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南通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积极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坚持做到“四个突出”,统筹推进文明创建、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推动形成党风正、民风淳、社会风气向上向善的城乡一体文明格局。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全国文明镇7个、全国文明村17个,省级文明乡镇27个、省级文明村101个。
党建引领是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的首要前提。南通坚持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文明乡风建设优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文明乡风建设。
一是党员干部带头。严格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宣传文明乡风建设政策,积极投身文明乡风建设实践。印发《关于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的通知》,组织全市党员签署《弘扬时代新风承诺书》,自觉落实办理婚丧嫁娶事宜报告制度。
二是能人群体示范。鼓励各类先进典型树立榜样、做出样板,动员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教师医生、退伍军人等群体带头做到家和邻睦、诚信友善,抵制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风气。
三是全民共同参与。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与基层网格化管理有效衔接,举办道德讲堂,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组织“江海有礼 文明有我”系列主题实践活动,让文明乡风蔚然成风。
移风易俗是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的核心内容。南通注重从两方面发力,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在破立并举、靶向施策中重塑农村地区的社会风气,提升农民群众的精神风貌。
一方面,抓准问题“突破口”,破陈规陋习。坚持群众在哪里,文明新风就倡导到哪里,在破除陈规陋习上发力,让乡村焕新焕彩。海安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人情支出同比下降38%。
另一方面,抓住关键“发力点”,树文明新风。指导村(社区)红白理事会吸纳有威望的乡亲,共同商定理事会章程,提倡乡邻不随礼、丧事3天办结、酒席每桌标准不超过500元等“好规矩”,推动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坚持因地制宜,通过自建、共建、联营等方式打造经济实用的红白事办理场所“易俗堂”。如皋市东陈镇南东陈社区升级“易俗堂”经营模式,引入社会资本联营,设定“标准菜单”,月均接待红白事30余场,有效抵制攀比现象。倡导集体婚礼、旅游结婚等特色鲜明、内涵丰富、文明节俭的婚庆形式,引导和带动青年树立正确婚嫁观,全市年均开展集体婚礼500余场。
基层治理体系是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的有力保障。南通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最大程度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
一是以自治为基。尊重村民在自治中的突出地位,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在引领文明乡风、加强基层治理、推动移风易俗方面的积极作用,形成“我制定、我承诺、我执行”的良好氛围,“约”出向上向善村风民风。开展乡风民风评议,评出“星级文明户”和“好母亲”“好媳妇”“好公婆”等,把道德品质评准、把文明情况评实,让文明的种子扎根在每位村民心中。推行乡风文明积分制管理办法,充分激发老百姓参与村庄治理主观能动性。如东县丰利镇古丰社区先行先试,量化文明实践、社区治理、热心公益分值,运用“小积分”,推动“大参与”,提升“大服务”,让“公家事”变“家家事”。
二是以法治为纲。扎实开展农村普法教育,提升村民法律素养。大力宣传推广《南通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开展形式多、范围广、时间长的普及实践活动,形成处处可学、时时可见的氛围,有效促进全体市民文明行为养成。
三是以德治为标。坚持德润人心,深化乡村“德治”教育,凝聚基层治理内生力量。通州区兴仁镇徐庄村着眼“一报一歌一校”,夯实以归属团结、力量底气为内涵的“家和文化”,其中村报《徐庄人》传播先进理论,村歌《徐庄之歌》唱出爱党爱国爱村爱家的情怀,村校集村史馆、家风馆、文化大礼堂等于一体,既是文化休闲场所,也是提升道德水平的重要基地。
为民惠民是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的最终目的。南通坚持守正创新推动塑形铸魂,让村民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一是强化系统思维。南通“7+2”农业产业联盟等新型产业链主体作用日益显现,产业之花遍地结果,全市所有村年集体收入稳定在70万元以上,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3万元,涌现出启东市惠萍镇东兴镇村诚信水产养殖合作社等一批先进典型。注重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通州区石港镇睹史院村融合城市元素,巧妙串联乡村自然资源和老男孩咖啡屋等网红打卡地,打造农文旅融合业态,建设乡村文化实践新场景。
二是强化机制建设。积极打造“好人如灯”“德润东疆”“最美海门人”等工作品牌,完善典型选树体系、礼遇帮扶机制、学习弘扬制度,形成从“好人聚乡村”到“乡村好人多”再到“乡村人都好”的生动局面。健全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协商议事会工作机制,形成节俭适度、文明健康的时代新风。
三是强化共享共建。举办长寿宴、邻里节、慰问中高考学子等内涵丰富、凝聚人心的活动,促进家庭和谐、邻里和睦、家园和美。充分发挥全市1438个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作用,创新打造“暖阳洗衣房”“暖心驿站”“港港经茶馆”等更小单元的“实践点”,每年开展近9万场次的文明实践志愿活动。开展“文明实践,热在南通”县(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交流合作,如皋与常熟、崇启海毗邻区率先探索跨区域“文明走亲、项目互换”。大力推动全国(省)文明单位与全国(省)文明村联建共建、与经济薄弱村结对帮扶,为农村办实事、为村民办好事。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南通将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明乡风建设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着重在三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持续加强思想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结合农民群众思想实际,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培育文明乡风不断注入新动能。
二是传承优秀乡村文化。优秀乡村文化能够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乡村文化,做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凝聚能人等群体力量,培育乡村文化振兴带头人。挖掘扶持非遗文化、红色文化、特色文化等,拓展传播途径,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
三是不断健全工作体系。加强政策指导和资源支持,大力推进移风易俗。综合运用自治、法治、德治等多种手段,重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形成同向发力、协调推进的良好局面。积极探索农民群众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方式,持续倡导和培育文明乡风,提高农民群众积极性和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