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人
1924 — — 2024
适逢中山大学一百周年校庆,谷河青年特别推出“中大新闻人”系列策划,邀请曾经或正活跃于新闻界的杰出校友谈谈他们的故事,以及他们眼中的世界。
采访 ┃ 李思娴
撰稿 ┃ 李思娴
9月29日,中央宣传部等国家部委举办的第十一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选拔赛决赛在北京举行。在众多选手中,普珍是唯一一位成功闯入决赛的西藏记者,同时也是入围的40名选手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从怀揣着对新闻事业憧憬的懵懂学子到成为一名肩负使命、笔耕不辍的新闻工作者,普珍的每一步都凝聚着她不懈的努力与坚持。从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谷河畔到青藏高原的边陲,普珍将学生时代的新闻理想付诸实践,让更多人听到了来自高原的声音。一路走来,普珍的成长足迹彰显了一名新闻学子难能可贵的初心。
今年是普珍加入西藏广播电视台的第五个年头,同时也恰逢中山大学100周年校庆。在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谷河青年」与普珍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对话。她回忆了自己在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学习生活,分享了进入记者行业五年来的心路历程。
自谷河畔启航:从迷茫到坚定的新闻路
“新闻专业真的是一个包容的学科,你不必受制于权威,可以更加自由地提问、思考。”
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与印度毗邻,曾令清朝末年到这里安国定边的清兵首领刘赞廷深有感触:“森林弥漫数千里,花木遍山,藤萝为桥,诚为世外之桃源”。这里是在藏传佛教传说中的隐秘圣地墨脱,在藏文中意为“隐秘的莲花”。
2004年的4月开始,无数次离开年幼的女儿和丈夫,藏族女性央金随一众人爬过冰冷没膝的雪山,穿过虫蛇横行的原始丛林,进入墨脱县,开启了她为期四年的墨脱县副县长任职生活。
这两段文字摘自普珍本科期间的新闻采写课程作业《莲花深处梦一场》。当时,授课老师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刘颂杰要求学生们自主选择采访对象,撰写人物报道。普珍选择了自己最亲近的人——报道的主角央金,正是她的母亲。这是她第一次聆听母亲完整地讲述在墨脱县任职的经历。在采写这篇报道的过程中,普珍发现了她所不熟悉的母亲的另一面,也因母亲的讲述而对墨脱县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回忆起这篇报道,刘颂杰老师感慨:“在新闻报道技巧方面,她已经表现得十分出色。更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在那时看到了她对新闻的浓厚兴趣和热爱。作为一名新闻教育工作者,看到自己的学生一步步成长为优秀的新闻人,这对我来说是最好的鼓励,也是最有力的支持。”
这篇报道不仅为她赢得了老师的高度评价,也在她心中播下了新闻理想的种子。或许命运真的存在某种神秘的安排,当时的她并没有想到自己与墨脱的缘分并未就此终结。五年后,她将重返这个对母亲有着特殊意义的地方,用脚步亲自丈量这片凝聚着无数汗水的土地,用笔记录下这里发生的感人故事。
时间回溯到2014年,来自西藏林芝的普珍一踏入中山大学,就深深爱上了这里的红墙绿瓦。林芝与中山大学之间有着不解之缘——广东是林芝的对口支援省,中山大学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对口援藏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普珍从小在林芝长大,便对中山大学有着深刻的印象,因此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里。
在普珍眼中,中山大学既有百年沉淀的文化底蕴,又充满了朝气蓬勃的活力。回忆起在校园的点点滴滴,有两个画面至今令她难以忘怀:一是在南校园的绿瓦红墙前,许多带着书卷气息的学生和老师们来来往往;另一个则是在东校园的谷河畔,当她从教学楼走出,透过图书馆门口的棕榈树,可以望见那粉紫色的晚霞。
