幌子,古代的广告牌

百科   2024-12-28 13:48   四川  

        古代广告牌直截了当,店铺卖啥门口就挂啥。幌子,又名“望子”,是我国古时店铺用来招引顾客的布招,也就是用布缀于竿头,悬在店门口,作为商业的标志以招引顾客。

      “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可见用牛头和旗帜做幌子为时很早了。幌子可扩展到多种悬挂形式,如实物幌、形象幌、标志幌等。

实物幌:就是卖什么商品,就悬挂什么商品,是最直白的方式。如卖猪肉的将半扇猪肉悬挂在肉架上;染坊门前高悬染成的兰布,县内民间有“染坊门前挂兰布”之说;卖粽子的立一竹杆,杆上有眼,将数个粽子插在竹杆上;卖糖葫芦的将糖葫芦插在用木棍、麦秸绑成的把子上。

形象幌:就是以商品的形象作为幌子,说白了就是“照葫芦画瓢”。是象征性工具招幌。如买树的带一木锛,既象征木工工具,又可作丈量长度的尺子。如酿醋的门前撒醋麸子,磨香油的门前晒麻糁等。

标志幌:就是用一种约定俗成的象征来表示某种行业。如寿衣店门前放逾尺高的黑靴子;弹棉的门前挂一圆圈,周围带着棉絮;剃头铺门前挂一张弓,弓弦上系三绺头发等。

       不过除了悬挂幌子外,一些标志性叫卖声吆喝的广告幌子形式在民间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小商贩在叫卖时吟唱或吆喝,声音响亮且富有节奏感,不仅是为了吸引顾客,还通过特定的音调和节奏感来传达商品信息‌,如磨剪子抢菜刀、卖菜、弹棉花、吹糖人、卖糖葫芦的等都有其自己的吆喝声。


古玉部落
古玩玉器鉴定鉴赏,历史文化知识传播,藏品交流活动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