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六中信书店不见不散!《夹缝中的总督》新书分享会|曾国藩与近代中国的嬗变

文化   2025-01-08 18:16   北京  

曾国藩一直是被津津乐道的晚清名臣,他的为人处世之道、管理学、成功学等话题更是大众喜欢了解的热点,但这些话题的讨论一旦脱离了曾国藩所处的历史背景,就是一种经过现代包装的“曾国藩形象”。作者鞠海老师将回到晚清大变局的历史语境中,重新审视真实客观的曾国藩——一个深处“夹缝中”的总督。

在《夹缝中的总督》一书中,鞠海通过曾国藩的五次生死困局,展现大变局下一个苦苦支撑的平凡人的命运本质。利用“私领域”史料里较少被使用的情感史、生活史、心灵史资料,对曾国藩的生活细节和情绪波动进行了丰富的特写,充分挖掘其高光时刻背后的至暗人生体验。同时,鞠海也从曾国藩五次生死困局抽丝剥茧分析造成他屡陷困境的晚清军政背景因素,从总督之死看咸同年间大变局。

曾国藩所面临的五次生死困局,是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缩影。晚清时的中国处于“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现代世界对中国的冲击,促使中国在历史前行的道路上不断变革,这种不断的改变被马勇老师称为“叠变”而曾国藩正是身处“叠变时代”的士大夫,他所处的“夹缝”与这个时代有何关系?他在叠变时代表现如何,有哪些历史局限性呢?

本周六,新锐历史作家鞠海携新书《夹缝中的总督》,与著名历史学者、中国近代史专家马勇先生共同做客中信书店·三里屯店,和读者朋友们分享曾国藩最后二十年的夹缝人生以及中国历史上的“叠变时代”。


   嘉宾介绍 

「READING」


鞠海

《夹缝中的总督》作者,新锐历史作家、青年历史学者

马勇 

著名历史学者 、中国近代史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


活动时间

1月11日(周六)19:00-20:30


活动地点

中信书店·三里屯店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27号嘉铭中心B1层)

活动免费

扫码下方二维码预先报名


后浪视频号同步直播,欢迎观看

序章 曾国藩之死

文/鞠海


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1872 年 月 12 日),金陵微雨,天气阴惨。


曾国藩上午处理了一些文件,略感疲惫,中午便和幕僚薛福成下了两盘围棋。午饭是湘菜,由于近年来曾国藩身体不好,他忌荤食素,吃得清淡简单。饭后,家人们围坐一起,女儿曾纪芬给他剥了一个橙子。


曾国藩吃了几瓣,没有什么胃口,想去花园里散散步。花园在署衙西侧,地方不小,儿子曾纪泽担心老父出事,便一起跟着走到园子里。


二人一前一后,曾纪泽忽然看见父亲的脚不停地向前踢,便问:“鞋子穿得不合适吗?”


曾国藩答道:“我感觉脚有点麻。”


一听脚麻,曾纪泽眉头一皱,心说不妙,赶紧喊人过来搀扶父亲。说话间,曾国藩已不能走路,脚不停抽搐。曾纪泽赶紧搬来一把椅子先让父亲坐下,然后和人一起把父亲抬到书房里。


这时家人都聚了过来,曾国藩看了看围绕着的众人,想说话却发不出声。他干脆闭上眼睛,默默坐了片刻后,就去世了。


这就是晚清重臣、时任两江总督、被授予一等侯爵的曾国藩去世的情形。《清史稿》写得简单,仅用了七个字,“薨于位,年六十二”。


“薨于位”意思是说他在官任上去世。曾国藩当时任两江总督,因此算是殉职。古人用词讲究,称帝王去世为崩,称诸侯去世为薨。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运动,被封为一等侯爵,所以用“薨”。这一个字体现了官方对曾国藩功勋的认可。《清史稿》是官方史书,惜字如金,而带有私家史料性质的《曾国藩年谱》(以下简称《年谱》)对他去世的记载却较为丰富,增添了不少传统史学的谶纬色彩。《年谱》里写道:“金陵微雨,天色阴惨,忽火光烛城中,江宁、上元两县惊出救火,卒无所见,见有红光圆如镜面,出天西南隅,良久渐微。”3这就把曾国藩的死和天象联系起来了。当时天是否在下雨不好判断,但是西南出现红光大概率不可能。传统史学讲究天人感应,天出异象,必有大事,这里暗指两江总督曾国藩的去世。这种天象的表述将曾国藩比作太阳,他去世好似红日落山。消息传出,“江南士民巷哭”,“上震悼,辍朝三日”。


《年谱》也记载了曾国藩去世前的细节,称“端坐三刻乃薨。是日戌时也”。三刻相当于四十五分钟,时间不算长。但是用四十五分钟的时间来感受生命的流逝直至殆尽,未经历生死的人完全体会不到这是一种怎样的感受,是惶恐?是平静?还是遗憾呢?


