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彦皓(可信财商):在西北生活了20年,深知黄土高原“推山造田”这事能干,并且难度系数与成本较低,理论可行

财富   2024-12-23 21:50   上海  

欢迎加入丁彦皓聊投资年会会员课程,只聊投资与如何赚钱...


购课请扫描该二维码


在西北生活了20年,深知黄土高原“推山造田”这事能干,并且难度系数与成本较低,理论可行

\丁彦皓-可信财商

一、我对褶皱山洼地形没有任何的意识

在我两三岁的时候,联合国给了一笔扶贫贷款,具体项目我就不清楚了,当时就是搞了一个灌溉工程,即用水泵将黄河水抽上来,灌溉我们那个县的几个乡镇

当年我隐隐约约的就听大人说村子里推地,但没见过那个场景,我看到的家乡是被推平后的场景,至于推平前是啥样子我根本没见过,自然毫无概念

推山造田与引黄河水灌溉后,全村就通过抓阄分地,我家有六口人,当时我们村大致是每人平均分2.2亩,理论上我家能够分到13.2亩,但是靠近马路的一带是林带,用来种树的,免费送,谁家抓到靠近马路的地附送林带谁家就占便宜,大家都希望好运属于自己

当年我妈的运气特别好,每次抓阄就能抓到十字路口,后来不但我家的地算上林带大致20多亩,还交通极为便捷,一度是村子里的爆炸新闻,直接改变了后来全家的生计

那时候我就是三四岁,小到根本不能出门,天天听大人说在“推地”,后来在我六七岁的时候看到的都是已经被推平的地,但是刚推平的地一灌溉就会出现塌陷地穴,我记忆非常清楚的是经常帮大人推“架子车”,平地    

图 灌溉后形成的塌陷地穴

所以,我看到的家乡风貌就是用推土机推平的场景,褶皱山洼在我这里没有任何记忆,其实,我家靠近黄河不远,整体是平原,陕北、庆阳和山西一代带的山洼我也是在电视和网上看到的,没有亲身经历

图 陕北、庆阳和山西一代的山洼

那时候我姥爷的老家在甘肃通渭,那个地方就是山多,典型的褶皱山洼地形,交通不便与极其干旱导致该地区特别贫穷,1958年,姥爷是带着外婆和大舅、大姨逃荒到我们那个地方

小时候姥爷有很多在我看来很怪异的行为,诸如房子的地下挖了一个很大的地窖,用来储藏粮食,那时候我根本理解不了

其实,姥爷是经历过大大饥荒的年代,听说姥爷的父母、前妻,还有一个女儿在那场饥荒中给活活饿死了,现实的悲剧让姥爷一生都有存粮的意识

小时候,姥爷用他的家乡话给我讲过大饥荒的事,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人肉不能煮,一煮一锅油,说明当年姥爷是见过人吃人的场景,但是我的祖母却没有这个概念,对大饥荒的记忆不深

另外,姥爷在逃难的过程中看到很多人睡在沟里,他也睡了,结果第二天早上发现全是饿死的人

那时候舅舅、姨姨也已成人,对姥爷的建议爱搭不理,不得以姥爷经常给我抱怨年轻人不存粮食,一度我也不能理解,因为我根本没有饥饿的记忆

二、我是推山造田和引黄河水灌溉工程的红利获益者之一

在我的记忆中我们家的生活就很好,那时候我父亲也属于年轻人中很难干的那一类,在我刚出生时家里就建了大房子,有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洗衣机、缝纫机,后来在我上小学前买了辆重庆雅马哈二冲程摩托车,犹如当前上海的宾利级别,一度风光无限,这些生活往事让我一度超级自信,以至到现在

后来我很清晰的记得,在我读高中时,很多和我父亲年龄相当表叔的生活才达到了我出生时的标准,大约比我们家滞后15年

其实,这一切的背景就是当年的“推地造田”与引黄河灌溉,我12岁离开老家,到现在都快30年了,以至于我对老家的很多记忆异常模糊

但是每年暑假我都要帮家里干农活,三伏天,汗流浃背,原始农耕,割麦子、扬场和拉粪我都干过,那日子现在想想用“悲惨”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当年那段经历给我最深刻的记忆就是无论如何都要永久性的离开甘肃,且永远不再回头,跑的越远越好,后来事实在甘肃人看来我就在边界混,杭州、海口和上海,用我妈的话说,跑到天边了,被大海拦住了

在90年代初期,种地依然很原始,用牲口做动力,唯一的工具是有些家庭有个拖拉机,但是极其有限,我家的拖拉机是1998年我、我父亲和小舅三个去县城买的,是我开回家的

当时我就非常清楚,那种农业模式很难有大的成就,一点兴趣都没有,对种地的事一点都不过大脑,完全是完任务,唯一好奇的就是研究拖拉机

当年我唯一思考的就是逃离甘肃,尤其我父亲也很极端,只要和农业相关的事从不让我们姊妹有过多的参与,在他的潜意识中,除了好好学习,通过高考不再种地是他人生的底线,所以在我的所有记忆中都对西北农村的生活异常模糊

