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技能与健康教育》
校本课第五次课程
——急症不慌,“救”在身旁
2024年10月30日下午,《急救技能与健康教育》校本课第五次课程在万有楼201课室进行。医务室医生许国栋、黎敏,省二医融媒体中心朱健以及30名学生参与了本次课程。
许医生在课程开始前进行了点名,并对接下来的红十字会社课进行了宣传。之后本次课程正式开始。
1
急症自救互救技术
及常见误区
本次课程由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医学部医生赖峰为学生们讲授《常急症不慌“救”在身旁》。首先,在第一节课中,赖峰医生为学生们讲授了噎食/气管异物、胸痛不适、脑卒中、癫痫发作、倒挂控水、关节扭伤、鼻出血、烧(烫)伤、蜂蛰伤、鱼刺卡喉等常用的急症自救互救技术及常见误区。
学生在认真听课做笔记
2
心肺复苏术及海姆立克
急救法回顾练习
在第二节课中,赖峰医生亲自为学生们进行了心肺复苏术、AED的使用、海姆利克急救法的操作演示,并着重讲解了操作方法及要点。学生们仔细观摩、认真听讲,积极主动地参与实操练习。赖峰医生认真指导并及时纠正操作不到位的地方,省实医务室许国栋、黎敏医生全程协助,加深学生对急救知识的掌握,并保证操作的正确性、有效性,此次课程取得显著成效。
赖峰医生在演示CPR及AED使用
学生积极参与CPR练习
海姆利克急救法练习
学生们听得十分专注,并认真做了课堂笔记,通过此次课程学生们不但回顾了心肺复苏术及AED的知识,还学到了更多急救救护知识和技能,应对校园突发意外伤害的救护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为校园生活增添更多安全保障。
1、噎食/气管异物
1.易发人群
进食时、醉酒呕吐误吸
吞咽功能较差的人:
1).老年人
2).患脑血管疾病者
3).儿童:3岁以前的孩子磨牙还没有长好,咀嚼的功能也不是太好,咳嗽、吞咽等自我保护反射,还没有发育完全。
2.临床表现
呼吸道部分阻塞—呼吸困难、呛咳不止
呼吸道全部阻塞—不能呼吸、昏迷倒地
颜面青紫
不能发声
” V“ 形手势
肢体抽搐
呼吸停止
3.应急处置
海氏手法操作时伤者应稍向前倾,张嘴;
背部拍击位置为肩胛部,用掌根猛烈拍击;
腹部冲击部位在脐上两横指处;
腹部冲击无效需及时就医,就医过程应持续实施海氏手法。
2、胸痛不适
正确做法
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
选择安静场所让患者卧床休息;安抚患者,避免其情绪激动;
如果出现呕吐症状时,使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的清除口鼻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无法平卧,帮助其采取半卧位或坐位,让其呼吸通畅;
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如呼吸、脉搏和血压等,如果患者出现心跳停止,要及时行心肺复苏;
要慎用硝酸甘油片。硝酸甘油虽然对冠心病有效,但有低血压的患者,或已经有严重心肌梗死甚至已有休克症状的患者就不能使用。原因是硝酸甘油会进一步加重低血压状态甚至可能致命。
3、脑卒中(中风)
1.早期识别
2.正确做法
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
选择安静场所让患者卧床休息;安抚患者,避免其情绪激动
如果出现呕吐症状时,使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的清除口鼻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如呼吸、脉搏和血压等,如果患者出现心跳停止,要及时行心肺复苏
不要服用阿司匹林、活血化瘀药物等,原因是脑卒中包括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禁止抗板治疗。
特别提示:中风患者要慎重地搬运,不能轻易的搬动患者,在移动患者的时候,尽量使患者在担架上水平的移动,而不能背起患者进行走动。
4、癫痫发作
正确做法
