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旭 杨之奎| 加强城市内涝防治背景下老旧小区改造设计与实践——以昆明某老旧改造小区为例
文摘
文化
2024-03-12 11:00
云南
云南建筑/本期特稿/YUNNAN ARCHITECTURE/SPECIAL ARTICLES 2023.6
随着城市发展与建设,老旧小区改造背景下内涝防治,既是重大民生工程,又是重大发展工程。作为给排水设计从业人员,近年来深刻意识现行老旧小区内涝防治是现行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部分,而因地制宜、源头减排等防治措施应用无疑是解决目前老旧小区内涝问题的关键。以老旧改造小区为研究对象,对老旧改造小区中存在的内涝问题进行浅谈分析,为老旧小区改造内涝治理方案提供思路。
内涝防治 雨水系统 老旧小区
1 引言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23号)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力改造提升城镇老旧小区,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推动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现状老旧小区建设年代久远、建设标准低,普遍存在建筑密度高、绿化率低等问题,此外,老旧小区内部不透水路面、硬质铺装广场等占地面积大,市政管网建设滞后,极易形成城市内涝。2021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城市内涝防治的实施意见》(国发办〔2021〕11号),意见中提出,治理城市内涝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既是重大民生工程,又是重大发展工程。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大力推进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城市内涝治理取得积极进展,但仍存在自然调蓄空间不足、排水设施建设滞后、应急管理能力不强等问题。从源头出发,在生态环境的调节、内涝治理、维持生态可持续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积极的意义。2 工程设计案例分析
2.1 项目概况
建设项目位于昆明市度假区观景路明珠村,背靠红塔体育中心,毗邻观景路中段,地块内现状为7栋办公建筑,项目总用面积为6133.9m2,总建筑面积为8406.18m2 。图1 改造前淹积水实景图
2.2 现状问题分析
因本项目建设年代久远,给排水管线原设计图纸资料缺失,只能收集到小区及周边道路地形图及各楼的建筑图纸。相关信息只能现场踏勘了解排水管线走向;与建设方及使用方多次沟通交流,了解到本小区以前多次发生严重内涝情况,严重时内室内一层已积水,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走访调查,发现本项目地处低洼处,室内外地形都比周边低,整个片区积水点集中在本小区内部,形成严重内涝。通过上述现状情况,对本项目问题进行分析:图2 改造前后高程分析对比图
2.2.1 下垫层分析
根据项目地勘报告:地貌上属于昆明盆地地貌,场地地势平坦,场地内表层土为早期场地整平(填筑年限大于20年)填土,成份以黏性土含碎石及块石为主,碎石含量约15%~30%。有利于雨水入渗。拟建场地东南侧邻近滇池,直线距离约150m。因场地内地下水与滇池水体存在一定的水力联系,本场地孔内稳定混合地下水位为地表下0.1m~0.3 m (即绝对标高为1885.23 m ~1885.57m),水位高差0.34m 。年平均水位变幅约为0.5m ~1.0m 。需结合滇池水文变化及昆明市雨季洪涝等情况,做好相应的防、排水设计。2.2.2 现状建筑及地形分析
本项目位于城市低洼点,根据地形标高及径流分析,本项目室内外场地均低于周边建筑及市政道路,当周边市政雨水管渠满负荷排水,项目周边雨水排放不畅时,均沿自然高差流向本地块内,形成天然涝点。单体建筑均年久失修,不适宜建设绿色屋顶。小区内室外绿化面积较少,但因管理不好较为杂乱。小区内部道路多为混凝土路面,部分场地路面较为破旧,室外管网错乱复杂,淤堵严重。2.2.3 现状周边市政管网分析
本项目位于观景路,周边雨水采用排水沟渠,周边道路相对狭窄、建筑物密集整体规划较差,因此难以实施改造。同时观景路上现状市政雨水管线大多老化、管径小,不能够满足当前的排水需求。2.3 设计方案
2.3.1 设计原则
工程设施应以“渗、滞、蓄、净、用、排”等为原则,遵循现状为背景,尽可能结合现状,考虑改造的安全因素,在破坏尽可能小的情况下,做到内涝防治。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况为导向,以解决雨水排水内涝为核心,结合现状情况,在雨水系统改造设计中融入LID海绵设施。在改造过程中,在解决实际排水的前提下,使改造后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2.3.2 设计思路与设计措施
