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艾滋病日
2024年12月1日
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
我国今年宣传活动主题为
“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
艾滋病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AIDS),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引起的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严重传染病。
艾滋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
急性感染期
一般四周到三个月。
一过性症状:发热、咽痛、皮疹、肌肉关节痛、淋巴结肿大、腹泻、呕吐等。
部分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有症状不代表感染艾滋,只有检测才能诊断。
无症状感染期(潜伏期)
平均8-10年。
外表和普通人无区别,免疫力逐年下降。
早检测早诊断早治疗。
艾滋病发病期
出现各种感染和肿瘤。
由于免疫系统遭受破坏,普通疾病也会引起严重后果。
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
人们可能通过输入受污染的血液,皮肤破损部位接触受污染的血液,或共用受污染的注射针具及其他医疗器械等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 。
性接触传播
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无保护性交(包括阴道性交、肛交和口交)进行传播。目前,我国艾滋病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即为性接触传播。
母婴传播(垂直传播)
母婴传播途径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亲的乳汁可与婴儿口腔、咽喉、食道和胃粘膜接触,艾滋病病毒主要经消化道粘膜入侵人体。
检测是判断是否感染艾滋病的唯一途经
免费自愿咨询检测:区疾控预防控制中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窗口期
从HIV感染人体到感染者血清中的HIV抗体、抗原或者核酸等感染标志物能被检测出之前的时期。
处于窗口期的感染者虽然检测不出,但仍可以传染他人。HIV抗体、抗原和核酸的窗口期分别为感染后的3周、2周和1周左右。
虽然艾滋病仍然无法根治,但通过高效抗病毒药物治疗(鸡尾酒疗法)后,可以非常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控制病情的发展,延长生命,正常工作生活。
●更多防护指引●
● 《急救技能与健康教育》校本课第五次课程——急症不慌,“救”在身旁
● 《急救技能与健康教育》校本课第四次课程——心肺复苏术及AED使用
来源:海珠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编辑:罗嘉玲
审核:黄志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