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刚刚说顺嘴,已经要结束了。
我还以为自己是那个挥斥方遒的少年,眨眼就迎来了自己的第三个本命年。
这篇文酝酿了很久,写写删删很多遍。知道现在短视频时代,已经很少有人阅读长文,仍旧希望能有人顺着文字来看到我,也想证明自己在这人生的长河里漂流,并非是一座孤岛。
有的人25岁就死掉了
前天妈妈连着打了两个视频电话,因为我感冒咳嗽,催促我去医院,不舒服就要第一时间去治疗。实际上这几年,随着弟弟成家,我们俩都在外漂泊,父母也开始适应两人在家的生活,打电话的频次基本都是一周一次。
果不其然,有事发生刺激了作为母亲的心。
邻居叔叔家的孩子在郑州死掉了,才25岁,老家早婚,留下一个小孩子。
说是刚开始也是发烧,就自己买药吃。等去医院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人在日子里的时候,很难知道什么是真正珍贵又重要的东西。
总以为来日方长。
那些争吵、愤怒、蝇营狗苟在死神面前都很可笑。
这几年,每年都会抄一遍那首关于时间的小诗,告诉自己不要着急。
也几乎不再与人争论长短、尽可能活的真诚坦荡,在说谎和沉默之间选择沉默。
事实上,人很难不说谎,例如给家人的报喜不报忧。但现在如果为了一点钱说谎,我可能要失眠。
在这个初冬,我身体健康,父母俱全,家人朋友都安好,可是那个停留在25岁的年轻人,那个失去父亲儿子的家庭,再也无法团圆了。
这样比较有些惨烈,我想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却又在比较中获得了更多的幸福感。
可是,这就是刁诡的人生。我们根本不知道上帝给安排了什么样的明天。
回望过去时,每一次的困难都为现在的自己增加了一些抵御伤害的老茧。每一个温暖的相遇和关爱,都让内心变得更加火热和柔韧。
小时候理想的世界是黑白分明,但长大后会知道,盘古开天劈开混沌之时,就定下了光明与阴影伴生。
让花成花,让树成树,让自己成为自己。
直到35岁这一年,我才知道自己一直以来的核心驱动是对于未知的恐惧。
既然是驱动力,自然是有好处。
这促使我学习认真努力、工作负责上进。
学法律、自己打官司。写作能出几百万字,出过书,讲过课,赚过钱。
独自出国留学、考试、换工作。
为了对抗对未知的恐惧,拼命努力让自己看起来从容不迫。
但这样的驱动力带来的后遗症也很明显。
责任心超强,给自己带来过度的压力。工作从不敢提涨薪,觉得自己不够好。
这件事的后果就是即便是喜欢的工作,也因为给自己额外添加的恐惧压力而很快变得焦躁。
恐惧是无法持久的。因为做一件事,和种庄稼一样。
开花结果,都有它的时间,它的季节。
不经历冬雪的麦子,是不会饱满的。
生命应该是一点一点,看着自己的成长,内观自己的灵魂,长成一棵树的模样。
花有花的路,草有草的道,让花成花,让树成树,让自己成为自己。
真正的内驱力,不是迫于压力、不是随波逐流、不是因人指摘,是做好当下的事,是热爱,是眼里有光。
远离那些消磨生命的人、事、言
我曾因为同事、领导的评价,痛苦万分。
也曾因为被朋友误解,而彻夜难眠。
事实上,这些人这些话,对于他们来说,甚至都不记得自己说过。
没有人能伤害你,除非你自己愿意。
当我明确的意识到:
我的价值不是因为某个人几句话的评价而决定时,我的心长出了内核。
我知道我是谁,我在做什么,我能做什么。
我的价值不取决于我做的事,我赚的钱,对于我而言,我就是我。
有自己的人生目标,远离那些无意义的消耗。
很多不经意做的事都是浪费精力和时间的,想要有所成就就要有专注目标的能力。
你把生命投入到什么事上,你就会收获什么成绩。
对一个人真正重要的事永远是自己的成就。
没有自己定义的目标,生活没有重点,就很难有定力。
你不定义你的人生,就容易为他人所左右。
远离那些消磨你生命的人、事、言。
像我这样平凡的人,如何过好这一生?
