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2024
适逢中山大学一百周年校庆,谷河青年特别推出“中大新闻人”系列策划,邀请曾经或正活跃于新闻界的杰出校友谈谈他们的故事,以及他们眼中的世界。
采访 | 林奇欣
撰稿 | 蔡琳娜 林奇欣
01
六年中大宝贵时光,
建构了宽广的人生格局
与中山大学的相遇,是一场意料之外的美好旅途。
叶前是2003年高考的安徽考生,数学被认为是“史上最难”,因此很多考生被“打乱了阵脚”。当年填写志愿时,分数和排名都不公布,叶前凭着估分,想着“稳一点”,放弃了去北京和长三角的计划,将目标投向南方的中山大学。因为在那之前,他就听说,中山大学很美,有两张皮:一张是孙中山先生的脸皮,一张是南校区的草皮。
就这样,17岁的叶前被中山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录取了。
回忆起选专业的原因,叶前爽朗地笑笑,幽默道:“孙先生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但以当时我们农村人的认知,以为政治学与行政学这个专业应该能当官!所以父母、老师和我就稀里糊涂地填了这个专业。”
迈进中山大学政务学院的大门,开学之初,一门由五位教授联合授课的政治学原理专业课给叶前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是当时政治学专业的一个教学传统,一门课程分出不同的部分,由不同的教授讲授。“我们当时在课堂下坐着,感觉教授们在台上授课的时候,充满了吸引力和光辉。” 怀着对教授职业的憧憬,他许下了人生的第一个职业愿望——当一个985大学的教授。
中山大学南校园内,从怀士堂一直延伸到北门珠江边上的大草坪,曾是叶前的上课地点。微风吹拂,学生们和教授在草地上席地而坐,共同探讨政治学科的奥秘。此刻的教授不仅是传授者,也是学生讨论小组里的一员。叶前补充道,“学生和教授之间是平等的,大家一起提出问题,讨论问题。那不是一个单向的教的过程,而是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机会,一直启发我们去思考。”
在专业学习中,叶前逐渐关注到制度与国家治理的问题。“20多年前,可能很多大学生对西方社会还是充满了好奇和向往,我们带着比较的视角,来接触这门科学,了解西方的制度,了解历史的进程,并且思考怎么去观照当下。”叶前说。他常与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一同讨论现实的社会议题,在思维碰撞的火花中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复杂性。
从本科到研究生,叶前在中山大学度过了六年时光。这是“人一生中有理想并且能够自主做出决策、至少六分之一”的宝贵岁月。而中山大学基因里的开放性和创新性,深刻地影响了叶前的成长,潜移默化地成为了他性格的一部分。
02
与新华社的不期而遇,
一腔热情投向了新闻业
叶前的职业规划里其实没有出现过“记者”这个选项。“那时在校园里,我一天校园媒体都没干过,连校报都没干过。”他略有遗憾地说道。
2009年毕业季,叶前跟同届的同学们一样,成为求职队伍中的一分子。那年就业形势不算乐观,叶前也不断经历投简历、面试、笔试,也收到过不少拒信。毕业年度寒假前,他就拿到过一家做日化产品的外企的offer。但他并不满意。
那一年,国家主管部门在中山大学举办了应届毕业生华南专场招聘会,体育场变得“很像热门景区”,南校园英东体育场里摆着成百上千家用人单位的摊位,每个单位前都是一长串的队伍。
“主场作战”的叶前显然对招聘会受追捧程度估计不足,带着几份简历“姗姗来迟”,才发现操场上已经是人山人海。面对众多招聘单位,他看花了眼。这时,他想起一句玩笑话,“记得一位教授说过,名字越短的大学越好,好大学一般是四个字”。
用人单位的名字一般都老长了,在他穿梭在各个队伍之际,一个单位引起了他的注意——新华社。“这是当场名字最短的的单位,我朴素地认为,这肯定是个‘大单位’。”
叶前因此迈进了新华社的求职队伍,后来顺利地通过了笔试和面试,从此开启了作为新闻人的职业生涯。
他很快发现,记者的职业和他所学的专业,以及他本身的性格追求十分匹配。叶前幽默道,做记者和学政治学有一点一样,那就是想的问题都很大,比如国计民生,世界大事等等。新华社记者的身份给他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得以用自己的观察、用笔、用镜头去记录社会百态,去推动、赞美、揭露一些事情,为社会进步做出独特的贡献。
“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这是国家社会对新闻记者一种赞誉或者说要求,也是记者自身的终身追求。
2010年,叶前在广州亚运会火炬传递现场奔跑。
记者的工作看似潇洒,又处处充满挑战。不用坐班的工作机制为记者提供了灵活的创作氛围,也意味着“24小时待命”,随时从个人生活中抽离出来。能接触到各种新鲜事物,则意味着记者需要在短时间内快速熟悉一个陌生的领域,并将晦涩难懂的专业材料消化理解,转化成通俗易懂的文字。好不容易写出了一篇好稿件,又该开始为下一个未知的选题而担忧。
叶前始终乐在其中。他说,“这也是这个职业的另一种魅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站在哪、会有哪些惊喜,有哪些不确定性。”
入社第一年,叶前便做出了让人“眼前一亮”的业绩。那年,广州首次网络公开政府预算。叶前与广州市财政局局长进行面对面交流,逐一解答民生关切,最终与同事合力完成了报道《当预算"摊晒"在阳光下——直面广州市财政局局长张杰明》。凭借大学时期学习财政预算相关知识的专业积累,叶前又跟进做了一系列解读政府账本、关注民生的报道,引发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虽然之前一天都没有当过记者,但是我很快就爱上了这个职业。”叶前说。他回忆道,入职第二年,他被“封”为管理新华社广东分社官方微博总编辑。头衔虽大,其实就是俗称的小编,也没有额外的工资奖金,纯属“一腔热血”。
当时为了发微博,他自费买了平板和流量套餐。如果没有遇上突发事件,平均半小时就要更新一次。有一回,他去天河体育馆看演唱会,人太多导致信号堵塞,微博发不出去,他就跑到场馆门口,借来几把椅子摞在一起,拜托保安扶着自己,然后爬上椅子,高高举起平板,以便更好地接收信号发出微博。几个小时的演唱会下来,他来回跑了好几趟。
“这个场景我到现在都记得。有人会问为什么呢?我想说,无他,就是因为热爱。”叶前说。
03
何为记者?身怀悲悯之心、
理解复杂社会、还原世界真相
在接近15年的职业生涯中,叶前从实习记者,一路成长为高级记者,历任广东分社采访部负责人、总编室副总编辑、深圳支社负责人,如今是广东分社党组成员兼常务副总编辑。在新闻的路上,他走过了一段充实又有意义的旅程。
怎么样才能做一名好记者?
