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如何加快打造产教融合改革创新高地

时事   2024-11-11 10:54   江苏  
产教融合是国家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举措。江苏坐拥172所高等院校、5.1万家高新技术企业、9.4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制造业规模约占全国的1/8、全球的4%,范围覆盖全部31个大类,具有产业和教育双重基础。近年来,江苏按照“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要求,充分利用产教融合优势,积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走出一条政府推动、校企协同、行业指导、社会参与的产教融合发展之路。

跨境电商水晶实践创新中心学生介绍产品     作者供图
融合格局加快形成。我省产教融合初步形成层次复合、需求多元、网状对接、互鉴互益的生动局面。宏观层面,加强规划统筹,促进教育与产业协调发展。将产教融合发展纳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和重大生产力布局等专项规划。中观层面,完善政策体系,推动校企更高质量合作。出台《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在不同领域落实产教融合促进措施。发布我国第一部省级层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地方性法规《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各市出台具体实施意见。微观层面,丰富合作场景,拓宽院校教学科研与企业生产的对接渠道,多样化探索,形成松散型的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实体化的校中厂、厂中校、企业学院等。太仓在全国率先将“标准化”引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发布实施全国首个双元制职业教育领域省级地方标准。
试点建设深入推进。大力支持省内地区、学校、企业积极争取国家试点任务,申报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强化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和企业的带动引领示范作用。常州市被评定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亨通集团和九如城养老发展有限公司被评定为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常州市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园区建设、重大项目布局和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同步推进、联动实施工作机制,建成国内一流的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型综合产教融合共享实训基地,全市区域内基本实现“产业集聚区+产教融合创新实训基地”全覆盖。亨通集团通过组建行业性、区域性产教融合集团(联盟),发挥产教融合型企业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示范作用,全面推进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公司“双元融合育人才、三方共赢促发展”案例入选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优秀案例集。九如城养老成立“江苏经贸·九如老龄产业学院”,启动“暖阳计划”,制定教学名师、双师队伍和兼职教师等不同层级教师培养计划,打造校企共建的优秀讲师团队。在做好国家级产教融合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推荐苏州市、南京市申报第二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持续开展省级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培育工作,经五批次持续推进,纳入省级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建设培育库的企业达613家,数量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重点项目有序实施。从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两方面发力,积极打造高能级产教融合平台载体。普通高等教育方面,聚焦破解“卡脖子”难题,下好战略先手棋,从无到有打造产教融合国家范本。通过“揭榜挂帅”,推进南京大学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东南大学“介入医学工程”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南京农业大学国家生物育种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南京医科大学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平台(疫苗研发方向)等4个平台先后布局规划落地。职业教育方面,将24所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基地项目纳入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范围,统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长期贷款,以及各级财政资金、开发性金融支持全省职业院校发展,基本形成中央预算内投资引导撬动、各级各类资金协同发力、共同支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投融资工作格局。今年“两重”“两新”工作开展以来,统筹教育领域重点项目谋划,项目数量多,获中央投资31.7亿元支持。着力健全监管体系,规范考核开工率、拨付率和完工率,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规范管理。
