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回顾03|从历史到博物馆,再回到“历史”

文化   2025-01-04 10:03   北京  



这里是艺术编辑部年终回顾的最后一期,为大家带来2024年我们出版的【美术史】类书籍。

美术史一直是艺术编辑部工作的重点,2024年一共出版了相关图书6种。其中,《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史》与《詹森艺术史》《现代艺术史》同为培生(Pearson)出品,以瓦萨里的《艺苑名人传》为范本构建起主框架,以艺术家传记为框架,从主题、技法、风格等多方面讲解每位艺术家的代表作,这是最经典,也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种艺术史书写模式,是艺术史入门的标准读本。

“文艺复兴艺术研究”丛书今年已出版至第4册,分别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艺术:一座城市与它的遗产》(2023-5)、《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艺术:从传统到个人主义》(2023-8)、《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宫廷:艺术、愉悦与权力》(2024-5)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艺术:永恒之城的艺术家与赞助人》(2024-7),并将在2025年初推出本系列丛书的最后一册《北方文艺复兴艺术:宫廷、商业与虔信》。

作为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撰写的研究性专著,这五本书从不同的方面探究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文化:佛罗伦萨何以成为文艺复兴的摇篮,威尼斯独特的艺术传统与个人主义兴起有何关系,罗马的艺术家与赞助人怎样互动,意大利五大宫廷的艺术如何交流竞争,北方文艺复兴艺术与意大利文艺复兴相比有怎样的特色。翔实的文字分析配以高清插图,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一时期辉煌的艺术成就。

“艺术与观念”系列自从2018年起进入编校流程起,至今已进入第8年。2024年我们出版了该系列的第15、16册,分别是《博斯》和《希腊艺术》。其中,《博斯》被不少读者盛赞为“近年读过的最佳博斯研究著作”“目前所知最好的一本博斯入门书”,作者借助树轮年代学、档案材料,拨开“神秘”“费解”“奇诡”的标签,将时代文化、科学、宗教、艺术整合起来思考博斯的创作。《希腊艺术》并不是一本严格的理论方法书写的希腊艺术史,它以荷马的《伊利亚特》开篇,从政治、历史、文化、宗教、哲学等多个角度出发,综合讲述希腊艺术从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到希腊化时期之间跨越数个世纪的发展与演变。

“艺术与观念”系列既关心具体的“艺术”,也关心艺术背后的“观念”。整套书的核心理念就是将艺术放在相应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考量,讲解艺术的“前世”(与前代艺术的关系)、“今生”(与同时代艺术的关系)和“来世”(对后代艺术的影响),让读者在艺术史的脉络里理解具体的艺术现象、艺术思潮和艺术家。我们在此前也对这套书做了更详细的介绍,请见编辑说 | “艺术与观念”系列:缓慢出版的第7年 

最后,《卢浮宫:历史及馆藏450件》作为一本由卢浮宫博物馆的资深历史学家丹尼尔·苏利耶带领设计团队打造的精美画册,按照类别收录了卢浮宫博物馆450余件颇具代表性的作品,藏品介绍与图片排布有序,颇具美感,是一部极佳的卢浮宫艺术指南。它既能唤起读者的求知欲,也可作为一份卢浮宫的观展纪念。

在2024年的史论类出版物中,我们既希望带领读者回望艺术史最初的编写体例,也注重艺术史学科本身的发展和更新,兼顾了艺术史入门基础与更为深入的研究成果与方法;从纸面上的艺术史进入,我们也为读者呈现了博物馆这一“可视的艺术史”。最后也不应该忘记,在看待艺术作品时始终应当把它们从博物馆的展柜还原到最初的社会背景与观念的语境之下,回到作品在历史时空中的定位,探寻这些作品为何诞生、如何诞生。




