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技能与健康教育》校本课顺利结课!

文摘   健康   2024-06-15 10:23   广东  

点击蓝字 关注健康省实

《急救技能与健康教育》校本课顺利结课!






2024年6月12日下午,我校和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合作开设的《急救技能与健康教育》校本课程顺利结课,并在我校万有楼205课室举行了结课仪式,21名学生及教师成功拿到了“结业证书”。

本次急救课程共计8次16课时,教学内容分为理论讲授和现场实操两大板块,主要包括成人及婴儿心肺复苏术、AED的使用、气道异物梗阻的处理、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以及其他生活常见急症的急救处理。

一、课程回顾

在本次课程的最后一课,我校医务室许国栋医生为本次课程进行了简单的回顾及总结。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关节骨科主治医师、博士研究生李文俊与师生们一起复习了本次课程所学习的相关章节内容。

许国栋医生进行课程回顾及总结

李文俊医生与师生们一起复习课程内容

01

课程启动及心肺复苏术和AED使用

课程伊始,我校蔡骘校长以及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杨卫国副院长发表了重要讲话。

接着,由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唐柚青主任讲授心肺复苏术及AED使用的相关理论知识。

我校医务室为师生们准备了专业的假人模型、除颤仪等操作设备,引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最后,由急诊科主管护师黄崇明为大家带来完整专业的成人心肺复苏操作演示,并组织师生们进行了实操练习。在练习过程中,老师们密切关注同学们的操作情况。一旦发现不规范的操作,老师们会立刻指出并手把手演示教学。这一环节不仅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心肺复苏术,还更加熟悉了应急救援的流程。

02

气道异物梗阻识别及海姆立克急救法

第二次课上,由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李文浩、急诊科主管护师黄崇明为师生们讲解了气道异物梗阻的识别及海姆立克急救法。救治成功的主要表现是异物咳出,呼吸通畅,面色恢复正常,咳嗽症状减轻或消失。理论教学后,师生们分组两两组合,练习海姆立克手法,李主任及黄护师分别对各小组有针对性地一一指导。

03

常见关节运动损伤的处理

第三、四、六次课,由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关节骨科主治医师、博士研究生李文俊讲授常见关节运动损伤的处理,主要包括踝关节运动损伤、膝关节运动损伤、肩关节运动损伤、跟腱损伤、跟腱腱病与跟痛症的相关知识。理论讲解完成后,老师为学生们演示了遇到踝、上肢外伤等情况应该如何进行应急包扎,并指导师生进行了实操训练,进一步巩固了急救的技能。

04

青春期生殖健康科普

第五次课,由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靖涛、妇产科学生殖内分泌专业硕士朱海静医师为师生们进行主题为拥抱青春,快乐成长——青春期生殖健康科普的理论授课,主要内容包括青春期的概念、青春期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生理卫生知识,性健康知识。

05

常用急救技术科普及急救误区

第七次课,由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主管护师黄崇明为师生讲授常用急救技术科普及急救误区,主要包括噎食/气管异物、胸痛不适、脑卒中、癫痫发作、溺水、关节扭伤、鼻出血、烧(烫)伤、蜂蛰伤、鱼刺卡喉。

二、实操练习

在重温了本次课程所学知识后,我校医务室许国栋医生组织师生进行现场实操,由关节骨科主治医师李文俊和我校医务室黎敏医生为现场师生提供操作指导,三位医生根据实操情况穿插心肺复苏术、AED和气道异物梗阻处理的要点,进一步巩固了急救技能的掌握情况。

医生们指导师生实操练习

师生们积极参与实操练习

海姆利克法指导及练习

三、颁发结业证书并宣布结课

在本节课的最后,许国栋医生和李文俊主治医师为参与课程的学生、老师颁发了结业证书。这不仅是对同学们学习成果的认可,也是对大家踔厉奋发的鼓励。

对积极报名参加课堂的红十字会同学、牺牲休息时间来学习的生活辅导员和生活老师、百忙之中抽空来授课的医护人员、负责公众号推文的医务室黎敏医生表达感谢。课程的结束并不代表学习到此为止,大家可以在日后多到医务室进行模拟操作复习巩固急救技能,以便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许国栋医生为师生们颁发结业证书