叶前给出了这样的答案:“首先,要有悲悯之心。其次,要多问为什么。很多时候表象过于简单,当记者的应该具备接触和挑战复杂问题的能力。”
在叶前看来,记者需要对所处的社会有一种“天然的悲悯之情”,最忌讳的是,由于见过太多纷繁的事物,而陷入见怪不怪的圈套。他进一步解释道,“记者既要客观,但也不能被客观压抑了你作为一个普通读者的冲动,这是很糟糕的。客观和冲动,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一种张力。而记者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突破这个张力的同时,利用好这个张力,进而才能有新的突破和发现。”
“真相需要被世界知道,”叶前说,“这也是记者这个职业最重要的自驱力之一。否则你也不知道你在这坚持什么。”同时,记者能够接触到的个案终究是有限的,应当思考的是,怎样才能通过一个事情推动一类事情的改变。
一个好的新闻从业者应当具备怎样的特质呢?叶前回答道,一是对世界的好奇心,有了这个前提,才可能找到好的选题和报道视角,才能在“漫无边际的大海”中发现“暗礁”;二是快速学习的能力,时刻做好应对未知和复杂的准备。
2024年6月30日,叶前报道深中通道海大桥通车。
04
无需怀疑新闻以及新闻业存在的价值:
我们是永远的记录者和推动者!
21世纪以来,新闻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叶前谈到,他入行时恰巧抓住了被称为新闻行业“黄金时代”的尾巴,但随着移动互联网兴起,短视频成为流行,速度领跑、短小优先、娱乐泛化的现象逐渐蔓延至新闻业,媒体本身亦面临着转换商业模式的挑战。利益驱动下,部分人对于流量的过度追逐,衍生了诸多假新闻、假信息。
叶前深信,记者不会被替代,新闻业不会消亡。事实上,在时代的洪流中,行业的变迁总是阶段性地出现。传统媒体行业现在所面临的诸多冲击,也只是阶段性的,是历史演进的正常现象。“在这种场域里,经历了一段时间之后,人们也会反思。有反思,就会一定会有新生的技术力量和人文力量结合去打败他。”叶前笑了笑,说:“所以不用担心,它只是一个过程。”
2024年,广东肇庆市怀集县,叶前正在采访岳山大造林的老林场职工,调研当地推进绿美广东建设的情况。
纷繁的互联网时代中,记者的价值在哪里?叶前分析道,“记者提供的不仅仅是信息,更是提供价值,提供一种判断和认知,这恰恰是很多平台、自媒体提供不了的东西,或者说它提供的非常少。”
叶前指出,如果对于流量的追逐盖过真相和正义本身,后果将难以想象。而记者的另一重使命恰恰在于,让无力者发声,让更多人看见“那些本来是正义的,但难以被看见的” ,那些正能量的,那些需要被揭露的。
一位法官朋友说的一句话令他印象特别深刻:“我打的不是案子,而是一个人的一生。”他解释道,一个普通人或许一辈子都不会去一趟法院,大多数时候人们会觉得有些东西是不被人需要的。但有些价值并不会因为部分人一时表现出的“不需要”而泯灭,是“超越生活”的存在。为了实现或者说维护这份价值,我们总是需要这样一群人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比如法官、记者、医生、哲学家,保留一份纯粹的对社会、对真实的人的关怀。
如今,除了是记者,叶前还是广东省十三次党代会代表、深圳市政协委员、广东省青联常委,在不同的平台上积极为民生福祉、大湾区建设发展建言献策。
普利策曾经做过这样的一个比喻:“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那么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
“不错,记者就是那船头的瞭望者。我觉得这既是美誉,也是一个鞭策和鼓励。”叶前说。
*文中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张峻豪、李思娴亦对此文有贡献。
校友寄语
叶前:今年是中山大学100岁生日。在我心目中,中山大学永远是最好的大学,也是我们中大学子永远的精神家园。
一句话,下次回来,要变成Top three噢!
亲爱的师弟师妹们,中大学子应该是眼里有光,有精气神的。不管你是处在顺境中一切如意,还是处在逆境中历经困苦,我们都保持着那一口“气”。借用一句先贤的话与师弟师妹们共勉,要有足够的勇气去挑战可以改变的,要有足够的度量去接受不可改变的,更要有足够的智慧去分辨前两者的不同。
-END-
指导老师 | 龚彦方
排版|林奇欣
编辑 | 胡世鑫
初审 | 刘颂杰 毛万熙
复审 | 钟智锦
终审 | 郑军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