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史

插图第七版

[美] 弗雷德里克·哈特 / [美] 大卫·G.威尔金斯 著

章华 译

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4-7


本书对1250年至1600年间的意大利艺术进行了广泛而细致的讲解,涵盖绘画、雕塑、建筑和工艺美术等主要艺术门类,全景展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这一丰富多彩的画卷。哈特教授以佛罗伦萨、罗马、锡耶纳和威尼斯四座城市的艺术家及其作品为重点,分析了它们独特的艺术风格,此外,书中也没有忽视阿西西、米兰、那不勒斯、帕多瓦和乌尔比诺等次中心城市的艺术。全书行文以瓦萨里的《艺苑名人传》为范本,依据时间顺序把近200位艺术家的生平和作品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并将每位艺术家作为富有创造性的个体来展开讨论。

本书自1969年首版以来,历经多次修订,至今仍是文艺复兴艺术入门的最佳读物。威尔金斯教授在第七版中既纳入了新的研究和当前的艺术史思维,也保持了哈特教授热情洋溢地讲述的故事的完整性。此外还更新并新增了大量精美的彩色插图和电脑复原图,让读者更直观地感悟艺术的魅力。


看了“新艺术史”,回头再看1969年首版的这部“老艺术史”,的确感受到了“老钱风”。它承袭瓦萨里的名人传,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没有理论包袱和意识形态压力,娓娓道来,像师傅交代给弟子的真经。真的,最是那些看似旁逸斜出、其实满是心得的部分吸引我,譬如写到婚柜画,一定要接着放一张三米长的大婚柜照片,让读者充分感受到其压迫感;写到柯西莫画的裸露上身的西蒙内塔,马上议论一下有名有姓的佛罗伦萨贵族妇女,要找什么样的文化借口才能合法暴露。本书已经出到第七版,时间说明价值。有意思的是,画中部分图片用的还是“未清洗前”的照片,为了怀旧感?本书末尾有“术语表”,中文与意大利文对照,是别的类似书籍里少有的待遇。


——malingcat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宫廷

艺术、愉悦与权力

[英] 艾莉森·科尔 著

张延杰 译

后浪|湖南美术出版社

2024-5


宫廷文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独特文化现象。王公贵族治下的城邦国家相互竞争,依靠艺术赞助提升其统治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大艺术家和建筑师们(如曼特尼亚、皮萨内洛、布拉曼特、莱奥纳多·达·芬奇)受各自服务的宫廷委托创作,并监管宫廷的建筑项目和娱乐活动。青铜纪念章、泥金装饰手抄本和壁毯创作受到古罗马钱币、拜占庭象牙制品和法兰西骑士小说等启发,呈现出繁荣的创作景象。

在这本权威研究中,艾莉森·科尔重点探讨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五大宫廷——那不勒斯、乌尔比诺、费拉拉、曼托瓦和米兰——对艺术的独特运用,提炼并重现在不同地域文化和“宫廷风格”背后的重要创作动机,探讨宫廷权力与艺术创作相依相存、互相促进的关系,并通过聚焦于与此有关的艺术家,分析“宫廷艺术风格”的复杂来源、纷繁表现和对艺术史的持久影响。


是有助于破除文艺复兴研究中佛罗伦萨中心主义的佳作——虽然这一趋势在海外已绵延近半个世纪,但国内大多数爱好者甚至高校课程仍倾向于视佛罗伦萨的视线性透视法、浮雕技术、纪念碑式的古典主义风格为彼时的主导审美风格。在绘画地位尚未全然确立的时代,绘画常常被用来模仿其他的艺术媒介:例如,许多宫廷湿壁画的装饰都忠实模仿了北方挂毯的主题和装饰风格,相较后者,前者胜在价格相对便宜;又如,费拉拉地区手抄本微缩画与装饰对宫廷画家们产生了十分普遍的影响,艺术史学者们相当熟悉的斯基法诺亚宫(得益于瓦尔堡的精彩研究)即为一例。不同媒介的特性对绘画的影响定然难以北方意大利的理想与标准一言概之。此外,文艺复兴时期五大宫廷不同的政治模式、权力建构方式,亦对统治者赞助艺术的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那不勒斯的国际风格为例:瓦萨里极力强调托斯卡纳艺术的至高地位,将南方的那不勒斯人的世界观贬抑为“世俗的和狭隘的”。然而,诚如作者所言,在法国、西班牙君主的连续通知下,那不勒斯已成为一支主要的国际力量和地中海贸易中心,以“多元文化的世界城市”的姿态聚集和吸收了多方文艺传统。也因如此,费拉拉的埃斯特的赞助遵循着与北部佛罗伦萨“scientia”“典范”风格相当不同的趣味。在我们回看数个世纪前的文艺复兴艺术史时,要始终记得:现代意义上的“意大利”民族国家至19世纪方才建立起来,15、16世纪,意大利的不同宫廷与欧洲不同王国联姻,发展地中海贸易的程度也迥然有别,这些因素都造就了不同地区的风格差异,难以一言概之。 