李文俊医生为师生们颁发结业证书

四、学生课程心得摘抄

01


曹丞慧同学

通过课程,我学会了许多实用的急救技能,包括心肺复苏(CPR)、AED使用方法、海姆立克急救法等。这些技能不仅可以在红十字志愿工作中派上用场,也能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生动有趣,专业的老师通过理论讲解与实际演练,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急救技能的重要性和正确的操作方法。同时,课程还提供了相应的设备与模型,让我们都有机会去操作,让我们掌握这些技能。

急救技能是每一位合格的红十字会成员都必须掌握的技能。作为一名红会成员,能够参加急救技能校本课让我感到非常荣幸,我相信这些学到的技能会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为了更好地掌握,我需继续加强练习和巩固这些技能,为应对紧急情况做好充分准备,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02


于子渊同学

学期伊始,我怀着对“医生”这一理想职业的无限好奇与憧憬进入了急救课堂。

通过课程,我不仅学会了实用的急救技能,更对“医学”、“医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生命”、“医道”有了更为真切的体悟。

所谓急救,是于危急之中救一线生机,是挽狂澜于既到,扶大厦之将倾。生命如一件精美的瓷器,珍贵而脆弱。但只要愿意,人人都能维护它,让它在突如其来的意外中得以保全,在更长久的时间中发挥其功能与价值。这不是医生的专利,我想这就是这门急救课程开设的目的。也是我来到这里的初心。

常言“医者仁心”。一句简单的话实在有着太沉重的分量。这份“仁”是人类经过与死亡千万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后积累下的最高品格,是无私、高尚、广博的爱,是对生命之无价的尊崇与敬仰。急救的教育让我看到了这份“仁”,“生命第一”、“生命至上”、“争分夺秒”,这些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确切的已经、正在、将要挽救无数人的生命。专业的技术、高端的设备、科学的体系,这是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他们因悲剧而生,却因生命而灿烂。

我怀着无比尊敬的心情写下这些文字,无论时代如何变更、社会如何发展,医生、医学的伟大不会改变。它与他皆纯粹,皆如一。因为生命无价,所以医道怀仁。这是一份值得我为之付出终生的事业。

向全体急救工作者、医学工作者致敬。

03


王靖皓同学

该课程除了心肺复苏术、AED、海姆立克、胸痛、中风、癫痫等急救相关内容,还包括了一些常见运动损伤的内容。

我患有髌骨软骨软化症,无法下蹲,行走时有阵痛。经过这个学期急救校本课的学习后,我运用课程上学到的康复方法,对患处进行了相应处理,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这让我更清晰地意识到这门课程十分实用,不但掌握了紧急情况下的处理,还了解了一些常见运动损伤的康复方式,从而提高生命质量。课下请教老师一些相关的医疗问题也得到详细的回答。


通过本次课程,师生们提高了急救意识和急救能力,从而增强了救护他人的信心,能够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有效提升了师生们应对校园突发意外伤害的救护能力,为师生地生命安全增添更多保障。

END





更多防护指引 ●

● 你知道吗?今天是全国爱眼日

今天是世界无烟日

《急救技能与健康教育》校本课第七次课程——常用急救技术科普及急救误区

● 《急救技能与健康教育》校本课第六次课程——常见关节运动损伤的处理(三)


文字:黎敏、许国栋

图片:广东实验中学医务室

          广东实验中学红十字会

编辑:黎敏

审核:廖洁、黄志钢

健康省实
广东实验中学红十字会成立于2011年3月17日,是由志愿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省实青年教师及青年学生组成的高中学校救助团体,秉承“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通过组织和引导学校红十字会会员的卫生救护、社会服务活动,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