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12/17
火锅
吃肉还是吃蔬菜
●●●
在这个渐凉的季节里,有什么比围炉而坐,享受一顿热气腾腾的火锅更能温暖人心的呢?
一锅翻滚的汤底,不仅是味蕾的唤醒者,更是情感交流的催化剂。而在这场味觉与温度的双重盛宴中,除了肉类的狂欢外,蔬菜以其清新自然的姿态,也在餐桌上悄然占据着一席之地。
人们总是会在吃火锅时配上些自己喜欢的蔬菜。但你是否知道,这些常见的蔬菜,是如何从田间地头到达我们餐桌上的?它们背后又藏着怎样有趣的故事呢?
银寿字火锅,清光
此锅用料讲究,做工精细,造型完美,
为清代晚期慈禧太后经常使用的火锅。
大白菜
作为我国的特产蔬菜,大白菜在我国各地都可栽培,主产于长江以北广大地区。大白菜的心叶是由顶芽发展而成的,依据其心叶抱合的程度等形态特征,可划分成散叶大白菜、半结球大白菜、花心大白菜和结球大白菜四种类型。
其中,结球大白菜古称“菘”,因其生长期一直可延续到晚秋,又称“晚菘”。清代北京地区还俗称其为白菜。我国北方地区是结球大白菜的摇篮之一,以其主产地域的名称、简称命名,结球大白菜在明清以来先后得到过诸如安肃白菜、安肃菜、京白菜、北京白菜、北平白菜、天津绿白菜、玉田白菜、玉菜,以及山东白菜、胶州白菜和胶菜等为数众多的商品名称或简称。旧时北京等地的镖局因其心叶异常洁白曾采用隐语命名,称其为“雪叶子”。
翡翠白菜式花插 清
土 豆
清康熙三十九年成书的福建省《松溪县志》已有载录。现在各地广泛栽培,主要产于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区。
土豆的俗称可见于明代后期。蒋一葵在《长安客话》的“皇都杂记”节中提到京城名特优新的食物时,曾涉及土豆,内称:“土豆绝似吴中落花生及香芋,亦似芋,而此差松甘。”像江浙一带的花生和香芋那样生长在土中,又比常见的芋头味道稍甘甜、质地稍松软的土豆,所指的应是马铃薯。该书同时还引录了明代著名书画家徐渭的诗句:“榛实软不及,菰根旨定雌。吴沙花落子,蜀国叶蹲鸱。”该诗把它和榛子、花生、慈姑和芋头相比拟,可以推知当时的薯块个体较小。
马铃薯除淀粉以外还富多种维生素,既可蒸煮、烧烤、烹炸,又宜加工制作粉丝、粉条、粉皮、凉粉。在其所含诸多的维生素中,维生素B有着改善或舒缓忧郁症状的作用,经常食用马铃薯可以营造乐观向上的情绪,因此又获得“制造快乐的食物”的誉称。
徐渭人物花卉册 明
茼 蒿
茼蒿原产于我国,早在公元7世纪的唐代就有记载。元代以后,逐渐成为民间栽培的常蔬。因此元代王祯《农书》、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以及清代官修的《授时通考》等要籍把它列入“菜部”。大约在明代茼蒿传至日本,现在我国各地广泛栽培。
在北方的一些地区因为人们特别喜食其嫩茎,还俗称其为蒿子秆或蒿子杆,利用儿化的读音方式也可称为蒿子秆儿和蒿子杆儿。以其入蔬的蒿子杆儿称谓可见于清代文学名著曹雪芹的《红楼梦》。该书在其第六十一回中说:“前日春燕来说,晴雯姐姐要吃蒿子杆儿,你怎么忙着还问(用)肉炒(用)鸡炒?”
茼蒿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由于又含挥发性精油和胆碱等物质,所以可以使人感受到特殊的香气。适宜炒、煮、做汤,或凉拌。经常食用还可收到清心、补脑、润肺、降压、开胃、通便,以及消除口臭等多种保健功效。
《红楼梦》图 清 孙温
平 菇
由于平菇的色泽洁白、味道鲜美,个体又大,从宋、元到明、清一直受到帝王和宫廷的青睐。人们以“天界仙花”的内涵誉称其为天花蕈、天花菜或天花。在历史上山西五台是其著名产地,所以被称为台蘑。平菇实体的菌盖呈白至青灰色,初为扁半球形,后渐平展,菌柄侧生。以其菌柄有如侧立的耳朵,以及菌盖平展等形态特征命名,得到诸如侧耳、平菇、白平菇、白平蘑菇,以及桐子菌、蛤蜊菌和青蘑等多种称谓。
在冬春两季,平菇多呈覆瓦状丛生于阔叶林的腐木上,以其耐寒的植物学特征等因素命名,又获得冻菌、东菌和北风菌等别称。其中的“东菌”是特指产于东北地区的冻菌,而冻菌的称谓也可指毛柄金钱菌(即冬菇)。
平菇种植
藕
莲藕起源于中国和印度,在仰韶文化以及河姆渡文化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出土文物中都可以找寻到莲子的踪迹。
我国的先秦古籍也有著录,《尔雅·释草》说:“荷……其根藕。”它明确指出荷的地下部分叫作藕。另从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关于“咀嚼菱藕”的表述可以推知,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就把莲藕作为供食的蔬菜进行栽培了。到了南北朝时期,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又详细记载了人工栽培的方法。
唐代末年,中书侍郎崔远别墅的禊池中盛产巨藕,由于它长得大,当时也被奉为珍宝,在首都长安城内,人们多称之为玉臂龙。“禊”音“戏”,它原是古代的一种民俗活动,每逢农历的三月上旬大家都要到水边去洗浴,借以去除污垢和不祥。因此,藕又有了玉臂龙、手臂瓜,以及禊宝等誉称。
掐丝珐琅莲蓬莲叶纹莲藕耳瓶 清晚期
●●●
大白菜、藕、土豆、茼蒿这些餐桌上易见的蔬菜,它们的介绍,均摘自《中国的蔬菜:名称考释与文化百科》一书。
《中国的蔬菜:名称考释与文化百科》
作者:张平真
本书以蔬菜名称解读为切入点,详解了二百七十余种中国蔬菜,并配以精美手绘科普图。全书分为“综述”和“各论”,“综述”概述我国蔬菜名称构成、命名缘由及构词手段等,“各论”则分门别类地对各种蔬菜的所属类别、起源地域、引入时间、栽培历史、供应现状、名称由来、命名因素、营养成分、食用方法等内容进行详细的考释。
这些看似日常的蔬菜,不仅仅是食物,更是中国文化与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故事与深厚的情感,每一棵蔬菜背后都藏着历史的痕迹与文化的传承。
阅读《中国的蔬菜》,我们不仅可以了解蔬菜的种植历史、营养成分与食用方法,更能深刻体会到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智慧,以及勤劳美德与尊重自然的价值观。这样的知识,不仅丰富了我们的餐桌,更滋养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化的韵味与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