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人
1924——2024
适逢中山大学一百周年校庆,谷河青年特别推出“中大新闻人”系列策划,邀请曾经或正活跃于新闻界的杰出校友谈谈他们的故事,以及他们眼中的世界。
本期人物简介
著名媒体人、广东卫视副总监、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评委、中国纪录片大会首批协同创新专家,中国新闻奖、中国金话筒“百优”获得者。监制作品有《老广的味道》、《秘境神草》等,其中监制作品《秘境神草》获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监制及总撰稿作品《老广的味道》获中国纪录片年度十佳十优等专业荣誉。总导演、总撰稿作品《岭南医道-葛洪》正在广东卫视、爱奇艺、优酷播出。
采访 | 刘雯
撰稿 | 马蕊蕊、刘雯、曾俊雄
“中山大学是我的精神灯塔!”
“中大对我来说是精神上的灯塔,我非常感谢在中山大学读书的这四年。”
1991年,正是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关键时期,社会一片欣欣向荣。刚刚高考完的王世军,载着一身的期待与抱负。他告别了故乡西北,告别了一望无际的戈壁,来到了绿意盎然的中山大学求学。后来,这里也成了他口中屡屡提到的第二故乡。
王世军就读于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这是一个文理兼容的跨学科专业,在大学期间,王世军不仅要学习土壤学、植物学等自然科学科目,又要学习数学、力学等理科科目,还包括有关野外实践的制图、摄影等,这直接为他日后的摄影摄像工作提供了实操经验。在专业学习之余,王世军又参与了中山大学校辩论队。1994年,中山大学辩论队打败北京大学辩论队,拿到了全国辩论总冠军,王世军也在那场辩论赛中获得“最佳辩手”称号。
1994年参与全国辩论赛的王世军(图源网络)
也正是在参加辩论的那段时光里,王世军接触到了来自中山大学人类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不同院系的老师,他们专门来为辩论队做演讲,做培训。王世军一时间几乎遇见了所有当时中大最优秀的学者们。90年代,中山大学还没有进行扩招,老师和同学们的衣食住行都在南校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时空距离窄到“踩个单车就跑到老师家里去了”。王世军回忆道,那时候师生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老师也允许你半夜去找他,一些年轻老师和学生们在一起度过了共同记忆的青春岁月。
自然地理专业,这听起来似乎与媒体工作相差甚远,但王世军却认为是成就他媒体工作的“奠基石”,“地理学所培育的空间感,让我可以不再局限于某一个狭小的时空来考量人物或事物的发展,而是将其放在较大的历史背景和时空背景下,以一种全新的视角观察自己所拍摄的内容……中山大学给予我的,既有丰富多元的学识,也有严谨求实的精神,更是我这一生的精神灯塔!”
“优质内容永远有受众,
不会因为内容的长短被淹没”
按照王世军的职业规划,他理应在野外进行勘探工作。1995年,彼时广东广播电视台面向高校公开招聘,曾作为全国高校辩论冠军队的一员并荣获“最佳辩手”的王世军被广东广播电视台录取了!
工作不久,王世军在医院进行常规采访,偶然间他留意到了一个故事——事关三个白血病少年。基于朴素的同理心与好奇心,王世军想把这三个孩子的故事记录下来。说干就干,从那以后王世军每天背着一个摄像机往医院跑。很快,他便创作出了其人生中的第一部纪录片,并为之冠名《生命的对话:三个白血病少年的故事》。“我那时候并不知道什么叫做纪录片。” 当回忆起这部作品,王世军会觉得在拍摄技术不成熟、运镜也不规范的,配乐也没有版权意识的,但王世军直言“但我再也找不到像这个片子那样真挚的东西了。”或许这部看起来并不成熟的作品,却因为它的真挚与纯粹打动了评委,使王世军拿到了人生中第一个“中国新闻奖”。
在广东广播电视台工作的王世军做过体育节目的报道记者,还做过财经论坛的主持人,主持了大大小小的场面与活动。回忆起媒体职业生涯早期的经历,王世军会觉得一切都是偶然,但是这种偶然的背后又有着某种必然。本来他进入广东广电以后只是一名记者,但台里的一个体育类的节目突然没有主持人了。台里紧急开会讨论谁能去顶,然后发现王世军在中大求学的经历似乎能够胜任主持人的工作,也就是这样他从记者转型成了一名主持人。后来王世军又误打误撞进入了财经报道领域,主持《财富论坛》节目。并凭借其独特的财经视角,在一众以房地产报道和金融报道居多的节目中深耕产业报道,并拿到了人生中第一个“金话筒奖”。
他认为,这些经历其实都为他后来成为纪录片制作人与导演打下了基础。
进行采访中的王世军(图源受访者)