——苦影






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艺术

永恒之城的艺术家与赞助人

[美] 约翰·马尔恰里 著

鲁鸣柳 译

后浪|湖南美术出版社

2024-7


本书讲述了1300年—1600年前后罗马的艺术、艺术家和赞助人的故事。约翰·马尔恰里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罗马当时的艺术和艺术项目,讨论了罗马城中多样的赞助模式,以及不同教皇当权时期的赞助差异,同时分析了当时兴起的别墅文化。作者将这一时期的一批杰出的艺术作品和艺术项目置于实践、竞赛和互相竞争等语境下进行讨论,让读者从多个方面领略文艺复兴时期罗马的伟大及对后世艺术活动和艺术理念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已经是一个政教合一并且以基督教为主的广大地域,罗马作为基督教的世界中心自然也就是教皇国的中心。宗教需要艺术来传播教义、标榜功绩、彰显实力,艺术也需要来自宗教尤其是教皇及其主教们的资金支持。本书虽然是讲文艺复兴时期宗教和艺术如何相互催化和演变。但从一个侧面也体现了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的思潮不仅召唤出了艺术的复兴,也扩展到科学、宗教等各方面的改革。全书印刷精美,纸张品质高。


——kodokoja






博斯

艺术与观念 15

 [美] 劳琳达·狄克逊 著

吴啸雷 / 孙伊 译

后浪|湖南美术出版社

2024-3


希罗尼穆斯·博斯(约1450—1516年)是北方文艺复兴艺术时期的重要艺术家,他用惊世骇俗的想象力和令人赞叹的艺术语言,创作了艺术史上尤其神秘、怪异、奇诡的一批艺术作品。有关博斯生平的信息少之又少,他的画作也谜团重重,有人认为它们是疯子的幻象,也有人认为其中隐藏着异教徒的秘密语言。

艺术史学家劳琳达·狄克逊带领读者回到博斯的时代,以当时的视角解读这位画风独特的艺术家。书中分析了博斯所处时代的文化环境,探究了博斯的家庭及其所受的艺术教育,将他的画作置于当时社会的整体语境中,并从炼金术、占星学、医学、化学和宗教思想的层面深入解读了博斯作品中表达的多层次信息。作者并未以常见的时间为序,而是按照主题分别讨论博斯作品的内涵,同时还通过现代画作和流行文化,探讨了博斯的作品在现代与当代社会中的影响。


这本刚开始看时候还觉得不过如此,但到后面却是大呼精彩,作者从博斯的出身及收藏博斯作品的人们的宗教信仰出发,严格驳斥了关于博斯对异端信仰的理论,令人信服。结合树轮年代学以及红外X射线技术,对博斯作品的谨慎认定与分析,很有实证力。但这本书最出彩的地方还是,把博斯的作品放在了被当下学术圈忽视的炼金术与当时宗教与科学信仰的语境下面,兼以当时的同类作品(炼金符号的隐喻)相关对博斯的诸多作品进行了非常有趣同时令人信服的图像志解读!非常过瘾(对人间乐园的那篇解读尤其精彩!!!对圣安东尼与圣火病(原来出处CK3是这里)幻觉与鱼的符号及飞行的解读亦如是!!!)。回想一下,中世纪炼金术的homunculus不就是最早的那批,对上帝造人与“进化”与人类渴求的,去“回归上帝”的灵知派思路的信仰与隐喻吗…