与新闻结缘的故事颇具转折。最初选择新闻专业时,普珍并没有深思熟虑,只是单纯觉得这个专业“有趣”,进入新闻传播学院后,也曾多次因“为什么要学新闻”这一问题而感到迷茫。
然而,老师们的悉心指导逐渐引领她找到了方向。在一次融合新闻编辑课上,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龚彦方提供了几篇媒体上公开发布的报道,要求学生们找出问题并进行修改。这对刚接触新闻的普珍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是她第一次深刻感受到新闻的魅力:“这个专业真的是一个包容的学科,你不必受制于权威,可以更加自由地提问、思考,从而获得自己的见解。”
回忆起在学院的学习生活,普珍感慨万分。学院的教育不仅在她心中播下了对新闻的向往,还引导她逐步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新闻传播学院拥有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课程设置不局限于新闻领域。通过学习人类学、政治学等知识,她逐渐从更广阔的视角认识到新闻的重要性,并在学科交叉中培养了媒体人应有的素养。“起初我不明白,学新闻的为什么要学社会学,但后来我逐渐明白了,社会学作为人文学科,其田野调查方法与新闻采访有许多相似之处,可以从中学到很多。”
除了学习,普珍也积极锻炼社会所需的各项能力。她回忆起,各类学生组织中都能看到新闻传播学院学生的活跃身影。她明白,成为一名优秀的媒体人不能只靠埋头写稿。她曾在校团委的社团部担任副组长,这段经历锻炼了她的统筹和策划能力。回想起来,正是学院自由开放的氛围为她提供了许多自我探索的机会。
在本科期间,普珍勤奋学习,积累了扎实的文字功底。四年里,她接触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但她成为一名新闻人的决心从未动摇,新闻的魅力始终深深吸引着她。某次课上,一位老师问:“在座有多少人认为自己将来会从事媒体行业?”她几乎是不假思索地第一个举起了手。
火种经年不息:生于西藏,还于西藏
在与基层群众的接触中,她逐渐认识到,记者要将自己隐于幕后,更好地记录生活中那些平凡却又伟大的主角们的故事。
那个毫不犹豫举手的女孩兑现了自己的承诺。2019年9月,普珍正式加入西藏广播电视台,成为了一名记者。入职后,她很快以专业素养赢得了认可。仅仅半年后,她便接到了一项重大任务。
2019年底,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宣布了一个重大成就:经过四年多的艰苦努力,西藏74个贫困县全部摘帽,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西藏高原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为纪念这一历史性时刻,西藏广播电视台策划并推出了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西藏脱贫影像志》,这不仅是西藏广播电视事业有史以来出版的第一部大型图文作品集,也是对这一成就的深刻记录。
为了完成这一任务,西藏广播电视台的新闻工作者需要深入农村牧区,挖掘74个脱贫家庭的生动励志故事。在这样的背景下,普珍迎来了她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机遇——她将随团队走访西藏的74个县,参与编写《西藏脱贫影像志》。
面对如此重大的任务,初入职场的普珍感到的不仅是激动,更多的是对未知的懵懂。西藏地域辽阔,但只有真正踏上这片土地,她才深刻体会到“辽阔”的真正含义。每个市、每个县、甚至每个村庄都有其独特的情况。为了深入调研,她需要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难的交通条件,甚至一度面临危险。
从三江流域到象雄古地,从雅砻河谷到年楚河畔,普珍与团队的足迹遍布了西藏1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她所经历的艰辛难以计数。