不要在患者抽搐时或抽搐停止后立即喂药喂水,更不要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
确保患者周围环境安全:挪开周围尖锐物品,疏散围观者,在患者头下垫软垫;
不要呼喊、不要摇晃、不要约束按压患者肢体、不要掐人中、不要往患者嘴内塞物品;
抽搐结束后观察患者呼吸,如有呼吸,让患者侧卧位(最好左侧卧位),等其完全苏醒;如无呼吸,才开始心肺复苏;
抽搐时间超过5分钟、第1次发生癫痫、抽搐停止后仍然有呼吸困难或者难以唤醒、短时间内再次发生抽搐、在水中发生抽搐、在癫痫发生过程中受伤、孕妇发生癫痫或当你遇到任何不确定情况时,请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5、倒挂控水
正确做法(A-B-C)
清理口腔异物,开放气道(A)
人工呼吸(B)
胸外按压(C)
同时叫人拔打120急救电话
6、关节扭伤
正确做法
RICE原则
休息(Rest)、冷敷(Ice)、压迫(Compression)和抬高伤肢(Elevation)。
R——休息:发生扭伤、拉伤、流血、肌肉撕裂等意外,首先要做的就是停止运动,让受伤部位休息;
I——冰敷:立即对受伤部位进行冰敷。原则上应冰敷至少半小时,直至疼痛感消失;
C——压迫:为了控制受伤部位肿胀的发生,需要对伤处进行压迫固定处理。同时注意绷带不要过紧,如有刺激、麻木或肌肉变紫,应立即将绷带放松;
E——抬高:应确保伤处在略高于心脏的部位,且尽可能保证在受伤24小时内一直如此,这有利于改善伤处血液循环,避免肿胀。当怀疑发生骨折时,应先用夹板固定后再抬高,但有些骨折也是不宜抬高的。
7、鼻出血
正确做法
捏住鼻翼,让患者身体前倾,用嘴呼吸。
也可以用冷水或冰块冷敷鼻部。
如果是外伤导致的大量出血,可以按住同侧咬肌前面的颈外动脉。
鼻血止不住时,应该尽快拨打120或者请他人帮助呼叫。
8、烧/烫伤
正确做法:冲、脱、泡、盖和送。
冲:要将伤处置于流动清水进行冲洗,一般要反复冲洗,直到伤口疼痛缓解。如果没有水源,可以用湿冷的布料覆盖伤口,这个过程要持续20-30分钟;
脱:要小心地脱去伤处的衣物,如果衣物与伤口粘连较为严密,不要硬脱,可以用剪刀小心地剪开;
泡:将伤处浸泡于水中;
盖:用干净的纱布、毛巾覆盖伤处,如果伤处出现了水疱,不要轻易将水疱戳破,或者撕掉水疱皮;
送:烫出水泡或更加严重时,要尽快送医院。
9、蜂蛰伤
正确做法
若伤者全身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大小便失禁等不适症状,应立刻就近就医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除黄蜂之外,被蜂蜇伤后正确的紧急处理方式是:用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
被黄蜂蛰伤后务必用酸性液体如白醋局部外敷以中和毒液。因为它的尾刺毒液呈碱性;
若症状较轻,仅有局部红肿发痒,可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观察;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头晕、神志改变、大小便失禁等严重情况应及时送医。
10、鱼刺卡喉
正确做法
停食、放松:首先应立即停止进食(包括水),尽量减少吞咽动作,舒缓情绪。
用力咳嗽或呕吐:可以低头弯腰,试着用力咳嗽,细小的鱼刺会跟着气流冲出来。或者刺激喉咙诱发恶心、呕吐,促使鱼刺松动吐出
用镊子轻轻夹出鱼刺:如果发现鱼刺不大,且位置不深,可以尝试用小镊子轻轻将其夹出。不过,建议去医院处理。
鱼刺扎得深一定要上医院:如果鱼刺粗大,或扎得位置比较深,千万不要自己动手,避免发生新的创伤。一定要去医院请专业医生处理。
END
●往期回顾●
● 2024学年第一学期广东实验中学红十字会第二次社课——《青春期的皮肤护理》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 王晓华
● 《急救技能与健康教育》校本课第四次课程——心肺复苏术及AED使用
文字:黎敏、许国栋
图片:广东实验中学医务室
广东实验中学红十字会
编辑:黎敏
审核:廖洁、黄志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