文字记者和纪录片导演的工作方式、工作习惯是迥然不同的。转型为纪录片导演后,王世军坦言“每天都面临诸多考验”。早年做记者和主持人时,更多是独立作业,而纪录片则几乎涉及电影工业的各个环节:制片人、导演、现场执行、服化道、视觉、灯光、音响——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纪录片的工作不仅让王世军自身收获良多,也拓展了他的视野。与各领域的优秀人才合作使他逐步熟悉市场、发行和版权等以前未涉足的领域。此外,无论是现实、历史还是自然题材的纪录片,前期调研都至关重要。最近,他与团队在拍摄《岭南医道—葛洪》,在拍摄前,他花费了一整年在图书馆和历史学者那里做调研,搜集史料。他感慨道:“经过一年多的资料收集与故事挖掘,我接下来准备写一本关于葛洪的传记。”
王世军执导作品《岭南医道》纪录片截图(图源网络)
面对各种挑战,王世军始终保持对纪录片的热爱。他提到拍摄《岭南医道—葛洪》时遇到的困难——拍摄期间,广东连续90天的阴雨天气让所有外景拍摄陷入停顿,每停拍一天就增加成本压力,这让他倍感焦虑。但他也坚信:“纪录片的魅力在于它永远充满不确定性。”尽管天气不尽人意,他和团队调整思路,探索如何利用当下的光线和色调来实现预期的画面效果。通过巧妙的灯光运用,他们在阴雨天气下拍摄出了理想的影像。“不用等天晴,我们也能用不同灯光改变画面呈现效果,换一种思路去面对困难和挑战。”
拍摄《岭南医道》过程中的王世军及其团队(图源受访者)
当被问到为何在短视频盛行的时代仍坚持创作长篇纪录片时,王世军给出了他的答案。他认为,表面看来短视频在吸引注意力有着非同寻常的能力,但恰是在这个时候,也会成为纪录片的高光时刻。“现在是视频的时代,优质内容永远有它的受众,不会因为内容的长短被淹没。因为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必然反映和记录着时代的情绪,所以能最深刻地触动观众的内心,并带来共鸣。正是因为这样的内容被社会所需要!”
“善思、能写、会道,
是这个时代的新闻学子理应追求的目标”
见证过传统媒体的黄金时代,王世军深刻理解当代新闻学子面临的焦虑。他认为,在过去记者天然地拥有话语权,广电特有的技术优势赋予了从业者选择展示内容的独特能力。那时,只有电视台才能实现现场直播,甚至仅凭一部卫星电话就可以将新闻实时传递,“记者在当时确实备受社会尊重”。然而,如今智能手机等便携设备的普及打破了记者对新闻现场的垄断,记者失去了“第一现场”的专属地位。
但在王世军看来,新闻人的职责远不止于此。真正重要的是,记者自身要传递的核心内容,理清我们所追求的真相是什么。在这个纷繁喧嚣的时代,一个优秀的记者更应专注于事实本身,通过专业的复原,提供最真实的答案和有力的观点。记者的价值依旧在于为社会带来公允的声音,坚守自身的原则。
“我依然重视学新闻的学生。”当被问到电视台现在更青睐什么样的毕业生时,王世军直言道。作为一位从记者到主持人再到纪录片导演的资深从业者,他认为广泛的知识涉猎和跨领域的学习对新闻学子尤为重要。如今的新闻学已逐渐融合多学科,但在王世军看来,当前新闻教育中缺乏真正的实践训练,包括写作、逻辑、现场操作,以及对技术的理解与掌握。此外,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力至关重要,这直接影响新闻工作者能否创作出对社会有意义的作品,而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呈现。结合自身经历,他指出,虽然通识教育学校在技术上不如技术型学校,但通识类学生的综合能力常常使他们能走得更远。
在知识广博之外,王世军强调文字的力量是一种思想的力量,难以被AI替代。在这个习惯碎片化阅读和浅表化思考的时代,具有思想传播价值的文字仍然不可或缺。即使是在纪录片中,文字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他以中国优秀的历史纪录片《河西走廊》为例指出,该片在文字描述上对中国历史进行了经典的刻画,成为文案学习的典范,至今仍是国内用户付费最高的纪录片之一。
从事了数十年纪录片工作的王世军始终认同文字作为思想载体的重要性,优质的文字和内容依然是传媒的核心。在当今嘈杂的社会环境中,尤需有人剥离外在的纷杂,引领公众接近真相。“文字是传媒行业的基石,文字的门槛也是思想的门槛。唯有经过大量阅读与深入思考,才能创作出优质的文字。”他告诫新闻学子,善思、能写、会道,是这个时代的新闻学子理应追求的目标。
中大百年,对我来说,中大正青春。时间的长河,可以赋予中大更纯粹,更热血,更激情的青春,所以在这里我祝福母校在下一个百年当中,会涌现出更多优秀的校友,为中国的科研,中国的社科领域贡献更多的人才,希望中大的精神永远不会熄灭。
-END-
指导老师 | 龚彦方
编辑 | 胡世鑫
排版 | 赵冬雪
初审 | 龚彦方
复审 | 钟智锦
终审 | 郑军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