(1)优化竖向高程
因本项目处于低洼区,且在城市排水末端。在市政雨水排放不及时,周边地势高的地块雨水就会往本项目地块内倒灌,使得本项目场地内经常内涝。通过多专业配合,将本项目内室外场地抬高至高于观景路口市政道路地面以上,保证正常情况下雨水可以重力排放至市政雨水管网。因既有建筑室内地坪无法改造,如果只提高室外场地标高,对室内不做任何防治措施,在室外地面产生径流时,雨水就会倒灌入室内,内涝问题还是没有彻底解决。经过与建设方、总图专业综合定案,优化竖向高程,在室外与各单体入口衔接处设置反坡,同时设置挡水门槛,保证室外雨水径流不会倒灌至室内。(2)减外排
本项目海绵设施设计结合改造后的总图竖向,在有条件的室外场地设置海绵设施,采用LID雨水系统,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沿现状建筑周边设置下凹绿地,对现状非机动停车区改造为透水铺装材质,对小型车停车位改造为生态停车位,对有条件的雨水边沟改造为渗透式雨水边沟。屋面雨水管道采用间接排水方式断接排入下凹绿地,当屋面雨水断接进入海绵设施无法直接实现时,在雨水管断接处设置线性雨水沟或渗透式雨水沟,将雨水有效导入海绵设施中。(3)防内涝
因本项目位处城区排水末端,周边市政管网接口为观景路上市政雨水管网。由于关景路现状市政雨水管接口管径仅为DN500,已无法满足本项目及本项目周边雨水排。在强降雨或连续降雨情况下产生,本项目周边还是会产生内涝,为防止内涝雨水淹至本项目室外场地设计标高,在本项目内室外低点绿化内设置室外雨水事故池,场地内及场地外高位花坛内设置雨水篦子接至事故池(雨水篦子高于场地室外标高)用于收集内涝时本项目及周边等高线范围内的雨水。雨水事故池内设置排水潜水泵,两用,人工起泵,最大小时排水量45m3 /h ,通过预留的人工软管接出排至观景路外。2.4 建成后效果
该小区改造于2022年3月立项,2023年12月顺利竣工,改造后小区内部积水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在施工过程中经历了雨季考验,小区内部未出现积水点位,达到了设计预期目标和效果。本项目的实施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力改造提升城镇老旧小区,改善居民居住条件,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3 结论
老旧小区作为组成城市的重要部分,是人们生存、活动的主要区域,合理控制与解决各个小区内涝与防治问题,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内涝防治的重要工作。多雨季节老旧小区内涝现象时常发生,住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了威胁。如果仅对新建住宅小区进行雨水规划,内涝防治,老旧小区仍维持现状,那么整个城市内涝治理仍将成为纸上空谈。因此,老旧小区是内涝防治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1]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城市内涝防治的实施意见(国发办〔2021〕11 号.[2] GB51222-2017 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S].
【作者信息】
杨旭,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
杨之奎,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建筑论坛 | Architectural Forum理论与实践 | Theories and Practice城市规划及园林景观 | City Planning & Garden and Landscape建筑师随笔 | Essays of Architects传统名城名镇名村探源 |Traditional City,Town and Village优秀青年建筑师| Outstanding Young Architects in Yunnan建筑影·画 | Architectural Photography and Painting建筑结构技术 | Building Structural Technology基坑支护及边坡工程 |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and Slope Engineering建筑设备技术 | Building Equipment Technology建筑电气设计 | Building Electrical Design市政工程 | Municipal Engineering工程咨询与经济 | Engineering Consulting and Economics工程施工与监理 | 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Supervision建筑影·画 | Architectural Photography and Pai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