西蒙娜德波伏娃的人物传记《成为波伏娃》中,她用“端方淑女”、“盛年”、“老年”为自己的人生作注解,生命本身就是缓慢而自然的律动,而这律动不仅有吉光片羽的瞬间,更多的是庸俗乏味的无常。它包容一切、接纳一切,真实地沿着单一方向抵达一具平凡躯体的黄昏和暮年。
我们在这世事变幻又好像四季恒长的风景中,走呀走呀,走呀走呀,不可返程的走向衰老和颓败。
而生活好像就是一件接一件的事情,我们每一天在规划时间、安排琐事中,将一切处理停当,时间被占满了,这一天又要结束了,就这样淹没在生活的深渊之中。
那些出于生存和衣食住行的需要,而占据了生命的资源、时间和金钱的规划中,我过着“真实的生活”和我“想象的生活”。我不情愿的将时间花费在这上面,却又不得不花在这上面,不断的在个体的悖论和矛盾中拉扯。我怀着对理想生活的私心,时不时的唾弃着正在经历着的鸡零狗碎的真实生活。
直到在某个时刻突然惊醒,回顾着经历过的世界动荡、疫情蔓延、亲人离世,才恍然大悟,意识到了生命的有限,惊讶于自己很久没有仔细想一想“存在的意义”,像我这样平凡的人,如何过好这一生,成为挥之不去的关于生命的思考。
于是开始从那种极度的拉扯中,放慢脚步,和自己倾吐那些储存在心中许久却因无人倾诉而快要潮湿发霉的句子,这些也许你已经积攒许久无处诉说的句子,只需要在清晨抑或黄昏,在日出日落中,慢慢的告诉自己。
这世间有人出生就自带光芒万丈,有的人却步履维艰连吃饱饭都艰难,有的人因为不能荣耀万丈而遗恨万千,有的人却粗茶淡饭也欣欣然。
命运安排时,本不是因为财富和容貌来区分谁更高贵,而是给每个人都安排了使命。这样想想,我只需要拿着命中注定的剧本,精心雕琢,用有限的人生和精力去打磨这个也许也许本来就槽点多多的剧本。
人们在蔓延着焦灼的空气里,不停的赶赴、奔袭、完成,却并不知道生命何时会终结。
我在必然的结局和偶然的选择之间寻求一个圆满的人生,循着幸福的方向。
开始在细小的事情上感受幸福的流动
将一盒豆苗剪掉之后,放上水。三四天的时间又发出新芽。
在这种简单的只需要水就能生长的植物面前,会给人带来生命的别样感受,启发我敬畏时间和自然的作用力。
三十多岁,脸上的胶原蛋白流失、皱纹逐渐生长、皮肤开始失去弹性,会让人疑惑到底发生了什么?是谁或者什么样的力量在改变着我们?
望向“镜子”里熟悉又陌生的人,无法想象自己曾经也是一个可以萌翻世界的幼童。在我知道的不怕衰老的特立独行的女作家里,杜拉斯拥有一剂良药,“比起年轻时的面庞,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而尤瑟纳尔却是彪悍决绝的,“衰老是一场屠杀”,她直言不讳。
在我去老人院作志愿者的日子里,衰老带来的屠杀行为更加直观。那些即便不能自理仍旧对衣着有讲究的老妪,只觉得苍凉,但又有敬佩。
他们在朝朝暮暮的时间中,抵御着身体的苦痛,乐观地继续地生活,仿佛这本身就是一种勇气。
三十多岁的自己,已经觉得生命衰败的厉害。可是在他们眼里,一定觉得,现在的我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代”。
思想充沛、体力充足,眼神里偶尔还透露着“清澈的愚蠢”,虽然遭受了社会的毒打和各式各样的血泪教训,转头仍然可以忘掉烦恼、活蹦乱跳,这不就很好吗?
三十多岁的年纪,开始感悟人之为人的困境,理解父母当年的局限和无力。遥望曾经的热血理想逐渐被现实改变,不免品出活着的悲怆感。
但这种思想与现实激烈交锋的时间,飞溅起像瀑布一般的生命激流,让人生拥有戏剧般的高潮和悬念,不也是宝贵的时间吗?等到五十岁、六十岁,进入暮年,生命的溪流终将变为平缓的“细流”,不再有那么样巨大的起伏、冲突和矛盾,也不会再有那如春日曙光般粲然的华年。
聚散终有时,人生不用看一时一地的得失
三十五岁的我,正在经历一个巨大的转折,命运的巨轮似乎正要扭转方向,从青春走向成熟,在这个时刻,我比以往感到更加丰富和矛盾,从前不懂的东西,现在好像懂得了一些,人生的高山爬到此处,也见到了一些此前未见过的风景。
心灵宁静的温柔优雅和由此产生的特殊能量,让我看到更为广阔的世界,我开始接受“老去”这个自然法则,又在行为上不断反抗。
开始接受长辈的告诫,不用被提醒也会穿秋裤。读一些经典文章,遇到困难的事情也不再轻易掉眼泪。
见到很多平凡的人,在滚滚红尘中也保持着自己善良的底色,即便遇到不公也会努力抗争,永远在思考、永远在前进。
时间的流逝并非全是坏处,如果没有这样单程的设定,人怎么能在这过程中学会珍惜呢?
经历了三年大疫,我学会了告别。
“这就是人生,聚散终有时”,我们失去的,总会在别的地方得到。
将生命的线拉长来看,眼前的得失并不是终点,不必在意此刻一时一地的得失。
成文于2023年12月8日大阪阿波座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