有人说曾国藩是笑着离开的。幕僚赵烈文在日记里写道:“闻涤师……扶至签押房坐定,倚椅背一笑而逝,其来去自如,非天人中人不能吉祥如此。”


有人说曾国藩是带着遗憾和痛苦去世的,太平天国运动让他受尽磨难,天津教案令他心力交瘁。


谁也不知道,表面上端坐的曾国藩的内心在经历着什么。


也许在这三刻的时间里,他大脑放空,什么都没有想。他早就清楚如何面对死亡,因为他已经用半生的时间在生与死之间徘徊了;


也许他大脑飞转,重游宦海,再上戎马,回忆了生命中那几次生死攸关之刻,然后泯然一笑,静待生命的流逝;


也许他确实就在惶恐,一生静心养性的功夫修炼也难以抵御死神降临时的恐慌,他还有遗憾,还有想做的事情,还有未了的心愿,比如隐居山林,比如提升古文写作水平。


曾国藩去世这一年 —同治十一年,即 1872 年 —似乎国内外并没有发生特大事件,但如果我们稍微把时间段拉长一点,就能感受到这正是历史上的风云变幻之际。往前推一年,普法战争进入第二阶段,其间,德意志完成统一,建立了德意志帝国;法国政府与德意志签订投降条约和停战协定,法国巴黎工人起义,成立巴黎公社,开启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德法签订和约,普法战争结束。再往前推两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从欧洲到印度洋的海上航道被缩短了约一万公里;横贯美国的太平洋铁路接通,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铁路连接了太平洋和大西洋。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世界都在发生剧烈变化。


中国在这一时间内也处于“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往前推两年(1870 年),震惊中外的天津教案爆发;往前推四年(1868 年),中国第一艘自制机器动力轮船“恬吉”号下水试航;往前推八年(1864 年),太平天国首都天京被攻破,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宣告结束;往前推十二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了圆明园;往前推十九年(1853年),一支不同于八旗绿营的新型军队湘军被创建出来,它的发展改变了清朝中后期的政治格局……


这些重要历史事件无不都有曾国藩的参与,而关键时刻的何去何从是对他的巨大磨炼,做还是不做,有时就成了决定他选择生与死的重要瞬间。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曾国藩曾三次面临死亡威胁,两度自杀;天津教案时,他承受巨大压力,写下遗嘱,交代后事。


尽管曾国藩多次与死神打交道,但无论是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还是和“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相比,他的死总显得不那么悲壮英豪,反而有些拖泥带水,甚至是欲死还生。他自杀两次都没有成功,写下遗嘱后也没有干脆利落地引刀自裁。曾国藩的死是在作秀吗?他有必死的决心吗?还是在临死前身不由己地退缩了呢?他到底在犹豫什么呢?


湖南靖港兵败,投水自杀;

江西九江、湖口战败,骑马赴敌阵自杀;

安徽祁门被围,悬利剑于帐中,时刻准备自杀;

江苏金陵夺城攻坚,痛失幼弟,承受巨大压力;

安徽临淮遇险,险些溺亡,平捻无功,进退失策;

直隶天津教案,饱受清议煎熬,写下遗嘱备后事。


曾国藩一生宦海,半生戎马,历经险境,看惯亲朋故友的生生死死,自己也多次面临生死情景,每一次的感受不一样,每一个生死局前后的心境也发生着巨大变化。


在宏大的历史下,个体的生死大多被忽略,但关键人物面临的生死局却与历史走向密切相连。曾国藩的生死瞬间,或许也正是清朝的存亡关头。



#推荐图书

《夹缝中的总督:曾国藩的五次生死局》

作者:鞠海

出版社:后浪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2024 -10

本书展现了曾国藩最后二十年的夹缝人生和晚清大变局的转折关头。短短二十年里,曾国藩由丁忧侍郎先后擢升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大学士。与此殊荣相伴的却是常人难以背负的如山压力和难以承受的生死煎熬。这期间,曾国藩主动或被动与死亡擦肩的瞬间不下五次,看似权力极大的督帅却不得不挣扎 在各方势力的夹缝中,一次次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


到底是什么一再将他逼入生死绝境,又是什么让他死而不亡?这正是本书要回答的问题。诚如作者所说,“这既是个人境遇所逼,也是时代潮流所迫”。担任总督之前,曾国藩率孤军迎敌,受到君王中枢的猜忌,常陷战阵之危的困局。担任两江总督后,不仅要想御敌之策,更要协调各战区的关系,处理复杂的人事纠葛和权力纠缠,常因心绪焦虑而陷入迷茫绝望的困局中。而当上直隶总督后,他又面临处理中外事务的难题,处在“外惭清议,内疚神明”的夹缝中。每次生死局都牵扯着时局中的各种势力,也都煎熬着曾国藩的肉体和精神。


作者紧扣曾国藩的五大生死局,以其奏疏、日记、家书、书信及亲朋僚友的记载为核心资料,探究其人生各阶段所陷生死局的时代背景、自身处境和心理状态,揭示一位晚清督帅如何处理自身与时代、家事与国事、欲望与权力的复杂关系。


虽然本书考察曾国藩应对不同生死局的不同做法和心态,但无论时局如何变化,他还是曾国藩,他内心的某种坚守从未改变。因此,本书所要探讨的不仅是时代和他的“变”,更是他在大变局里的“不变”。也许,内心的坚守才是曾国藩精神力量的真正所在,也是我们重新审视曾国藩精神遗产的意义所在。

-END-

后浪
~先读书,后浪~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