多年后,再反思时,如果当年没有联合国那笔扶贫贷款,让当地能够启动推山造田和引黄河水灌溉的工程,我的人生或许是另一幅场景

男孩子对机械的崇拜那是天生的,当年我很清晰的记得姥爷家的邻居有好几台推土机,我经常去他们家参观研究,当年一台推土机应该也值十万块钱,到现在我都没搞清楚他们家怎么会有那么多钱买好几台推土机

三、这次国家整治西北是体系性、革命性与根本性的,我们看到的是推山造田,其实背后是个庞大的生态体系设计与现代高科技农业模式的推广

理论上,我也是在西北的黄土地中干过很多年农活的人,直到上大学,对黄土的特性极为了解,那种土质在推土机面前就是碾压的,一台推土机几天推平一座山

但是个人推平一座山毫无意义,而是要彻底的推平整个黄土高原的山洼,形成体系与新的生态,但这必须国家全面规划与协调,企业只能执行

如果国家出手,发动十万台推土机,几年就能够把整个黄土高原的山洼彻底的推平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黄土高原东西长1000余千米,南北宽750千米,包括中国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位于中国第二级阶梯之上,海拔高度800~3000米

广义上的黄土高原面积为63.5万平方千米,其中原生黄土38.1万平方千米,次生黄土25.4万平方千米,主要由山西高原、陕甘晋高原、陇中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组成

图 黄土高原地形图

最近刷短视频有人说推出梯田,那绝对是搞笑,格局小了,要推就彻底地推平,形成体系,便于水利的体系性与现代高科技农业的推广

西北的黄土地就是粘土和黄沙的组成,山又不高,只需把山峰推到山谷,抹平即可,一台推土机几天就可以推平一座山,毫无难度,推成梯田则意味着灌溉与大型机器没法运作,这与现代高科技农业截然不符

其实,西北的现实问题解决在现代机械与工业面前仅取决于国家意志与战略取舍,根本不具挑战性,严格意义来讲,在当前的国家实力面前,西北缺水的问题能够轻松化解,并且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基于目前的态势能够得出,这次国家整治西北是体系性、革命性与根本性的,我们看到的是推山造田,其实背后是个庞大的生态体系设计与现代高科技农业模式的推广

四、这一轮推山造田与引藏水入黄土高原工程是个水利、生态与现代农业为一体的体系性工程,而非仅仅是将山推平的单一工程

其实,西北真正面临的问题不是山,而是水、生态体系和发展模式,推平西北的山洼就是钱能够很快解决的,我盲目的估算如果有十万台推土机,夜以继日的工作,推平整个黄土高原的山就是几年的事    

表面看,西北是缺水,其实,真正缺的是国家的决心与战略取舍,而非水源,西北有三大水塔,即青藏高原、昆仑山脉与天山山脉

昆仑山脉与天山山脉主要解决新疆与敦煌一带的水源,而黄土高原的水源更多要来自青藏高原,这才是真正的挑战

曾经技术不发达与国力有限,调取西藏的水源绝无可能,但是现在这一技术难题已经彻底的突破,其实从各种媒体报道大体能够得出,调取藏水流向黄土高原的工程已经启动,只是目前只干不说,各区域独自运作,尚未形成体系

标志型工程就是墨脱水电站与推山造田运动,墨脱水电站是提高水源的海拔,而推山造田运动就是承接,下一步必然启动疏导,即网上流传的红旗河工程

图 红旗河工程示意图

其实,红旗河工程根本没必要到新疆,而是首先确保能够灌溉黄土高原,形成产出就已经非常不错了,新疆的水源应该主要来自于天山与昆仑山,从技术上讲,引藏水入黄土高原的难度系数不高,由高向低自流即可

‌黄土高原的年平均降水量在200-700毫米之间‌,具体分布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南部关中和垣曲盆地一线的降水量较大,一般在600-700毫米,而向北逐渐减少,到永登和景泰与沙漠接壤的地带,年降水量最低,低于200毫米

如果能够推山造田与引藏水入黄土高原,能够将黄土高原的土壤湿度提升至中降水带的年降水量400至800毫米之间,与中国的中部与华北沿海地区相当,能够达到种植水稻的水准

