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技能与健康教育》校本课第六次课程——常见关节运动损伤的处理(三)

文摘   2025-01-04 17:40   广东  

点击蓝字 关注健康省实



《急救技能与健康教育》

校本课第六次课程

——常见关节运动损伤的处理(三)


2024年11月6日下午,《急救技能与健康教育》校本课第二次课程在万有楼201课室进行。医务室医生许国栋、黎敏,省二医融媒体中心朱健以及31名学生参与了本次课程。




许医生在课程开始前进行了点名,并对接下来的红十字会讲座《科学运动——如何在运动过程中避免受伤》进行了宣传。之后本次课程正式开始。


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们对常见关节运动损伤的知识及正确处理方法,提升学生们的健康意识,本次课程继续由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关节骨科主治医师、博士研究生李文俊为师生们讲授《常见关节运动损伤的处理(三)》。

李医生用图片和模型给同学们介绍了肩关节和膝关节的解剖结构,分别介绍了肩关节脱位、SLAP损伤、肩锁关节脱位、肩袖损伤、肩周炎、膝关节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的流行特征、病因、病理变化、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法、术后修复等,让大家详细了解不同损伤对应的具体特征及治疗方法。此外还补充了几类在生活中常见运动损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髌骨软骨软化症、胫骨结节骨软骨病、狭窄性腱鞘炎、腱鞘囊肿、肱骨外上髁炎。

李医生还以日常问题入手,如第一次肩关节脱位、膝关节损伤等没规范处理会怎样?纠正了同学们对运动损伤日常处理的误区,提升了同学们对损伤后正确处理的重视程度。他建议大家在运动过程中如发觉身体情况异常,及时就医,避免更严重的情况发生。



通过课程,同学们能够掌握常见肩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处理技能,有助于在日常生活中应对突发状况,提升应对紧急情况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运动损伤的处理


一、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处理

1.膝关节韧带结构损伤的判断

(1)有膝关节外伤,膝关节疼痛

(2)因剧烈疼痛而不能再继续运动或工作

(3)肿胀、压痛与积液(血)

(4)膝部肌痉挛、不敢活动膝部、处于强迫体位

(5)侧副韧带的断裂处有明显的压痛点

2.膝关节损伤处理原则

RICE(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患肢抬高)适用于轻度症状

PRICE(保护、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患肢抬高)适用于中重度症状,需尽快就医

注意事项:1.第一步处理很重要;2.如症状明显,及时就医;3.无论处于哪个阶段,医学能帮助;4.预防受伤是关键。

二、肩关节运动损伤的处理

1.肩关节脱位

成人全身关节脱位中最常见,占大关节脱位的40%。多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主要表现为:疼痛、活动受限、弹性固定、方肩畸形、Dugas征+。

处理方式:

(1)对于新鲜、单纯肩关节前脱位可以考虑非手术治疗,行手法复位;

(2)患肢屈肘90°,上臂外展,前臂依附胸前,用纱布棉花放于腋下和肘内侧将上臂用绷带固定于胸壁,前臂用三角巾悬吊胸前3-4周;

(3)可采用冰敷以减轻肿胀和关节疼痛。

2.肩关节习惯性脱位

没有暴力的情况下,因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动作造成的关节脱位。肩关节习惯性脱位多见于20-40岁青壮年,且患者有多次肩关节脱位史。这类人群一旦遇到轻微外力作用,如穿衣伸袖、屈臂擦背、举臂挂衣等,均可发生脱位。脱位时,肩的前方有疼痛感,患者常可自行复位。

3.SLAP损伤

肩关节上盂唇损伤,也称“投掷伤”,在做抛物、前推哑铃、扣杀等动作时容易发生。这是由于手臂突然被暴力牵拉,或者做反复的过头运动,导致肱二头肌长头腱牵拉上盂唇,造成上盂唇撕裂。

主要表现:SLAP损伤后表现为肩痛,做过头动作时疼痛加重,会出现交锁、弹响等症状,发出咔嚓声、爆裂声。痛感通常位于肩关节的深部,定位较为困难。

治疗方式:

(1)保守治疗。通过物理治疗的方法,增加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稳定肩关节,进而减少SLAP损伤的疼痛。

(2)手术治疗。目前最为安全有效的方法,是肩关节镜手术治疗。通过锚钉,固定撕裂处盂唇,或者切断长头腱,用以固定,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4.肩锁关节脱位

当肩锁关节遭受暴力打击(肩部撞击,肩部着地)时,肩锁关节囊、肩锁韧带或者喙锁韧带断裂,将会引起肩锁关节脱位。表现为局部疼痛,伤肢外展或者上举均较为困难,前屈和后伸运动亦受限,局部隆起。带同时撕裂,引起肩锁关节明显脱位。

损伤分级:

Ⅰ型:肩锁关节处有少许韧带、关节囊纤维的撕裂,关节稳定,疼痛轻微,X线照片显示正常,但后期可能在锁骨外侧端有骨膜钙化阴影。

Ⅱ型:肩锁关节囊、肩锁韧带有撕裂,喙锁韧带无损伤,锁骨外端翘起,呈半脱位状态,按压有浮动感,可有前后移动。X线片显示锁骨外端高于肩峰。

Ⅲ型:肩锁韧带、喙锁韧带同时撕裂,引起肩锁关节明显脱位。

手术方式:

