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实验中学荔湾校区2024级高一军训急救培训

文摘   2024-08-21 20:05   广东  

点击蓝字 关注健康省实


2024年8月20日

广东实验中学荔湾校区2024级高一军训急救培训圆满举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卫生与健康的重要论述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充分发挥急救科普宣传在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让师生进一步掌握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我校结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第二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23〕30 号)和《广东实验中学学校急救教育工作计划及方案》,在广东实验中学荔湾校区2024级高一军训期间特开设急救培训课程。

本次培训由学生处主办,医务室和校红十字会协办,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生命观、健康观、安全观,养成健康文明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自觉采纳和保持健康行为,为终身健康奠定坚实基础。

培训由医务室医生许国栋进行主持和授课,医务室医生黄志钢、谈帼婕、许国栋、黎敏、李绮玲、杨翠玲、刘妍、冯树婷、古丽尼再尔·阿迪力江和校红十字会志愿者王靖皓、黎子毅、黄百齐、胡家瑞、陈荻迦、熊康羽共15位工作人员为学校1000多名高一师生进行急救培训。

学生处张任副主任、邝乃文、梁婉君、陈裕丰及高一年级级长、班主任等,出席了本次培训。

许国栋医生在授课

红十字会志愿者合照

白云校区医务室支援医生合照

现场授课与转播演示


许医生通过理论讲解和实操演练的方式详细地讲解了心脏骤停及生存链、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方法、气道异物梗阻的现场处理等应急救护知识及技能,并指出了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过程中操作要点、注意事项和常见误区。在讲解的同时,校红十字会副会长王靖皓同学进行急救操作示范,并在大屏上视频转播。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让师生们更深入地了解急救技能。许医生还对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法操作流程进行了系统梳理。

CPR及AED使用

气道异物梗阻

急救体验

为了使大家更好地掌握心肺复苏的技术要点和正确操作手法,许医生让高一级20个班的学生们分批分组上来用模拟人进行练习,工作人员向学生演示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耐心示范讲解与纠正不规范的操作,确保每位同学都能掌握基本的心肺复苏急救技术。同学们在心肺复苏模型上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使用AED训练机,积极认真地施行每一步技能操作。练习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同学轮流穿戴海姆立克训练马甲,互相之间进行练习,及时纠正操作中存在的错误,让彼此的急救技能定位快、发力准、效果好。

有奖提问

完成操作练习后,许医生对现场的学生进行了有奖问答,同学们踊跃举手回答问题,参与互动,现场氛围十分活跃。通过互动教学的模式,加深了学生们对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培训效果显著。








总结

面对渴望学习更多急救知识和掌握更多急救技能的同学们,许医生介绍了我校开设的《急救技能与健康教育》校本课程,该课程由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专家授课,授课形式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预计第二周开始线上选课,欢迎同学们积极报名参与。另外,许医生还对我校红十字会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欢迎广大同学们加入红十字会,成为红十字会救护员,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同时,对《健康省实》微信公众号进行了宣传,可以在该公众号学习更多的健康知识。至此,本次急救培训圆满结束。


通过此次培训,学生们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的生活理念,掌握基本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培养自救互救和自我保护能力,保障学生生命健康安全。

学生们认真听课


一、心肺复苏术及AED的使用

心搏骤停是指患者心脏有效泵血功能突然丧失,导致血液循环停止,全身各个脏器的血液供应完全中断,如不及时恢复心搏,患者可发生临床死亡。心肺复苏(CPR)是最基本的抢救呼吸、心搏骤停者生命的方法,通过徒手、应用辅助设备及药物来维持人工循环、呼吸和纠正心律失常。一旦发现发生心搏骤停者,必须争分夺秒,采取现场心肺复苏,才有可能挽救心搏骤停者生命。

(一)成人院外心搏骤停生存链

环节:1.尽早识别、求救

      2.尽早心肺复苏

      3.尽早电除颤

      4.尽早高级生命支持

      5.心搏骤停后的综合救治

      6.康复

(二)现场成人心肺复苏(CPR)操作流程

1、评估环境

判断现场环境是否安全,采取自我防护的措施,在确保安全和做好防护的前提下进行救护。

2、识别判断

①判断意识

轻拍患者双肩,并在两侧耳边大声呼叫:“先生(女士),您怎么啦?快醒醒!”,患者无动作或应声,即判断为无意识。

②检查呼吸:

如果患者无意识,用“听、看、感觉”的方法判断患者有无呼吸,检查时间约10秒钟;如患者为俯卧位,应将其翻转为仰卧位,再检查呼吸,注意对怀疑有颈椎受伤的患者,翻转时要使其头颈背部呈轴向转动,以免导致脊髓损伤。

3、呼叫、求救:

发现患者无意识、无呼吸,立即呼救:快来人啊,这里有人晕倒了!请您帮忙拨打急救电话,如有AED,请取来,谁会急救,请过来帮忙!

