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私塾工作后,感受到教育的份量和意义。
教育从不是一个赚大钱的行当,也不应该是只有利益的行业。
责任和良心,不是说说而已。看到学生鲜活的生命,从心底里认识到学生不是流量,而是一颗颗滚烫的心,和年轻的灵魂。
但正青春的年龄来到异国他乡,语言障碍,文化差异,都给孩子带来了不能言说的压力和恐惧。虽然家庭经济条件都很好,但真实的日子,任何人都没有办法代替。金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真正从心里长出核儿这件事,只能靠自己。
见到家庭富有却独自求学甚至到自我伤害的孩子后,让作为教育从业者的我认识到,关于我们人生的三个领域----身体、关系、未来,在年少阶段有一定的认知是多么重要。 作为一个教育机构的老师,分享和学生相处过程中的经验心得,也希望和家长建立良性沟通。
身体
私塾现在接收的学生,基本是高中毕业或者高二高三来日本,计划参加日本升学考试的孩子。十七八岁、双十年华,正是精力旺盛、对自由充满向往的年纪,又脱离原来的生活环境,对时间的管理缺点彻底暴露出来。
脱离正常的作息和均衡的饮食,离开了无微不至的照顾,对于在国内习惯了被呵护的宝贝来说,是一场可以预见的灾难。
可能会出现想家、想父母、失眠等症状,而不好好吃饭休息的后果就是头痛脑热、肠胃不适等,而语言不通又找不到熟悉的药品。
另一种极端的情况则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拖延、懒散,出现不能按时出勤、上课的情况,影响签证和后面的升学考试。
关于这点,一是父母除了时常关心身在国外的孩子的健康,还要培养孩子学习关照自己的身体,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
而私塾的老师可以提供一定的帮助,但是也不可能做到事无巨细。
孩子在成为大人的过程中,我们只能引导,以身作则,而不能代替他们的生命自由生长。
关系
90后乃至现在的00后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
很多孩子在国内时,是家长的小宝贝,老师眼中的尖子生,同学们中间的积极分子,朋友心中的才子......在熟悉的环境里,积累的一切都形成了一个正反馈的舒适圈。
可是,当孩子远离亲朋好友,身处新鲜而陌生的环境时,巨大的失落感和孤独感就会成为孩子的精神压力来源。如何能够快速适应国外的学习和生活,克服孤独感,融入当地的环境和文化,成为了重要且巨大的考验。
这个时期,不仅需要父母的精神支持,还需要父母能够和老师配合,多沟通多鼓励,通过勇气与智慧来想办法适应不同的生活习惯、交往方式、交流方式,建设自己崭新的社交圈子。
未来
留学作为学生教育规划的一部分,不能仅仅是由家长作出的选择。
出国留学如果是出于孩子自身的选择,或是经过家庭磋商后的一致结论,那自然是理想的状况。如果是家长单方面把留学意愿强加给孩子,不免就给留学后的心理问题埋下了伏笔。
不论选择怎样的教育规划,最基本的目的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也不能代替孩子去面对留学遇到的种种困难,因此,留学的决定需要尊重孩子本身的意见和选择,保证健康的心态基础。
在留学之前做好准备工作,如生活习惯的转变,语言环境的培养等,给留学生一段缓冲的适应期,而非直接被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之中。
当一名老师
留学生们脱离了家庭,和家长的沟通难度加大,为了家长与孩子之间实现良好的有效沟通,需要一定频率和反馈,时刻了解孩子的心理动向。
但这个年龄的孩子,往往进入和家长沟通交流不通畅的阶段,孩子一方面需要家长给予经济支持,一方面又迫切希望证明自己是一个有决策能力的大人。
这个过程中,一个相对中立又能够在专业能力上获得孩子尊重和佩服的老师就变得至关重要了,不仅要给孩子教导升学所需的专业知识,还能够在人生观上给予一定的正向引导。
关注孩子学习之外的个人生活,如社交、兴趣爱好、个人理想等等。从沟通中确切明白孩子的想法和遇到的问题,而非单纯听孩子复述自身近期的行为活动。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允许孩子存在负面情绪,给予耐心引导。
关注我,我们一起观察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