(1)目前传统方法一般采用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固定等方法,但是存在手术切口较长,术后出现肩关节僵硬以及肩峰撞击症等并发症较多。

(2)肩关节镜下肩锁关节复位双袢固定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手术方法。肩关节镜可视下经锁骨与喙突建立隧道,关节镜下双袢固定技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通过3个微小切口即可完成,损伤较小,切口美观。

三、生活中常见的其他运动损伤

1.髌骨软骨软化症:初期为髌骨下疼痛,疼痛定位不确切。随病程延长出现不能下蹲,上下楼梯困难或突然膝关节无力而摔倒的症状。髌骨边缘压痛,髌股研磨试验阳性。X线片早期正常,晚期有髌骨边缘骨赘形成,髌股关节面不平滑或间隙变窄。

治疗方式:出现症状后首先制动膝关节1~2周。同时行股四头肌抗阻力锻炼。肿胀、疼痛突然加剧时,应行冷敷,48小时后改用湿热敷和理疗。口服塞来昔布胶囊等缓解症状。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关节内注射醋酸泼尼松龙可以缓解症状,但因对软骨修复不利,应慎用。严格非手术治疗无效,或有先天畸形者可手术治疗。

2.胫骨结节骨软骨病:好发于12~14岁好动的男孩,多为单侧。常有近期参加剧烈运动史。临床上以胫骨结节处逐渐出现疼痛、肿块为特点,疼痛与活动相关。检查可见胫骨结节明显隆起,皮肤无炎症。局部质硬,压痛较重。伸膝抗阻力动作疼痛加剧。X线片显示胫骨结节骨骺增大,致密或碎裂,周围软组织肿胀等。

治疗方式:在18岁前,只要减少膝关节剧烈活动,症状可自行缓解。有明显疼痛者,可辅以理疗或膝关节短期制动。一般无需服用止痛药,亦不宜行局部封闭。如成年后尚有小块碎裂骨骺仍未与胫骨结节融合而症状持续,可行钻孔或植骨术以促进融合。

3.狭窄性腱鞘炎:肌腱在跨越关节处长期、过度用力摩擦后发生肌腱和腱鞘的损伤性炎症称为腱鞘炎,或狭窄性腱鞘炎。

狭窄性腱鞘炎起病缓慢,早期仅为患指晨起僵硬、疼痛,缓慢活动后即消失。随病程的延长逐渐出现各手指弹响伴明显疼痛,严重者患指屈曲不敢活动。疼痛常在近端指间关节,可伴关节肿胀,体检时可在远侧掌横纹处扪及黄豆大痛性结节,活动时随屈肌腱上下移动,并可发生弹响。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表现在腕关节桡侧疼痛,提物无力,局部压痛,有时可扪及痛性结节,握拳尺偏腕关节时,桡骨茎突处出现疼痛,称为Fingkelstein试验阳性。

治疗方式:局部制动;腱鞘内注射激素;非手术治疗无效,狭窄腱鞘切除术;小儿先天性狭窄性鞘炎保守治疗通常无效,应手术治疗。

4.腱鞘囊肿:女性和青少年多见。腕背、腕掌桡侧屈腕肌腱及足背发病率最高,掌指关节及近侧指间关节处也常见到。病变部出现一缓慢长大包块,小时无症状,长大到一定程度活动关节时有酸胀感。

治疗方式:(1)非手术治疗:挤破或穿刺--注入醋酸泼尼松龙--加压包扎;(2)手术治疗:切除。

5.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主要表现:疼痛:逐渐出现肘关节外侧痛;压痛: 肱骨外上髁、桡骨头及二者间有局限性、极敏锐的压痛;伸肌腱牵拉试验(Mills征): 伸肘握拳,屈腕,前臂旋前,肘部外侧出现疼痛为阳性。

治疗方式:(1)限制活动;(2)局部药物封闭疗法,此为首选;(3)可在桡骨头下方伸肌上捆扎弹性保护带,以减少肌腱起点处的牵张应力;(4)长期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即伸肌总腱起点剥离松解术。

四、运动损伤的预防

1. 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

运动员:集体项目中要避免个人英雄主义。

(1)要清楚自身优势和不足,不逞强。

(2)发扬体育精神,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3)尽可能保护对手。

组织方:

(1)做好配套工作、维持秩序,有应急预案。

(2)鼓励道德风尚。    

2.根据运动特点和身体状态选择运动项目

(1)有心脏病史的人参加马拉松会明显增加运动风险。

(2)篮球和足球对抗性、运动强度较高,对参与者的身体素质要求也很高,容易引发损伤,因此身体素质不佳者不宜参加。

(3)游泳通常不会和他人发生身体接触或剧烈碰撞,运动强度也较低,且由于水的浮力,游动时下肢关节不会受到明显的挤压,适合下肢关节损伤者。

(4)肩关节或上肢关节不适,不宜选择游泳等。

(5)高弓足或严重平足的人不适合跑步。

(6)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人练习瑜伽会适得其反。

3. 运动前的身体评估

(1)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各有不同。选择合适的运动与锻炼目标。

(2)在运动前对自身状态进行合理评估。在睡眠不足、身体疲劳的状态下参与剧烈运动是不合适的。运动能力下降、技术动作变形,对伤害的反应能力减弱,容易引发运动损伤。

(3)注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超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会加重关节、肌肉、韧带等组织的负荷,减弱机体自我保护和防御伤害的能力。