4、胸外按压的位置:

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水平,即胸骨下半部。

5、胸外按压的方法:

① 一手掌根紧贴按压位置,双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掌心翘起;

② 双上肢伸直,上半身前倾,以髋关节为轴垂直下压;

③ 按压深度为5~6厘米,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

④ 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完全回复原状,再继续按压;

⑤ 尽量避免按压中断。

6、打开气道:

检查患者口中有无异物,如有异物将其取出,当无头颈部创伤时,用仰头举颏法打开气道,使患者下颌角与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怀疑有头颈部损伤时,可采用托颌法。

7、口对口人工呼吸:

① 打开气道,头后仰约90°,

② 张大口包严患者口唇,

③ 捏紧患者鼻孔,

④ 缓慢吹气,持续时间约1秒钟,

⑤ 连续吹气2次,

⑥ 吹气时可见胸廓隆起。

8、心肺复苏效果评估

循环实施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按压/吹气比为 30 : 2,5组后检查患者呼吸、心搏是否恢复,如恢复,将患者翻转为复原体位,如未恢复,继续实施心肺复苏。

9、现场儿童心肺复苏与成人心肺复苏的区别

① 判断意识:拍打婴儿足底,

② CPR步骤:A—B—C,

③ 开放气道:头后仰约呈30度,

④ 人工呼吸:口对口鼻,

⑤ 按压位置: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下方水平,

⑥ 按压方法:两手指或双手环抱双拇指按压,

⑦ 按压深度:至少为胸廓前后径的1/3(约4cm),

⑧ 按压/吹气比:单人30:2,双人15:2。

10、高质量心肺复苏标准

① 按压频率100~120次/分;

② 按压深度:成人5~6cm,儿童至少为胸廓前后径的1/3(约5cm),婴儿至少为胸廓前后径的1/3(约4cm);

③ 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复原状;

④ 按压过程中尽量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⑤ 避免过度通气。

11、心肺复苏终止条件

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搏、专业人员到场接替、现场救护环境危险需转移。

CPR操作流程图

(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心室纤维性颤动和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是两种常见的致命性心律失常,电击除颤是治疗这两种心律失常的唯一有效手段。

尽早进行电除颤对提高心搏骤停患者的生存机会起到关键作用。

1、AED的使用操作步骤

① 打开开关按语音操作;

② 按图示贴电极;

③ 语言示意周围人不要接触患者;

④ 分析心律是否需除颤;

⑤ 若提示建议除颤:等待AED充电,确定无人接触患者,按键电击除颤,除颤完成后继续CPR;

⑥ 若提示无需除颤:继续CPR;

⑦ 2分钟后AED再次自动分析心律;

⑧ 根据语音提示继续操作。

AED操作流程图

2、AED使用注意事项

① 贴电极片前,应先清除患者过多的胸毛。

② 迅速擦干患者胸部过多的水分或汗液,再贴电极片。

③ 不能在水中或金属等导电物体表面使用AED。如果患者躺在水中,要先将患者抬出,并擦干胸部再使用AED。

④ 避免将电极片贴在患者植入式除颤器、起搏器和药物贴片上。

⑤ 按照说明放置好电极片,如果电极片贴反了,不用取下重贴。

CPR+AED操作流程图

二、气道异物梗阻的现场处理

1、气道异物梗阻的表现

气道异物梗阻的识别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异物可以引起气道部分或完全梗阻。患者表现为突然的剧烈呛咳、反射性呕吐、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发绀,常常不由自主地以一手呈“V”字状紧贴于颈前喉部。