工作成效逐步显现。从总体格局看,科技、教育和产业资源相互转化,教育和产业联动发展,科技、教育和产业统筹协调、良性互动的宏观格局加快形成。成立首个国家重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围绕产业办学,教育界、产业界协同发力,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从高校行业协同看,高等教育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力明显提升。南京大学发布“7291”行动方案,全力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南京工业大学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方式被业界誉为“南工大”现象。从高水平人才培养看,科研院所、创新型行业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更加深入。建成以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常州科教城现代工业中心等为代表的,集体制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为一体的高层次高水平对接平台,提出“企业—学校—专业—课程”四位一体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需求导向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日益完善。从助力科技创新看,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科技发展态势,成立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促进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更加深入,各类资源配置更为高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坚持系统观念”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以产教融合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必须坚持这一原则。不久前,江苏正式成为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首家试点省份,对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针对产教融合在理念、动力、标准、平台等方面存在的难点堵点,要坚持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加强顶层设计,打破行政边界,强化融合组织力,打通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的堵点卡点,打造规划、政策、项目、标准、氛围“五位一体”的产教融合新生态,加快构建全方位产教融合体系,开启产教融合新篇。
强化“有组织”的理念,进一步做好机制融合文章。一是注重规划引领。将产教融合纳入各级“十五五”规划纲要,由教育科技人才、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专项规划在“条”上细化,由区域规划在“块”上深化,增强整体规划效能。二是加强协调联动。依据各类规划目标要求,发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作用,引导发改、财政、教育、人社、科技、税务、国资等重点部门协同发力,形成放大叠加效应。推动党建链赋能产业链,发挥党建在促进产教融合中的功能作用。三是增强平台综合效能。统筹平台资源,加强信息整合。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在产教融合过程中,促进政府“组织牵线”更精准,企业“自由连线”更顺畅。适应“大兵团作战”的科研范式,适时成立省级产教融合促进公共平台,关注人工智能推动人才培养范式改革、学科专业调整升级、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等重要重点问题,为产教融合各方提供政策贯通、信息互通、资源融通服务。
强化“有保障”的机制,把深度融合落到企业上。一是健全完善支持政策。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相关部门加紧落实产教融合型企业金融扶持、财政税收优惠、土地保障、信用激励和考核评价政策,突出政策赋能,精准滴灌。支持科技领军企业、链主企业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建立重大任务牵引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机制。二是以企业为主体组织开展协同攻关。加快完善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通创新体系,强化科技领军企业作为出题人、答题人和阅卷人的地位,支持其深度参与重大科技创新决策,建立攻关需求对接机制,重点推动产权关系、利益分配机制改革,构建完善的成果权益分配机制。
强化“有支撑”的平台,打造产教融合高质量项目。整体性推进我省产教融合平台载体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一是规范各级平台。整合规范建设各层级平台,一揽子发布产教融合平台申报清单和各类平台支持政策,讲清“有什么”,同时为企业、院校各类主体提供“一站式”申报指引,解决“怎么办”难题。二是规范发展市场服务组织。积极培育市场导向、对接供需、精准服务、规范运作的产教融合服务组织,调动专业研究院所和核心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促进高水平研究人员畅通流动、深度融合。三是精准对接供需。以我省“1650”现代产业体系、“51010”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0+X”未来产业体系为重要参照,优化“十五五”时期全省高等教育布局,重点关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等专业,增强与家政、养老、托育等社会领域发展需求的契合度。紧扣推进“1+3”重点功能区战略优化空间布局,兼顾区域发展定位和特色,结合地方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需求,持续提升相关专业教学和产教融合水平。
强化“有标准”的考核,提升产教融合评价水平。大力度推进产教融合评价制度改革,加快构建完善各级各类产教融合标准体系,重点建设与有组织产教融合模式相适应的评价考核机制,科学客观评价产教融合水平。一方面,完善标准体系。推广太仓市中德职业教育领域合作标准化成果,优化产教融合型城市、企业、行业多层级认定标准,不断完善发展性增量指标和水平性存量指标设置,分类设立标准,做好过程评价和阶段性评估。另一方面,强化评估结果运用。调动各地积极统筹园区建设,引导园区行业理性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从“方案制定—实践—方案完善”的反复中总结出具有落地性和指导性意义的评估方案,切实提升合作达成率,健全“双向奔赴”激励机制,推动各有关部门单位深度参与产教融合。
强化“有榜样”的引领,营造产教融合良好环境。一是推广成功经验。持续开展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和产教融合试点企业培育,及时提炼关键程序和先进做法,上升为制度。重点选择开展产教融合有较强示范性的地方和行业企业,收集优秀案例编纂成集,推广复制先进经验。二是鼓励基层创新。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以产业转型升级、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实现专业与产业匹配,推动平台建设,提高产教融合能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三是关注改革进展。及时倾听社情民意、了解相关主体发展所需、尊重专家意见,围绕解决产教融合领域突出矛盾设置改革议题,在组织形式创新、培养机制创新、学科专业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创新等方面优化改革方案生成机制,持续畅通产教融合良性循环机制。


来源:《群众》杂志2024年第20期

作者:王英炜 徐海斌(作者单位:江苏省发改委社会处)

责任编辑:张宁


群众杂志
中共江苏省委机关刊《群众》杂志主办的理论宣传和决策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