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正文作者——时间形式
婚姻如再造,其影响波及未来几十年的生活,无论离婚也罢,坚守也罢。
当初谈恋爱时携女友到恩师家做客,恩师语重心长地谈了他对恋爱婚姻选择的理解,一共五条;门当户对、身体健康、教育相适、职业稳定、相貌端正。当时的我虽佯为应和,实则心内甚鄙其俗不可耐。
而人到中年,不时回想恩师之言,只觉得字字珠玑。遂记录下来以规劝后人,其中恩师只是提了一个题目,我总结半生悔恨教训,逐一详解细说与后辈晚生,倘若于生活处事有所裨益,功德当属恩师。
第一、门当户对
恩师认为双方家庭出身背景相近者更易相合,警示攀龙附凤并非佳缘。
我将这款解释为抓猪看圈。
话虽粗糙,理却精致。看圈有两看,一看父母,二看家庭。
看父母要看对方父母的脾气秉性,尤其对方同性父母,更是20年后对方的未来版,一个年轻人正处于变化当中不便断言,其父母已经定型更利于观察。父母的今天就是孩子的明天,而且越是和同性父母关系紧张的孩子,20年后就越是相似。这一结论实现的概率极大,少有异常。
通常人们了解生理遗传现象,而精神气质遗传却被忽视。两种遗传的表现形式具有一致性,即同是以遗传因素为基础,又受后天环境影响。刚出生的婴儿即有精神气质差异,这当然来自遗传,绝非环境,而随着婴儿成为少年,其精神气质便开始发生转变并趋向同性一方。所以经常能够观察到这样的现象,体貌特征遗传异性父母而精神气质接近同性父母,而且越长越像。正如民俗有言,谁带的孩子像谁,就说的这个理。
恋爱是两个人的事,婚姻却是两个家庭的事。
婚姻不可避免地将成为整个大家庭亲情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无论多么热烈的爱情最终都会化为亲情,无论多么剧烈的挣扎最终都不能抵抗血亲的融合。
而且,更重要的,只有融入大家庭的婚姻模式才最可能长久维系。如果你决定结婚,那就意味着你不仅要接受他的背影,更要接受他的背景。
看家庭首先要看整个家族,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叔叔阿姨堂表兄弟姐妹等血缘直系亲属,而不单指伦理意义上的父系亲属,尤其当下人口日益减少,家庭结构日益单一,女权不断强化的时代。
每个家庭都有别与其他家庭的特质,有一种场,一种氛围,一种气质,在有限时空内,各个家族成员可能只表现出某个侧面和局部,只有全面观察整个家族,才可能客观把握。
通常年轻人因为阅历的原因不太有能力观察到上面所述内容,即使观察到也未必能够理性判断,所以一定要请求父母把关。你的父母可能没有你的文化高,甚至很老土,但是他们有几倍于你的生活阅历,而且人类的阅历水平不是呈线性的增长,而是几何级数的递增。所以在这个时候冷静下来,向父母求教无疑是最明智的决定。很多父母在孩子谈恋爱的问题上通常会迁就孩子的意见,似乎很开明,其实是逃避做家长的责任。
第二、身体健康
恩师解释说,年轻时候健康状态一般都比较良好,而发病一般都在人到中年后,从道义上必须不离不弃,当然客观上就成了护士,工作事业倍受拖累。
健康的重要毋庸赘言,但是怎样观察,怎样评价,哪些问题不可或缺,哪些问题可以含糊,当求甚解。
首先是基因选择。如果生孩子,基因问题就必须考虑。首先观察对方是否有重大家族遗传病史,其中首推精神类疾病,再就是其他足以影响生命质量的遗传病,尤其和本人同类的遗传病。而后天获得性缺陷倒是无关紧要,比如小儿麻痹,难看而已,却不遗传。
其次观察家庭及个人生活习惯,很多不当的饮食习惯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及高危职业都预示着未来潜在的疾病,热衷体育锻炼的人无疑是很好的选择对象。
年轻人因为荷尔蒙的原因对一些病态反而易生怜爱,对未来的基因遗传尚无法建立感知。
后代对于未婚的年轻人只是一个好玩的念头,他们无法理解那意味着什么,一个小生命从降生的时刻起,父母就会本能地将自己的生命和这个小生命连接在一起,很多父母会将孩子当做自己全部的生命内容,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护他。经常能够看到有种奇怪的现象,离婚后敌对状态的双方恨不能你死我活,而他们对孩子的无限疼爱却和对方毫无二致。他们谈论起对方的时候一脸鄙夷,谈论起很像对方的孩子却一脸幸福。
一次错误的基因选择将付出一生的代价,而且这个代价还是那样的无怨无悔。
所以这些显然更需要家长介入考量,不可交由年轻人信马由缰,因为那个未来的孩子也同样是你的血亲。你也将付出同样的代价,甚至比你的孩子更加令人纠结。
第三、教育相适
恩师意指男人的学历要比女人高一些更合适。
比较利于未来家庭结构,不至于因为互相不服气而争执不休。
这是一个两难选择,众所周知母亲是孩子的第一导师,一个高素质的母亲对孩子未来的影响极其深远,在可能的情况下,选择更高素质的母亲对后代更有利。
而另一方面,夫妻双方旗鼓相当则易形成互不相让的局面。
