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观察政策主任我们预计欧盟选举不会对欧洲与中国的关系产生破坏性影响。居于政治中心的民主政党在欧洲议会中保持着明显多数。现在被提名担任最高职位的人(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安东尼奥·科斯塔、卡娅·卡拉斯和罗伯塔·梅索拉)代表着连续性,这也包括“欧洲绿色新政”(European Green Deal)的延续性。然而,欧洲政治近年来逐渐形成的更广泛的范式转变也反映在选举结果中。眼下,欧盟更加重视如何在一个愈发不稳定的世界中维护安全、战略独立和经济繁荣。这也是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在第一个任期中的一大主题。她在2019年提出将新一届欧委会打造成“地缘政治委员会”。自新冠肺炎扰乱全球供应链和俄乌冲突将能源安全推到欧洲政治议程的首位以来,这一主题得到了加强。“欧洲绿色新政”仍然是确保能源独立、能源可负担性和未来竞争力的最佳战略。我们预计,这些方面将得到更高的重视。就中欧整体关系而言,我们预计欧盟将继续把中国当做系统性对手、竞争者和合作伙伴,并努力在这几个关系之间寻求平衡。这三个维度在双方的气候和能源关系中都有所体现。不过,我们预计竞争角度将变得更加重要,最近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已经预示了这一点。尽管如此,要实现全球气候目标,就不能不同中国展开接触与合作。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排放国,其国内的气候行动在未来五年对于将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极少有国家能够在不利用中国生产的价格低廉的可再生能源、电池和电动汽车的情况下,以1.5摄氏度温控目标所需的速度减少排放。11月的美国大选可能会对中欧气候关系产生更大的影响。未来几个月,国际气候机制的稳定性和可信度可能取决于中国和欧盟。如果特朗普在大选中获胜,并且他的第二届政府完全退出国际气候外交,那么欧盟将不得不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加强外交行动。在这一关键时刻到来之前,德国政府和欧盟委员会应加强与中国紧密合作并敦促中国履行气候承诺。
■ 白睿(Tom Baxter),对话地球全球中国事务与教育项目负责人,常驻伦敦,2018年加入对话地球,2022年之前常驻北京。他拥有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历史学硕士学位,目前正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University of London)攻读经济政策专业的硕士学位。他曾在中国工作了十年,可以读、说中文。他感兴趣的领域包括气候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国在全球发展与环境治理中的角色,以及工业化、移民、劳工等社会经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