——Coelacanth






希腊艺术

艺术与观念 16

 [英] 奈杰尔·斯皮维 著

陈雷 译

后浪|湖南美术出版社

2024-7


从希腊帕特农神庙到埃皮道鲁斯剧场,从完美的年青运动员雕像到红绘陶瓶,古希腊创造了世界上广为人知、历经岁月考验的一批艺术作品。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希腊艺术迅速发展,进而建立了一种影响深远的艺术文化,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能将西方艺术史看作是对希腊艺术家各种成就的重新加工和致敬。

在这本书里,奈杰尔·斯皮维思考了希腊艺术是如何与当时的政治、宗教、哲学和社会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米诺斯和迈锡尼艺术的早期影响到雅典民主的效应,再到富有魅力的希腊英雄亚历山大大帝建立帝国的后续影响。作者充分利用自己在希腊考古遗址获得的一手资料,触及希腊艺术的各个领域——雕塑、陶器、建筑、金属器物、壁画,呈现了一本全面、生动且引人深思的图书。


自200年前温克尔曼起,艺术史家对希腊艺术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奈杰尔·斯皮维 作为古典艺术学者,有意淡化那种课本上常见的希腊艺术史分期,更偏重通过具体的艺术品结合古典文学、考古发现和历史去传递一种观念:古希腊人是如何对待自己的艺术的。为此,作者在前言中便提到了一个概念——艺格敷词,这是一种古老的、用语言文字对艺术品进行形象化描述的手段,在今天也可以理解为跨媒介叙事。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这本其实比较专业的图书具备了相当的可读性,严谨而精美的插图又进一步增加了其观赏性。


——鼠帝大陵三百里






卢浮宫

历史及馆藏珍品450件

[法] 丹尼尔·苏利耶 著

何婕远 译

后浪|湖南美术出版社

2024-9


卢浮宫博物馆在艺术世界拥有特殊的地位,它被誉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之首”,堪称法国百科全书式艺术殿堂,藏有从公元前6000年到19世纪中叶的40多万件全球艺术珍品。

《卢浮宫:历史及馆藏珍品450件》是一本内容丰富、脉络清晰的导览画册,它展示了卢浮宫中450余件颇具代表性的艺术杰作,涵盖多个门类:古代东方文物,古代埃及文物,古代希腊、伊特鲁里亚及罗马文物,伊斯兰艺术,绘画,素描与版画,雕塑,装饰艺术,非洲,亚洲、大洋洲及美洲艺术……。每一部分作品均配有详细的解读和精美的图片,足以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正如前馆长亨利·卢瓦雷特所说,卢浮宫博物馆“规模庞大、藏品浩繁”,我们可以通过这本画册获得对它的初步印象。


2024已读31。由卢浮宫馆内学者执笔的藏品导览手册,从各大部门精选450余件顶级杰作,带领读者沉浸式体验从古至今的人类艺术成就,配图精美、文字扼要。除了《蒙娜丽莎》《米洛斯的维纳斯》等脍炙人口的镇馆之宝,书中呈现的古代东方、古埃及和伊斯兰文物,以及中世纪欧洲的装饰器具,均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卢浮宫的历史固然同法国的王权兴衰与殖民统治紧密相连,但其为保存并展示人类物质文明所付出的种种努力,依旧值得肯定~


——LTX



 ✦ 

往期推荐

艺术编辑部年终回顾01:一次又一次,再次拿起画笔。

艺术编辑部年终回顾02:历史与现实的缝隙之间,异乡的眼睛

后浪
~先读书,后浪~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