家庭无论古今中外都是一个小社会,虽然只有几个人,却具备了社会的最基本的功能和结构,所以家庭在社会学领域才被称为社会细胞。那么,家庭就一定存在不间断的各种争执妥协,而家庭问题大都是日常鸡毛蒜皮的琐事,不分对错,无论是非,却一定要择一而从,我们惯常听到的答案是“谁对就听谁的”,说这种话要么是糊涂虫,要么是敷衍。事实上,和谐的家庭结构大都是形成了不言自明的分工和一方习惯性妥协,当妥协成为习惯也就成了顺服的一方,最终,家庭若能长久维系,一方的妥协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谁来做妥协方呢?当下独生子女的状况使得很多孩子娇贵与嚣张并存,很多年轻的家庭形成针尖麦芒之势,双方摆在桌面上似乎都在争一个理,其实是在争夺主导权,都不愿意做妥协方。双方的家长也似乎忘记了自己家庭的结构状态而参战其中,生怕自己孩子受委屈,所以离婚率高居不下不能不说与此高度相关。
传统家庭的多子女结构使得两性在成长时期即建立一般社会伦理认知,两性天然的差异而致的分工和地位被广泛接受,那时的男孩是男孩,女孩是女孩,各属一半特质,所以当走入婚姻后,新的家庭结构通常会复制父母的状态。这里既有父母的影响,也有兄弟姐妹的自然磨合,更有社会的伦常校正。所以,上一代的家庭关系大都沿袭传统模式,虽然已经相对传统有了很大改变,但总体上依然容易调整。
而如今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打破了传统的格局,男孩女孩都是宝,性别角色的差异不再强调。更重要的是,父母们也不再兼有男女两性的立场,他们不再需要公平地对待处理既有女婿又有儿媳的问题,天性会使得他们本能地更加偏袒自己的孩子。没有了兼顾,自然少了宽容和理解,经常能够见到严苛要求女婿的岳父甚至忘记了自己也是男人。
因此,谈论家庭问题无论站在哪一方,都会招来百分之五十的反对声音,即使你认为多么公平公正,都不会少了白眼。而这个问题又无法回避,只能说几句忠告吧,仅供年轻人和家长们理性宽容地参考。
上天设计了两种性别,并赋予两种性别不同的特质,这种天然的差异由历史演化形成天然的分工,并积习成性。横向比较西方发达社会家庭模式,至今仍然是男性主导类型,即使高度的妇女解放和普遍的妇女就业,仍然不能改变天然的传统。纵向观察各国各民族历史,除了寥寥的几只母系部落,无一例外都选择并沿袭了这一传统。
所以笔者主张尊重传统,敬畏自然。
同时最大限度地选择高素质母亲。
第四、职业稳定
俗话说“柴米油盐是夫妻”,稳定的收入是稳定生活的保障,收入适当即可,重要的是稳定。
有一份正当稳定的职业,比遗产更可靠,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更为长久。
稳定的职业代表一个人的品行,坚守一份职业和坚守一个家庭需要同样的品德,不能坚守职业的人,很难相信能够坚守婚姻。
有一份职业并坚守,不仅仅是赚钱的能力,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那些厮守一生的人们,绝不仅仅因为爱情,更多来自美好的品行。
稳定的职业代表一个人的能力,能够维持基本的生存以上即为有能力,一夜暴富需要的不仅是能力,还有其他许多不可控制的因素,不能够仅以结果衡量高下,尤其对于有着无限可能的年轻人。
稳定的职业代表稳定的心态,无恒产者无恒心,无恒业者无恒志,婚姻生活变数极大,经济原因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若每日为柴米油盐发愁,除非双方别无选择,否则这种日子很难维系长久。
第五、相貌端正
首先要说明的是高于常人的体貌不是最佳选择。
我见为美,他人也为美,人皆为美则人皆图之,这就等于将自己置于火山口上,人的一生不遭遇试探是莫大的福报,面对试探,少有人能够坐怀不乱,稍有不慎即马失前蹄,那时,你是忍气吞声还是拔刀相向?
无论怎样选择,你平静的生活从此就毁了。
不是说相貌出众者一定是坏蛋,相貌平平者都克己坚守,但是无疑,出众的相貌将受到更多的试探。而你就不得不为此付出代价。
端正的标准不是指秋水一般的大眼睛和模特一样的身材,追求的不是漂亮,而是指五官身材不可有重大明显的缺陷。相貌和身材的端正,关系到遗传,也关系未来生活的质量。
那些容貌身材出众的人以及丑陋的人,也包括自以为出众的人,不是本文所针对的读者,毕竟,过于出众和过于丑陋都是极少数,本文只说给如笔者一般的凡夫俗子,以及同为凡夫俗子的家长们。
以上五点若全面满足似乎不太容易,取舍之间可能所剩无多,因为每一个个体都难免缺憾,即使穷究所以,也常常行百里而半八十。假设做一次减法,五条当中逐一舍弃直到无可替代,哪些会是最终的选择?
品行和健康当是最后的底线。品行由家庭和教育职业交融而成,究竟哪一方面更多塑造了品行,或由自省,或由造化。
写在最后
又假如五点全部满足,未来就一片光明了么?答案仍是或然。正所谓谋事在人而成事在天。结论,满足五点的生活大体会稳定平安,而不满足五点的生活大体不免曲折。
在自由恋爱的今天,父母似乎早已经成了看客,而未来的很多可能,年轻的心却难以感知,年轻人或许不乏学历,但却缺乏阅历,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学历之于阅历永远是年轻的孩童。
所以,年轻的人们不要小看你父母的老套啰嗦,尊重并虚心请教才是理性的选择。
而无奈的父母们既不可以权威简单压制,更不可假开明之名推脱,积极适当合理的干预指导,关乎你的孩子的未来,也是自己的未来。
2012,春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