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 建筑师随笔| 创作并培育“可生长”的作品

文摘   2024-06-25 09:37   云南  

云南建筑/建筑师随笔/YUNNAN ARCHITECTURE/ESSAYS OF CITYPLANNER 2024.1    

张 军

Zhang Jun

 


云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云南大学校级研究生教学教育督导;云南云大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总建筑师。2020 年获云南省“万人计划”产业技术领军人才,中国建筑学会城市设计分会理事、云南省委联系专家、中勘协传统建筑分会副会长、云南勘察设计协会副会长、云南省勘察设计协会特色建筑专业委员会主任,云南大学民族与地域建筑创作与应用中心主任。作为主创人及项目负责人完成的规划及建筑设计项目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项二十余项,作为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SCI、SCI、EI 等专业高水平文章五十余篇。


经历了清华、同济京沪两地的八年求学生涯后,带着建筑师的职业梦想和抱负,我1991年回到了家乡。在云南省设计院从事建筑设计工作25载,这期间,正好赶上了朝气蓬勃的国家建设的高峰期,项目纷至沓来、类型众多,建筑行业充满了活力、蒸蒸日上。在这个时期,由于时间紧、工作强度大,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行业也普遍出现了“边设计、边建设、边修改”的现象。但也正是这种充满了挑战和活力的行业背景与生态,给我们建筑师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和实践机会。借助省院这个实力雄厚的设计大平台,我和我的团队创作并实践着一批有特色的系列作品(图1~图4)。坚持走“民族与地域建筑可持续创新发展之路”上,丰富和发展了自己在本土创作与实践中的思路和方法体系,并不断地付诸实践,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这难得的设计工作经历,构成了我建筑师执业的主要阶段。学习再学习,实践再实践,总结再总结,拓展再拓展,挑战再挑战,就是这段经历的主要执业状态。
图1 昆明洲际酒店

图2 昆明野鸭湖假日小镇

图3 大理红龙井旅游文化中心

图4 丽江古城英迪格酒店

这期间,在省院良好的创作氛围下,我带领年轻团队长时间坚守西部的地域创作,充分了解学习云南民族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多文化、多样性特征,进一步加强了对地域单元的“整体生态”(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规律和整体性、动态性、遗传特征及新的对环境进化适应的各要素关联性的研究,最终在思想理论层面拓展到了对“场所”本身的认识,进一步树立了“可持续发展”的创作观。创作有生命力的有机建筑思想和方法体系初步形成。一旦作品落成,并因人的参与和使用有了活力、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作为建筑师就产生了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一旦作品融入了社会,产生了“触媒效应”,形成了正向的积极意义和影响,并对地区的建成环境质量提升有多重贡献,真正形成了具有“场所精神”的活力空间,这种“成就感”是如果我转向别的行业难以达到和感受到的。多彩的山水,多情的土地,多样的民族,多维的建筑,多元的文化,多姿的风情……给了我们创作无尽的源泉和灵感。
物转星移,时光荏苒。2015年底作为人才引进,我调入了云南大学,任云大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云大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执业状态从实践型的“单一设计”模式转化为“产、学、研综合型的育人模式,从“物”的全过程设计转变到对“人”的全过程培养,这给我提供了“回到原点”的进一步总结和思考的“时空”环境和机会图5~图8)从忙碌的商业环境转换到静谧的校园氛围,这一设计环境的转变激发出了我更多的内在灵感和自身执业状态的反省。当一个个学生鲜活的面孔和自发的“无招无式”的思想呈现在我面前时,我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也许这就是“环境育人”的功效。我意识到,此时此刻此地——我的学生,就是珍贵的、不可替代的具有独特个性的群体。教育和知识的传承可以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同时面对不可知的未来,他们保持和充满了无限美好的憧憬和向往,具有本能的适应各种不同环境的“适配”能力和自我调节的积极心态。他们就是我们悉心培养的“未来的种子”,是具有生命力的会成长的“活”的作品。这启示了我的建筑教育和创作的进一步从“历时性”和“共时性”层面探索的可能性,“以人为本”的内涵也折射到建筑创作的思想领域,既研究普遍规律、寻求秩序和内因;同时也寻求不同个体的现象特征及表达状态,进一步理解建筑的城市性及城市的建筑性的动态关联性。在深化创作思想的同时,也把一些最新的思想感悟、实践作品和研究成果充实在育人的课程中,真正能实现“环境育人”的目标。“产、学、研”的深度结合和知识关联,产生了许多思想的火花和智慧的碰撞,也为我们的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启示(图9~图12)。

图5 带领学生到项目实地考察学习

图6 建筑学设计课评图

图7 “2019 年传统建筑优秀设计作品巡回展”大理站现场

图8 南涧县西山村设计现场踏勘

图9 开远知花小镇会展中心

图10 南涧游客服务中心

图11 南涧窝接河乡愁书院

图12 剑川石窟博物馆

回顾这些年民族与地域建筑设计实践及研究的经历,从1999年世博会中国馆、到昆明海埂会堂、大理红龙井文化商业街、丽江英迪格酒店,再到开远知花小镇、南涧城市设计、云南大学校园环境提升工程……这一路走来,我不断地回顾、总结并拓展深化我的设计理念及方法,始终致力于探析民族与地域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探索民族与地域建筑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之路。依托于长期设计实践和学术研究的基础,希冀总结出“经脉建构-滇风大拙”的方法及理论体系,其核心在于将建筑看作生生不息、自然生长的“类生命体”,以此促进从新的视角来理解建筑及建成环境。从空间设计转向场所营造的过程中,倡导将“大传统”、“小传统”与未来可能的“新传统”相融合来形成特色鲜明的地域化创作观念及手法,强调建筑环境地域性特征,以及建筑生长的承递性内涵。以此来“循迹”地域建筑的本体性特征及其生成机制,立足当下以联结过往和未来,推动建筑空间环境的“适应性进化”以实现城市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哲学要更多地关注今日世界和当代生活,与时代的需要相吻合,探索出“和而不同”的创作之路。
持续不断地进行西部地区民族与地域建筑的发展与创新,并将这一理念薪火相传,是我内心永续的愿景与坚守。
 

END

              

 

[杂志主要栏目]
建筑版(第一、三、五期)
卷首语  | From Editor
学术动态 | Academic News 
本期特稿  | Specials
建筑论坛  | Architectural Forum
理论与实践 | Theories and Practice
城市规划及园林景观 | City Planning & Garden and Landscape
建筑师随笔 | Essays of Architects
传统名城名镇名村探源 |Traditional City,Town and Village
优秀青年建筑师| Outstanding Young Architects in Yunnan
建筑影.画 | Architectural Photography and Painting
编后记 | Afterwards
综合版(第二、四、六期)
卷首语  | From Editor
学术动态 | Academic News 
本期特稿  | Specials
建筑结构技术 | Building Structural Technology
基坑支护及边坡工程  |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and Slope Engineering
建筑设备技术   Building Equipment Technology
建筑电气设计 Building Electrical Design
市政工程 Municipal Engineering
工程咨询与经济 Engineering Consulting and Economics
工程施工与监理 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Supervision
建筑影.画 | Architectural Photography and Painting
编后记 | Afterwards


云南建筑杂志社
关注云南建筑杂志社,关注云南建筑,关注云南建筑行业的各位从业人员,这是一个沟通与交流的地方,我们需要分享,你的工作,你的生活...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065/TU,国际刊号:ISSN 1004-364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