这就意味着,这一轮推山造田与引藏水入黄土高原工程是个水利、生态与现代农业为一体的体系性工程,而非仅仅是将山推平的单一工程

在西北推山造田与引藏水入黄土高原的成本远低于东线的南水北调工程,拆迁与人工成本相对较低,事实西部,尤其西北严重人力过剩,太多的劳动力未有工作机会,处于闲置状态,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如果国家能够通过推山造田与引藏水流入黄土高原的工程将大量西北的闲置劳动力利用起来,数十年之后,西北必然会呈现现代农业主导的大粮仓,不但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而且会极大的改善生态

事实在基础设施建设与房地产行业饱和后,下一个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之一极则为开发西北与挖掘西藏的水资源,尤其是引藏水灌溉黄土高原地区,推广现代农业、改善生态与维系国家各地区的均衡发展及产业分工

五、湖州房地产市场的投资价值与逻辑

2005年,领导响应科学发展观,在湖州安吉余村提出著名的“两山理论”,即“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自此生态环保成了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底线,使任何团体和个人绝对不能触碰的底线    

生态与经济两手都要抓,在全力发展生态的基础上,领导又多次提出“一定要把南太湖建设好”,尤其几乎每两年亲自实地考察,检查作业,督促当地政府全力以赴,操碎了心

在这一背景下,最近几年湖州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持续崛起,经济增长处于浙江首位,人口持续大幅净流入,大幅缩小与周边各发达城市的距离,无形中成了上海、杭州、南京、合肥、无锡以及苏州的中心与交通枢纽    

同时开建十几条高铁、城际高铁、高速公路以及轻轨,大力打造“轨道上的湖州”大战略,“要致富,先修路”,这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拥有3000年历史的湖州

湖州作为长三角的中心城市,只有大规模的发展交通,降低物流成本,各城市的产业、人才、资本与资源才会循着低成本的路径流向湖州,形成增量,推高房价

另外,这一轮房地产回调几乎对湖州的房地产市场重新洗牌,所有的开发商都处于崩盘的边缘,为了输血、活命都在打折甩,其实,这恰恰是个“打劫”的超级机会,妥妥的白菜价

理论上,湖州目前的房贷首付需要15%,但是开发商会垫部分首付,买房只需5万块钱的首付款,利率3.0%,在即将来临的全球史上最大的恶性通胀和资产泡沫背景下,现在高杠杆买房几乎是“抢银行”,这才是妥妥的国家发钱,而非对股市不切实际的幻想

当时,必须拘泥于长三角与珠三角,在我看来,上海以西、无锡以东,苏州以南与杭州以北这块地就是黄金铺成的,未来500年世界的中心,能抢一块算一块

这几年在领导的持续督促和市场演变下,湖州大兴土木、产业兴旺、极速发展,GDP增长率处于长三角的前列,同时修建四条轻轨与一条城际高铁    

图 通苏沪城际高铁示意图

湖杭高速已开通,12月底,沪苏湖高铁开通,彻底打通湖州直达上海的通道,通苏沪城际高铁正在修建,太湖通道已提上日程

图 沪苏湖高铁示意图

城际高铁的大面积开通必然颠覆已有的房地产模式,将城市的物理空间无限放大,且极其便捷资源的流动

上海、苏州、无锡与杭州的产业、资源、资本与人才会持续涌向价值洼地湖州,理论上湖州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基本面持续提升,具有极佳的投资价值

目前长三角的经济已经妥妥的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人类努力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活得更好、更久”        

正在大幅崛起的湖州

在满足住房的基本需求之后,财富阶层必然追求生态、智慧产业支撑的高品质住宿,湖州有山有水的自然环境与高科技支撑的智慧型基础设施必然会成为下一轮财富阶层所追求的生活方式

中央大力支持与长三角经济红利的持续外溢,必然会推动湖州的发展,湖州的高品质生态与住房将会成为财富阶层的首选

目前房价白菜价的现实,叠加这一轮房地产上行周期,怎么都赚钱,毕竟就是一万多块钱一平米,在目前全球集体货币宽松的共振效应下,房价被严重低估,怎么都赚钱,并且是动辄上百万的收益

房地产的2008时刻再次到来,错过2008年,不能再错过2024年

只需五万首付,就可以让子女在湖州获得一席之地,直接决定家族的未来

凡是在本文作者丁彦皓推荐的湖州楼盘购房,可在已打折的基础上总价再减 10000元

湖州

购房请关注“可信财商”或“丁彦皓聊投资”自媒体矩阵,私信获取优惠券

     


     

 

可信财商-所有评论都对投资有所帮助!

     

     

 

作者简介:

丁彦皓  房地产经济学博士、应用经济学(投资学)博士后,专注资本市场,聚焦权益投资、资本运作、大宗期货、期权以及宏观经济等领域的研究与投资,关注国际关系、历史、哲学与宗教

丁彦皓聊房地产
丁彦皓,博士、博士后,可信财商(公众号)发起人,专注于股市与房地产领域的研究与投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