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最佳科普读物——《数学的雨伞下》

文摘   2023-10-27 12:33   江苏  


虽然今年没过去,但是这本书可以确定是我今年读过的最佳科普书。

科普书能写成带有悬疑和解谜性质其实很难。

因为有一个非常大的难点,讲的深了,受众看不懂,就没有阅读欲望,讲的浅了,就变成百科式科普,大家看的太多了,也没意思。

而这本书,可以说完全不会有这个矛盾点

用什么词来形容呢?

草蛇灰线谈不上,但是铺垫得非常到位。

应该叫抽丝剥茧!

一点点的从简单的东西出发,一路读下去,不停地深入,但是这个深入不会让你陷入极度抽象导致完全不懂的境界。

读的过程中我不断感慨,这书的内容用来做视频简直绝了!

好了,说了这么多,说书名吧。

《数学的雨伞下》

虽然书是在讲数学,但是其实是通过数学来帮助理解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

先贤们创造的抽象的数学工具,从一开始脱离开现实,进入纯数学领域的研究,等到发现了简洁优雅的数学之美,数学家惊叹于这种美,但是也仅止于此,对现实没啥帮助。

但是过了若干年,等到凑齐了其它一些拼图,又回到了现实世界帮助理解整个世界的运行。

这种感觉非常的让人激动,数学不同于物理的地方就在这里,物理需要尽快被现实确认,数学不需要,就像下雨天打伞,纯数学就像在雨伞下行走,直到天晴了,把伞收起来,又回到了现实世界,这也是书名的来历。

很多数学工具刚刚构建出来的时候,人们并不知道这有什么用,好像仅仅是数学家把玩的工具。

但是不知道在什么时候,甚至数百年之后,人们才发现,原来在这里等着呢。

那种本以为无用的东西,很多年后被发现原来现实世界就是按照这规律运作的,犹如进入了桃花源,曲径通幽处突然阳光照进来,豁然开朗的感觉!

整本书不厚,就200多页,一共讲了五个主题:

比如第一个主题:超市定律

从超市里一个现象出发,引出本福特定律,但这不是终点。

为什么会有本福特定律,作者又从身边的小事情出发,发现人们习惯用乘法思维理解世界,而且这种思维并不是因为我们学习了乘法才开始的。那么为什么呢?暂且不表。

再往前探索,当没有0和小数点的时代,人们怎么做计算的,发现在数学运算中的一些规律,即使没有0或者小数点,也不影响结论。

然后又好像讲了一个跟上面没啥关系的对数的发明。

最后时间线汇总,上面的铺垫全部指向了一个结论,这个世界是乘法的!

读到这最后的时间线汇聚,有一种浑身颤栗的感觉,虽然这个结论对我们生活没啥太大的用处,但正是这种没啥帮助的结论,更让人有一种纯粹的爽快感。

当然,这还没完,在第一个主题里铺垫的很多数学思维,都为后面四个主题埋下了伏笔。

在阅读后面新主题的时候,我一开始以为这些主题之间是割裂的,然而我错了。

虽然没有特别明显的强联系,但其实是层层递进的,每一个主题里都会讲一些很基础的数学思维,在读者心中埋下一些种子。

然后我们会在后面的主题里,不停地触碰他们。

打个比方就像是在看《名侦探柯南》,每一集都在探索一个独立的故事,但是整个剧情其实是由一条大主线串成的,每一个案件的结束,小章节故事告一段落,而大剧情其实也在往前推进了一步,对后面的剧情有推动作用。

这本书也是这个感觉,后面三个主题分别最终指向了万有引力,维度的概念,对欧式几何的探索,看上去好像各有割裂,其实读的时候已经隐隐感觉作者是有目的的在讲这几个概念。

最终前四个主题的探索,让所有的剧情汇聚到一起,奏出了第五章关于相对论的高潮一幕,颠覆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的认知。

难能可贵的是,整本书没有太多的公式,作者非常了解我们普通人对抽象概念难以理解的点,花了大量的笔墨去举例,帮助我们去理解这些看上去玄之又玄的东西到底在说什么。

这正是科普该做的事情,我以前一直跟朋友说科普是什么?其实是个“翻译”,很多的抽象概念在专业人士眼里跟我们聊一二三四五一样简单,但是在大众眼里就跟天书一样,这个中间需要一个桥梁,这个桥梁才是科普作者应该去做的,科普作者既要去充分理解这些抽象概念,又要理解自己的读者并不理解这些概念的现实,在专业人士和大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他做到了。

烦乱的现实生活,经常让我们陷入生活细节中,最终忘记了,我们作为人类,除了吃穿住行,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比如看一本这样关于我们这个宇宙如何运作的绝佳科普书,体会一次颅内高潮的感觉。这是我们自诩万物之灵的物种,与世间万物最大的不同,不是吗?

强烈推荐对科学还有一点点兴趣的人来读,人生有很多时间去浪费,何不浪费到这件事情上呢?

最后:不推荐小学生读,对小学生来说有点抽象,初中以上读比较合适,其实更合适成年人读,抛开生活那些细碎的东西,用几个小时飘荡在宇宙的真理探索过程中,是一种非常愉悦的体验!

三个老爸实验室
世界那么大,让我们一起去探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