4.环境、气候等因素也会引发运动损伤

(1)运动时气温过高,容易引发中暑,要调整好运动强度;

(2)气温过低,会让肌肉僵硬,造成肌肉痉挛、拉伤;

(3)空气湿度较大,训练时容易大量出汗,导致体液失衡而发生肌肉痉挛。

5.了解运动场地和器材

(1)在参加运动前,要对运动场所和器材有所了解,特别是来到陌生场所时,要先熟悉场地和器材。

(2)地面不平、湿滑或有石子,容易导致踝关节扭伤或摔倒,导致骨折或韧带撕裂。

(3)而运动器材年久失修、生锈损坏、安装不牢。

6.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的选择

(1)运动时较适宜的心率一般为每分钟120~150次。锻炼前体质较差的人,小强度运动即能收到显著效果;锻炼前体质较强的人,要求更高的运动强度刺激才有效。

(2)能获得最佳运动效果并能确保安全的运动心率叫靶心率,是运动者在运动过程中应保持的心率,一般相当于个体最大心率的60%~85%。

(3)靶心率计算公式:

年轻人:(220-年龄)×85%

中年人:(220-年龄)×70%

老年人:(220-年龄)×60%

(4)有氧运动>30分钟,无氧运动<30分钟,总运动时长建议控制在2小时以内。

(5)早上运动不宜过早。在光合作用开始前,植物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空气中氧气含量较低,因此不宜在未见光的状态下运动。

(6)适宜时间:8~12点和14~17点,人体生理机能较好,在这些时间段运动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7)运动量和运动频率的把握超过运动量:骨髓水肿、蛋白尿等情况,运动量不足:无法实现锻炼的目的。肌肉在缺少正常收缩的状态下,短时间内会发生失用性萎缩。建议频率:3-4次/周;每次30~60分钟。

7. 定期体检

(1)心电图和心脏彩超。ECG:早搏、房颤、心动过速、心肌缺血等心脏疾病。心脏彩超:检查心脏的结构和运动状态,有助于发现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和心功能不全等问题。

(2)血压。筛查高血压、低血压患者。

(3)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出血性脑卒中会导致运动性猝死,常见病因有脑血管畸形、动脉瘤和动脉硬化等。其中,动脉瘤、脑动脉硬化是高血压的并发症之一,而脑血管畸形是有一定概率的先天性疾病。

8. 合适的装备

(1)运动服     

运动时,所穿衣物不宜为纯棉材质,而宜为速干材质。速干材质的衣物能有效地促进体热与汗水的散发,使人体保持清爽。

(2)运动鞋大小合适质量可靠适合该运动适合脚型

(3)头盔、护肩、护手、护肘、护腕、护腰、护腿、护膝、护踝等。

 9. 重视热身运动

(1)热身运动。是正式运动前一系列低强度的准备运动。通过这些运动,心率提高,心脏泵血增加,体温升高,关节得到活动,肌肉得到激活,可达到使人体适应正式运动需求、提高运动表现、降低运动风险的目的。

(2)热身运动发挥作用的机制。降低肌肉和关节的阻力、从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中释放更多氧气、加速代谢反应、加快神经传导速度、增加体温调节压力、心理准备等。

10. 运动前后的饮食管理

(1)饱腹或者空腹状态进行运动都不可取。饱腹运动会导致腹痛、恶心、呕吐或头晕等不适;空腹运动则会导致低血糖和大脑能量供应不足,使运动者全身无力、头晕、出虚汗、心慌等,严重的甚至会引发休克。

(2)空腹运动后如果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补充食物。

(3)运动前2小时适当进食。

(4)运动前适合吃碳水化合物,外加适量蛋白质。   主食:米饭(糙米饭)、面条、饼、全麦面包。   水果:如香蕉、柚子、草莓。

END


往期回顾

● 《急救技能与健康教育》校本课第五次课程——急症不慌,“救”在身旁

● 《急救技能与健康教育》校本课第四次课程——心肺复苏术及AED使用

● 《急救技能与健康教育》  校本课第三次课程(下)  ——广东实验中学红十字会介绍

● 《急救技能与健康教育》校本课第三次课程——国际红十字发展历程与案例分析(上)


文字:许国栋、黎敏

图片:广东实验中学医务室

         广东实验中学红十字会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编辑:黎敏

审核:黄志钢

健康省实
广东实验中学红十字会成立于2011年3月17日,是由志愿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省实青年教师及青年学生组成的高中学校救助团体,秉承“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通过组织和引导学校红十字会会员的卫生救护、社会服务活动,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