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内容要随着时间和水平去改变

文摘   2024-10-15 14:48   江苏  

孩子阅读的提升是分阶段的,每个阶段的水平不一样,看的书就需要不一样

咱这公众号更新有一搭没一搭的,建的家长群里都是以前幼儿园和低年级的时候,我们卖实验材料那会加进来的,几年过去了,大家的娃都已经升入初中或者即将进入初中了。

到了这个阶段,反而发现可读的书不好挑选了,前几天有家长问初中读什么科普书,一下子戳到了痛点,因为市面上热销的科普书普遍低幼,很多都是漫画类的,这些书对于小娃来说挺合适的,开阔知识面,提升兴趣。

到了初中反而找不到合适的书了,因为此时适合看正儿八经有思维有深度的科普书,但是这类书,如果没有基础物理知识打底,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看的其实朦朦胧胧。

所以如果初中看科普,要么选择大百科性质的书,多了解点这个世界的碎片知识,开阔视野。体系化的知识,建议直接读了理科教科书,并且配合把书中的题目做做,做题并不是啥坏事,对于理解定义背后的精确含义其实很有用。

理科的东西并不是只有阅读量就行了的,最终还是要落实到用学到的知识去理解这个世界,这个知识不是只读一读就行了,要不断的去使用,所以初中阶段,直接看教科书并刷刷教科书后面的题目是最合适的方法。知识掌握的细致了,再去读一些高屋建瓴的科普书,体会会非常不同。

而这个阶段的主要阅读精力,可以放在文科类的内容上,让孩子习惯读大部头的书。

阅读这个事儿,到了孩子读大部头才算初步到了一个阶段,前面所有的绘本,桥梁书,短篇故事之类的其实都是铺垫,从此之后他们可能会有自己的喜好,如果对书感兴趣,也会自己去找书看了。

这里其实没有精确的时间界限,每个人根据自己家的情况去挑不同的书,不用受限于时间,像所有家长都知道的《快乐读书吧》,现在很多孩子其实进度早超过快乐读书吧的水平了,比如中国神话故事,三年级才推荐,但是估计很多孩子一年级就读过,就没必要强求一定按照那个年级的快乐读书吧去读。

怎么最终去让孩子读大部头呢?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注意断离舍。

断离舍怎么理解?

那就是到了一个阶段就干一个阶段的事儿。

因为人天生喜欢待在自己的舒适区,比如一二年级的孩子,会非常喜欢《历史是一群喵》这类的漫画历史书,对于培养兴趣非常有用。


但是娃会沉醉在这个舒适区,一直看,不会愿意看很多字的书。水平会一直停留在看简单的一些玩梗的书上面,纯粹就是一个兴趣,对表达和思辨的提高其实帮助不大。

那怎么办?你又不能一直盯着,逼着她读。

咱们要注意一点,如果不是自己愿意主动去看,当任务看书的情况下,效率非常低,而且其实很多时候也没读进去。家长能够盯着孩子读的,一般只能是早读的时候,读一些短一点的名家名篇或者语文书上的文章,真正要孩子自发的去看书,才是效率最大化。

所以这个时候你能做的最合适的事情,就是把家里的低幼阶段的书直接送人。

虽然买一套这类的书不便宜,但是不要犹豫,时间才是最贵的东西,时间浪费在低水平重复上才是最大的浪费,这类书读完了,对历史有个大概了解,也不排斥了之后,该送的就送走。

娃一上三年级,我跟她商量要把之前的低幼阶段的绘本和一些漫画书还有类似米小圈这类的口水书都拿出去送人,期间让她挑几本特别喜欢的留下,其他的全部送走,比如整套的《历史是一群喵》直接群里抽奖送走了。

一开始娃还有点不适应,但是人啊。无聊的时候享乐的阈值就降低了,以前有这类漫画书,读起来不费劲,还很开心。他无聊了可以拿起来翻翻,对于字多的书就天然当看不见。

但是现在没有了,咋办,只好找一些稍微不那么无聊,但是也不那么低幼的书看看了。

然后三年级的时候她无聊到拿起了《哈利波特》开始看,书是幼儿园的时候买的,我给他读过前几本,但是他自己从来没有拿起来看过。现在无聊到不得不在一众书里挑一个相对好玩的。

                                         我家买的是下面这套:

这一看,就停不下来了,一个学期一直抱着七本哈利波特看,已经来回看完两遍了。妈妈觉得总盯着一套书看也不好啊,着急啊,逼着她看其他的书,但是只要没人在旁边,她还是情愿看哈利波特,人在舒适区就是这样。

只能试着找其他书看看他是不是有兴趣,我每天晚上睡觉前会给他读半小时书,前面因为《历史是一群喵》,娃对历史还是挺感兴趣的。那我就找一些字多的历史类的书读读,注意这里,直接找给大人看的畅销历史类书籍,不要看什么少年版的,但是也不要读正儿八经学术的,娃听不下去太正经学术的,就不会主动产生兴趣的,大人都不会有兴趣何况孩子。

试了好几个,汉朝,唐朝,三国的,甚至南北朝的都读了,故事很感兴趣,但是没有兴趣大到自己读。

最后我当我掏出《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她终于感兴趣了,每天晚上我给她读半小时她已经不满足了,白天会自己放书包带学校去,晚上回来做完作业也会拿起来看。

所以目前偶偶会拿起哈利波特,大部分时候在看《明朝那些事儿》,目前刚看到第二本。

对了,我知道会有人说明朝那些事儿写的历史不严谨之类的,害,别说了,孩子爱读比这个重要多了。


当年我连安妮宝贝写的那种时不时自杀,流血,堕胎的书都看,也没见自己长歪了。人并没有那么脆弱,反而在世界观形成之前多接触不同的观点不同层次的书,更容易形成比较合适的世界观。

另外,这个书里涉及到一些经济和文化的内容,娃有因此延伸出来到暑假找一些经济类的儿童科普书看了,也算是一个额外收获吧。

总之,阅读这事儿,重点是孩子自己愿意读,如果不愿意读,被迫读的情况下,除非家长可以24小时盯着,不然效率一定不如自己读的时候效率高,所以不要硬逼着一定要读世界名著,大部分普通人其实很多时候读不下去世界名著,孩子感兴趣,水平也还可以,就够了。

而读书的作用,在高年级的时候,是在潜移默化之间学会比较好的表达方式,不能一直读低幼书籍,不然说话表达都会在低层次打转,适当的时候就要进阶。

三个老爸实验室
世界那么大,让我们一起去探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