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肠题凑”于《汉书·霍光传》中首次提到,故后世资料多来自于此或后人所做的注。黄肠题凑本身属于一种汉代高规格的葬制,不过目前的“黄肠题凑”多指该葬制中所垒起来的柏木结构。“黄肠题凑”葬制主要分为四部分: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外藏椁。
梓宫。即梓木所做的棺材,主要用于装殓皇帝或皇后的尸体。使用者除了帝王或其爱妾,有时也包括特许的大臣。《汉书·霍光传》颜师古注“以梓木为之,亲身之棺也,为天子之制,故亦称梓宫”。《风俗通义》应邵注“梓宫者,礼,天子敛以梓器。宫者,存时所居,缘生事亡,因以为名”。
便房。对于便房的定义,目前尚有争论,不过主流观点认为,梓宫所在的棺房即为“便房”。
黄肠题凑。“黄肠题凑”应分为“黄肠”和“题凑”。《汉书·霍光传》苏林注曰:“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端头皆向内,故曰题凑。”“黄肠”为柏木的黄心。将柏木的树皮去掉,只保留其脱皮后的黄心并打磨光滑,由于其木色淡黄,故称“黄肠”。柏木非常坚固耐用,可以历经百年而不损;其干燥较慢,耐腐蚀性强,历经千年仍能散发幽香。“题凑”指的则是柏木的摆放方式。将加工处理好的柏木一层层堆叠起来,围成一圈,中间的空间即用于放梓宫和其他陪葬品。其摆放的方向则是横截面与棺壁垂直,以至于从梓宫的角度向四周看,每边都只见柏木的横截面,此即“题凑”之义。在多数科普中,多提到“木枋”,即加工处理好的方形柏木黄心,毕竟圆柱形一层层堆叠的稳定性显然不如方形。“题凑”之内并不是直接放梓宫,而是再围一圈“口”字形的木板,将空间分为回廊和棺房。回廊亦可再进行隔断,分为多个小厢房,用于放置随葬品。棺房之中即放置梓宫。
外藏椁。除去上面三项,墓中所有用于存放随葬品的厢房等空间,均可称之为外藏椁。广义来看,“外藏椁”其实就是墓室,或墓室的回廊。比如有的墓会有车马库、炊厨库、俑坑等等,这些都可统称为“外藏椁”。诸如砖石墓、崖洞墓都会在墓道两侧挖出侧室或耳室用以装陪葬品,这种就属于典型的外藏椁。只不过我们多直接称之为“侧室”、“耳室”或“回廊”。
黄肠题凑的规模能有多夸张?山东菏泽定陶汉墓使用了3万余根黄肠木、北京大葆台西汉墓黄肠题凑使用柏木约15880根。每根黄肠木上亦有墨书用以记录纪年、工匠姓名、黄肠木尺寸以及在府库的方位顺序。直到东汉中后期,“黄肠题凑”葬制逐渐被黄肠石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