曾经,为了进入那曲开展工作,团队不得不穿越广袤的羌塘草原。羌塘草原坐落于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与冈底斯山脉之间,属于极端的高寒气候区。在这样严酷的气候条件下,连日常饮水都成了挑战。“矿泉水在车上放几个小时就会结冰,当我们想喝水时,发现水已经冻成了冰坨。”在穿越草原的途中,他们还一度迷失了方向,车上的寒冷让他们瑟瑟发抖。
墨脱县同样是一个颇具特色的地区。它位于世界著名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深处,是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直到今天,墨脱仍然实行着“单进双出”的交通管制。通往墨脱的公路崎岖不平,沿途布满了无数的“U”字形大弯。在数小时的颠簸中,普珍不停地呕吐,途中甚至发生了交通事故,所幸最终都化险为夷。
白天奔波采访,晚上撰写稿件,普珍在高压的工作环境下连续数月无休。正是她的热情和坚韧,使得无数西藏脱贫的故事得以被记录。比如,独自抚养三个孩子的仁增拉姆,为了偿还失踪丈夫留下的债务,曾在工地背水泥、打扫公厕,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当地政府不仅帮她修建新房屋,落实孩子的教育帮扶政策,还为她提供了开洗车场的启动资金,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拉姆洗车场”的生意日渐火红,仁增拉姆一家人的日子也慢慢好转。又如,尼玛曲宗和她的傣族丈夫白龙刚回到家乡创立了一家糌粑加工合作社,但在创业初期遭遇经费危机、雨季施工困难、厂房倒塌,一度陷入绝境,当地政府了解情况后积极扶持他们,拨款支持、提供培训、免费送来青稞种子……最终,他们渡过难关,将合作社越办越好,还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一时传为佳话。
2021年12月1日,普珍在那曲市安多县村民家中采访脱贫情况
最终,普珍在西藏广播电视台的辛勤努力得到了回报:2021年,《西藏脱贫影像志》荣获西藏新闻奖二等奖;2022年,该项目不仅获得了西藏“五个一”工程奖,还入选了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作为西藏广播事业有史以来出版的第一部大型图文作品集,顺利与公众见面。
回想起这段经历,普珍认为,是坚不可摧的新闻热情支撑她完成了如此艰巨的任务。在与基层群众的接触中,她逐渐认识到,记录日常生活才是记者的根本职责。记者之所以要将自己隐于幕后,是为了更好地记录生活中那些平凡却又伟大的主角们的故事。
新闻路上的苦行者
过去,她并不擅长与人沟通,甚至觉得与人交往是一件累人的事。成为记者后,她意识到,记者要以人为中心,真实的情感是优秀新闻作品的核心。
在追求成为更优秀新闻人的道路上,普珍从未有过丝毫懈怠。她抓住每一个机会来提升自己,在工作之余,她如饥似渴地吸收各类知识。
普珍持之以恒的积累和勇于面对困难的毅力,使她从最初的青涩逐渐成长为今天的沉着冷静。在第十四届全运会报道期间,由于人手不足,她不得不独自承担起记录两位西藏中长跑选手的成绩、拍摄照片和短视频的重任。更糟的是,比赛当天晚上,本应将记者们载到场馆的巴士漏接了西藏记者团,普珍只好扛着相机等沉重设备一路狂奔,艰难抵达现场后立即开始工作。作为少数在现场的记者之一,报道的即时性还要求她必须迅速将现场素材传回后方。同时兼顾多项任务的压力让普珍几乎喘不过气来,她在报道过程中一度偷偷抹泪。然而,在短暂的情绪崩溃后,她迅速调整了自己的状态,最终完成了报道任务。
普珍在全运会现场
由于经常接到临时任务,需要频繁地飞往全国各地,普珍的背包里总是备有洗漱包。她坦言,自己热爱记者这份职业带来的新鲜感。“明天要采访谁,去哪里,都是未知的,这种新鲜感让我保持工作热情。”
但同时,这种不确定性也会让她感到焦虑。不过,普珍将这种焦虑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以此适应快节奏的工作状态。普珍深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必须抓住每一个机会,用内心的理想激励自己不断学习新知识。去年,首届南迦巴瓦——西藏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论坛在西藏林芝举行。为了更好地采访出席论坛的中科院院士,与他们进行深入交流,普珍每天晚上都熬夜学习专业知识。最终,在采访和写稿过程中,她能够自信地侃侃而谈,收获颇丰。
