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积水 防登革热

文摘   2024-04-22 15:54   广东  

点击蓝字 关注健康省实

雨水

不断

近日雨水不断

蚊子增多

蚊子不仅烦人

还会传播疾病


登革热


定义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虫媒传染病,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传播途径

       登革热是严格的伊蚊媒介传染病,由病人/隐性感染者→伊蚊→健康人的途径不断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疾病。当伊蚊叮咬病人或隐性感染者后,登革病毒会随着血液进入伊蚊体内,经8-10天的增殖后获得感染力,这时伊蚊再次叮咬人时,就会将病毒传染给下一个人。被感染后经3-15天的潜伏期便可能发病,感染后不发病的就称为隐性感染者。

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1-14天,多为5-9天。

       主要症状为突发高热、“三痛”(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痛)、“三红症”(面、颈、胸部潮红)、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等。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感染登革热后症状轻或无症状,但少数患者会发展为重症。

易感人群

       各年龄人群普遍易感。


防控登革热


01

清积水

室内


植物换水:家中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佛手等)应每隔3天换水,洗瓶、清洗根系。登革热流行期间最好不要种养水生植物,或改为用泥、沙种养。

电器积水:及时清理空调、饮水机托盘等积水。

      阳台容器:注意清理阳台或窗台等露天场地的积水容器;用过的容器,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或倒置于防雨场所。


室外


      封:封盖好水缸、水箱等容水器皿。

      填:填平洼坑、废用水塘、水沟、竹洞、树洞等。 

      疏:疏通沟渠、岸边淤泥和杂草等。 

      排:排清可能孳生蚊虫的积水,包括房屋前后、花园/阳台/天台、水池/水养植物、竹筒/树洞/轮胎、建筑工地和绿化带等积水。

      清:各种闲置盆罐、饮料罐、食品盒、玻璃瓶等废弃容器和花盆托盆,及时清除丢弃或翻倒过来。


02

防叮咬

室内


      装:家居安装纱门、纱窗和使用蚊帐。在纱窗上喷洒杀虫剂效果更佳。

      驱/灭: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可使用含有避蚊胺、驱蚊酯、派卡瑞丁、柠檬叶、桉叶油等成分的驱蚊产品;也可根据需要使用市售的气雾剂、蚊香等卫生杀虫剂。

       洗:及时洗澡,保持干爽。


室外


      隔:出门穿着浅色长袖衣服及长裤。

      驱: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可使用含有避蚊胺、驱蚊酯、派卡瑞丁、柠檬叶、桉叶油等成分的驱蚊产品。

      避: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的时段(上午7-9点和下午4-6点)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03

健康监护

       一有发热等不适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发现登革等传染病应立即暂停上学,到医院隔离治疗,以免传染给家人和其他师生。

更多防护指引

● 健康城镇 健康体重

● 《急救技能与健康教育》校本课第三次课程——常见关节运动损伤的处理

● 你我共同努力 终结结核流行

● 有效减少近视发生,共同守护光明未来


来源:荔湾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编辑:罗嘉玲

审核:黄志钢

健康省实
广东实验中学红十字会成立于2011年3月17日,是由志愿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省实青年教师及青年学生组成的高中学校救助团体,秉承“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通过组织和引导学校红十字会会员的卫生救护、社会服务活动,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