① 不完全梗阻:患者表现剧烈呛咳、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发绀。

② 完全梗阻:患者不能呼吸、昏迷倒地、窒息、呼吸停止。

2、成人和1岁以上儿童气道异物梗阻的现场施救

重要的是询问意识清楚的患者:“你被卡(呛)了吗?”清醒的患者会点头示意,同意实施救治。救护人员现场即刻实施救治,同时尽快呼叫,寻求帮助,拨打急救电话。

(1)如果患者表现出轻度的气道梗阻症状:鼓励继续咳嗽,并严密观察是否发生严重的气道梗阻。

(2)如果患者表现为严重的气道梗阻症状,但意识清楚,应进行背部叩击法:

1)救护员站到患者一边,稍靠近患者身后。

2)用一只手支撑胸部,排除异物时让患者前倾,使异物能从口中出来,而不是顺呼吸道下滑。

3)用另一只手的掌根部在两肩胛骨之间进行5 次大力叩击。

4)背部叩击法最多进行5次,但如果通过叩击减轻梗阻,不一定要做满5次。

(3)如果5次背部叩击不能解除气道梗阻,改用腹部冲击法(海姆立克法)5次:

1)患者立位或坐位。

2)救护人员站在患者身后,双臂环绕患者腰部,让患者弯腰,头部前倾。

3)救护人员一手握空心拳,握拳手的拇指侧紧抵患者剑突和脐之间。

4)另一手握紧此拳头,用力快速向内、向上冲击。

最多重复5次,如果梗阻没有解除,继续交替进行5次背部叩击和5次腹部冲击。

3、成人自救

一手握拳抵于脐上两横指处,另一手握住此拳快速向内、向上冲击 5次或将上腹抵压在椅背、桌边和栏杆等坚硬处,连续弯腰冲击腹部。

4、胸部冲击法

适用于不宜采用腹部冲击法的患者,如孕妇和肥胖者等

(1)救护员站在患者身后,两臂从患者腋下环绕其胸部。

(2)一手握空心拳,拇指置于患者胸骨中部,注意避开肋骨缘及剑突(3)另一只手紧握此拳向内、向上有节奏冲击5次。

5、胸部按压法

如果患者开始意识不清或已无意识,小心将患者放置地面,确保已拨打急救电话,并进行心肺复苏。

6、婴儿气道异物梗阻现场施救方法

婴儿进食中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或剧烈呛咳时,不要惊慌或立即抱送医院,应在高声呼救的同时,支撑其头颈并翻成面朝下头低脚高位。

1.背部叩击法

(1)救护员将婴儿的身体置于一侧的前臂上,同时手掌将后头颈部固定头部低于躯干。

(2)用另一只手固定婴儿下颌角,并使婴儿头部轻度后仰,打开气道。

(3)两前臂将婴儿固定,翻转呈俯卧位,头低于身体。保持头向下、俯卧的体位,利用重力帮助移除异物。

(4)救护员采取坐或跪的姿势,使婴儿安全地俯卧在腿上。

(5)用一只手的大拇指固定支撑婴儿的头,另外1或2个手指放在下颌的另一边,保持下颌的角度,不要挤压下颌软组织。

(6)用另一手的掌根部在肩胛骨之间给予5次快速的叩击。

检查每次叩击背部是否解除了气道梗阻,如解除,不一定要做足5次。

2.胸部冲击法

适用于意识清醒,伴严重气道梗阻症状,5次背部叩击法不能解除气道梗阻的婴儿。

(1)两手及前臂将婴儿固定,翻转为仰卧的体位,头部向下;保持婴儿沿着救护员手臂的方向,顺放(或横放)在大腿上。

(2)找到冲击按压部位,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下方水平。

(3)给予胸部冲击按压,深度约为胸廓前后径的 1/3。

(4)最多重复5次。

(5)如果仍不能解除梗阻,继续交替进行5次背部叩击和5次胸部冲击。

3.取异物

4.胸部按压法

适用于无意识、意识不清或是在背部叩击和胸部冲击实施中发生意识丧失的气道梗阻婴儿。按压方法同婴儿心肺复苏。


END




更多防护指引

● 国旗下讲话|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

● 《急救技能与健康教育》校本课顺利结课!

● 你知道吗?今天是全国爱眼日

● 今天是世界无烟日


文字:许国栋、黎敏

编辑:黎敏

图片:广东实验中学医务室

         广东实验中学学生新媒体中心

审核:廖洁、黄志钢

健康省实
广东实验中学红十字会成立于2011年3月17日,是由志愿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省实青年教师及青年学生组成的高中学校救助团体,秉承“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通过组织和引导学校红十字会会员的卫生救护、社会服务活动,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