在不久前举办的“好记者讲好故事”决赛中,她与众多知名一线记者同台竞技,同时也将比赛作为同台学习的机会。在北京准备比赛期间,她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白天上课,晚上在专门的多媒体大厅写稿、改稿,并与其他记者互相交流,指出彼此的问题。为了展现最好的自己,她在极短的时间内反复修改演讲稿,背诵再背诵。最终站在决赛舞台上时,她的演讲稿比初赛时又经过了一次大的改动。“说脱胎换骨可能有点夸张,但我确实学到了很多。”
普珍参加第十一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选拔赛
在无数次的实地考察中,记者这一职业也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她的性格。过去,她并不擅长与人沟通,甚至觉得与人交往是一件累人的事。但成为记者后,她开始自然而然地关注每一个人,渴望了解每个过路人背后的故事。“作为记者,我始终对人保持好奇,因为我知道,关注并理解采访对象的情感是打开他们心扉的关键。”在普珍的笔下,人物的情感是故事的灵魂。“我始终认为,记者要以人为中心,真实的情感是一篇优秀新闻作品的核心。”
来自高原的声音:
让世人看到真实多元的现代新西藏
“西藏的故事需要我们不断地去讲述,总有一天会被听到。”
作为西藏广播电视台的出镜记者,普珍认为,自己的使命就是让更多人看到一个真实、多元、现代化的新西藏。外界对西藏的认知往往只停留在美景、神秘和宗教圣地上,而忽视了这片土地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快速发展的社会现实。
对普珍来说,讲述西藏故事的关键在于不断提升“四力”,其中,脚力是最为重要的。她坚信,只有通过实地调研,记者才能真正深刻地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普珍身体力行,在多个重要场合积极推广西藏文化,负责的报道覆盖了多个不同的领域。从深入探讨乡村振兴的成就,到加强对外宣传的能力建设,处处可见她活跃的身影。
同时,普珍的报道以活泼而专业的形象深入人心。在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3周年的报道策划中,普珍灵光一现,创造性地采用以一个藏族小女孩的视角来讲述祖辈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生活的变化。视频一经发布,便迅速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在藏博会上,普珍参与的汉、藏、英“三语”新闻报道在CGTN、Twitter、Facebook等国际传播平台上被广泛转发。
2023年5月25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西藏发展论坛”上
普珍和摄像老师结束采访后与外国嘉宾合影
普珍的专业素养为她赢得了公众的广泛认可,越来越多的人记住了这位在镜头前既笑容可掬又严谨认真的年轻藏族女记者。有时在街头被路人认出,这让她既感到欣喜,又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
“传播好西藏的故事,需要我们不断地去讲述,总有一天会被听到。”普珍说前几天刚采访了来自央视的记者,央视新闻联播的主持人刚强告诉她,十几年前来西藏和现在看到的完全不一样。作为一个西藏人,她非常荣幸能够见证这些发展,对西藏的未来充满信心,相信西藏一定会越来越好。每次采访结束,她都会对采访对象说,‘欢迎你来西藏,亲眼见证这里的变化’。”
普珍以英语为尼泊尔赴藏交流团体介绍本台情况
普珍希望能为讲好西藏故事贡献一份力量。“西藏的对外传播才刚刚开始,我们渴望被更多人看见。现在只是一个起步阶段,未来还有无限可能。”
校友寄语
中山手创,遗泽余芳。你是一个动人的故事,讲了许多年。桃李不言满庭芳,弦歌百年今又始。非常荣幸能在百年校庆之际为母校送上祝福,祝愿母校积历史之厚蕴,宏图更展,再谱华章。
* 叶冠豪对本文亦有贡献
-END-
编辑 | 胡世鑫
排版 | 李伊彤
初审 | 毛万熙
复审 | 钟智锦
终审 | 郑军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