两年试飞阶段,贲德更是把全部精力投入了进去,白天跟着飞机跑,记录发现的问题,晚上连夜修改,第二天再进行试验。持续的加班,让他日渐消瘦,但他却说:“只要能做出雷达,献出什么都行!”


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通过国家验收鉴定那一天,贲德因为常年艰苦工作,引发心肌炎,住进了医院。即便躺在病床上,他仍难掩激动:“十年寒窗苦,平地一声雷。这次把机载雷达做成功了,我的心情比考上哈工大还要高兴!”时任国家领导人用“争气”评价贲德研制的机载雷达:“别人不卖给我们,现在靠自己的力量把它做出来了。这是一部‘争气雷达’!”这句话,是对贲德十年努力的高度认可,也是对他爱国之心和奉献精神的极高评价。


“爱国”与“奉献”是科学家精神的思想内核。贲德院士满怀赤子情怀,在艰苦岁月里不懈奋斗,带领团队在被“卡脖子”的关键领域攻下中国人自己的阵地,为空中“战鹰”擦亮了双眼,为国家赢得了尊严。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真正的爱国者,不仅要有对国家的深厚情感,更要有为之奋斗、为之付出的实际行动。新时代新征程,我们需要更多像贲德院士这样的科技工作者,以国家需求为己任,以无私奉献为荣光,牢记“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传承并弘扬老一辈科学家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努力为我国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贡献力量。


张建云:科学调度 把水害变成水利


科学治水的“现代大禹”张建云院士,与水结缘,是在1978年。当时,张建云参加高考,被全国重点高校华东水利学院陆地水文专业录取。大学期间,张建云就开始了水文专业的研究,他说:“我们国家是世界上水问题最为复杂的国家,学水利很有施展空间,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1991年,淮河太湖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此后,国家决定建立防汛指挥系统。1996年6月,秉持为国奉献的家国情怀,张建云辞去UCD的博士后工作,毅然回国,出任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主任助理、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1998年担任总设计师,2001年任一期工程项目办副主任,负责整个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在他的组织领导下,建设任务非常繁重的工程如期完成,建成后的国家防汛抗旱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为我国水利信息化和现代化打下了重要基础。


2003年,淮河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当时预报已超过分洪法定水位,选择分洪不需承担任何责任,但如果分洪,下游将有40多万人需要转移,影响巨大。流域机构以及省级水文部门反复沟通协商,深入研究天气情势后,预判虽超过防洪水位,但后续降雨不多,洪水基本可以控制。在此基础上,张建云果断建议不分洪,科学调度、精准施策,打赢了防汛抗洪救灾硬仗,避免了国家和人民的重大损失。在他看来,勤奋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严谨是做科研的态度,创新则是科研最高的目标。“在我们的工作中,对洪水的监测预报,就是求实的过程;做好洪水预报,最大可能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就需要我们去创新,拥有更好的技术和模型。”


张建云院士作为科学治水的“现代大禹”,其事迹深刻体现了“求实”与“创新”的双重精神,这两者在他的治水实践中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中国水利事业的进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要像张建云院士那样追求真理、严谨治学,在科研中下“真”功夫、“细”功夫,也要“勇于突破、敢为人先”,聚焦国家战略发展和科技使命任务,以“国之所需”锚定“研之所向”,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拥有强大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的科技强国。



郭子建:心有大国 潜心育人


长期从事化学生物学交叉领域研究的郭子建院士,是我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1999年,他回国后任职于南京大学,长期奋战在科研工作一线,为南京大学学科建设和我国生物无机化学、化学生物学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基于学科交叉建立的化学生物学学科于2012年正式列入教育部学科名录,十余年来成为该领域最年轻活跃的新兴学科之一。郭子建院士努力推动建设化学和生命交叉融合的新兴学科,2019年6月,为打破学科交叉壁垒,他领衔建设并成立南京大学跨院系的交叉学科平台——南京大学化学和生物医药创新研究院。为了跨越现有科研组织模式下多学科交叉存在的壁垒,他在创新机制体制方面努力探索可行路径,尽可能降低青年科研人员开展学科交叉研究的壁垒。通过近五年的思考、探索和尝试,一批对交叉领域感兴趣的新生力量正在凝聚、激活。目前,该研究院已成为南京大学以“青年-交叉-创新-桥梁”为主旋律的一块颇有成效的“试验田”。正如郭子建院士所说:“很多的科研组织是以学院为主体的,而跨学院的这样一些研究,会碰到一些或多或少的壁垒,现在我们做出一些努力,使这样的壁垒尽可能减少,使得相关的交叉,比如医学院的科研人员做化学的研究,化学的科研人员做生命相关研究,非常顺畅,尤其对年轻人来讲,未来会非常受益。”


“协同”与“育人”是科学家精神的时代延伸,在科技创新事业的接续发展中,更能凸显出科学家精神的代代传承。从“协同”和“育人”的角度来看,郭子建院士不仅在化学生物学这一交叉学科领域内精耕细作,也积极推动着南京大学乃至我国科研体系的跨学科融合。同时,他还肩负起了培养科技人才队伍的重任,凝聚并激活了一批对交叉领域感兴趣的青年科研人员。当前,我们正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广大科技工作者应不断学习并践行科学家精神,坚定科技报国、为民造福理想,勇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群众·大众学堂》杂志2024年第5期,原题为院士风采:科学家精神的生动诠释
作者:张明华(作者系南京市鼓楼区科协党组书记、主席)
责任编辑:张珊珊


群众杂志
中共江苏省委机关刊《群众》杂志主办的理论宣传和决策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