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纳福艺术研究所。
在最新公布的TGA年度最佳游戏中,《暗喻幻想ReFantazio》获得了TGA2024年度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叙事游戏、最佳角色扮演游戏奖,以及年度最佳游戏的提名。
《暗喻幻想ReFantazio》中出现了很多“怪物和复合体动物的创造者”,而其中的许多原型都可以在博斯的作品中找到答案。
当然,除了《暗喻幻想》,我们也发现了另外一些有趣的东西:《哈利波特》,《迷宫饭》《万民四末》…
今天,哈迷、二次元和游戏玩家之所以聚在一起,就是为了……
就是因为我们共有一种对奇幻、讽刺和不寻常事物的迷恋。尽管我们没有博斯的基督教背景或那个时代的炼金术或占星术之石,但那些富有想象力的形式仍然给了我们无限的灵感,所以才能产生如此之多的现代演绎。
炼金术
在《哈利波特》系列中,炼金术作为一种神秘的魔法技艺贯穿了整个故事。魔法石作为炼金术的产物,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这部作品的核心线索。魔法石可以使拥有者长生不老,这与炼金术追求长生不老药的目标不谋而合。此外,作品中还出现了尼可·勒梅等炼金术士的角色,如进一步强化了炼金术在魔法世界中的重要地位。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截图
炼金术的目标是研制万有灵药或将铅变成金子,以治疗疾病、获得可观的精神财富或金钱利益。
炼金术的符号与象征在博斯的画作中屡次出现,其中一个十分有趣的例子是《结石手术》。在博斯的时代,“结石手术”是一个治疗疯病和愚蠢的隐喻,“手术”可能并未实际发生,但却常常出现在庆典演出中。扮演医生的演员将“愚蠢之石”从愚者卢伯特(在荷兰文学中,这个名字常用来指代智力低下的人)头颅中取出,以使其从疯癫中清醒,大病痊愈而变得聪明。
在《结石手术》中,画面上的题注是卢伯特恳求“大师”把“石头”从他头上切除的话语,这也许是画中最明确的提示。这一实验的目标是得到一种经过转变的治疗物质,名为“贤者之石”(philosopher’s stone/lapis)。
结石手术
约1488年或更晚
板上油彩
48cm×35cm
普拉多博物馆,马德里
它表现为很多种寓言形式,其中包括 15 世纪英国炼金术士乔治·里普利的《里普利卷轴》(Ripley Roll)中描绘的“智慧之花”(flos sapientum)。
“智慧的金色之花”在早期希腊化学著作中便已作为贤者之石的隐喻出现,之后经常出现在手抄本和印刷书籍中。博斯笔下的愚人卢伯特带着一个鼓鼓囊囊的钱袋,显然,如果这位“大师”能拿出(其实只是从他的头上切下)金色之花,也就是智慧之石,他就会以之作为报酬。
在这件作品中,外科医生戴的漏斗出现在多个博斯的“地狱”场景中。和现在一样,漏斗都是实验室必不可少的一种仪器,在蒸馏实践手册中都有图绘。这个漏斗倒扣在外科医生的学者兜帽上,表明他是个拙劣地伪装成受过大学教育的学者的骗子。旁观这场手术的修士和修女是了解真正的化学实验的学者-教士。因此,一些艺术史家认为《结石手术》对炼金术的负面表现是对没有经过适当训练或经验就实施某种困难手艺的人的谴责。
化学意义上的金色之花是对学识渊博、有无限的耐心、辛勤工作和在侍奉上帝的过程中受苦之人的奖励。然而博斯的卢伯特宁愿接受外科手术,也不愿忍受长时间的学习和成功所需的多次失败,因为他恳求大师“迅速”把石头切掉。许多现代学者无疑抱有同样的希望:追求智慧所需的学习和思考的艰苦可以通过动一下手术刀来解决,或者一本晦涩的书中所含的知识可以通过渗透传入大脑,只要像画中修女那样把它放在头上。这种解读将《结石手术》视为在那个时代的知识和道德传统中关于诡计、轻信和急躁的道德故事,但传达着非常现代的信息:只有傻瓜才会相信成功有捷径。
《结石手术》局部
从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一作起,猫头鹰就频繁出现,它们不仅是巫师的宠物,也是重要的信使和伙伴。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截图
猫头鹰是炼金术士的吉祥物,它象征着知识,而且根据传说,它因为在夜间活动的习性而遭到其他鸟类的憎恨。和猫头鹰一样,化学家们也会工作到深夜,而且常常因为过于深入探究自然奥秘而遭受批评。
《人间乐园》中,在粉色喷泉的球形基座中间栖息着一只小猫头鹰,它正睁大眼睛看着身下的一堆黑色的瓦砾。进一步观察便会发现这堆黑色瓦砾下的惊人财富:混在其中的水晶、珍珠和其他闪闪发光的宝石。这明确指向了炼金术中的一个常见隐喻——原初物质(prima materia),即形成所有物质最初的基础物质。这种物质是化学嬗变的原材料,被认为既低贱又高贵,既宝贵又毫无价值。
《人间乐园》三联画(左翼板局部)
约 1470 年或更晚
板上油彩
220cm×97cm
普拉多博物馆,马德里
曼德拉草
还记得《迷宫饭》里,玛露西尔提到的拔起曼德拉草的方法吗?
《迷宫饭》截图
不愧是学院派,这样的方式与手抄本或印刷草药书中提到的方式完全一致。在这些插图中,曼德拉草同样被拴在一条狗身上,有时候植物上还戴着叶片形状的人头。当狗的主人挥剑吹号时,狗就会把曼德拉草拔出地面。
曼德拉草
来自《图符 26》(Icon 26)
16 世纪早期
巴伐利亚州立图书馆,慕尼黑
”这一流程是必要的,因为曼德拉草被拔出时会发出可怕的尖叫,听到的人会发疯甚至死亡。号角声是为了盖住尖叫声,狗则是用来替主人承受发疯之厄“。
由于对狗过于残忍,迷宫里又没有狗,《迷宫饭》倒是给出了另外两种拔出曼德拉草的方式:
经验丰富的美食猎人森西提出在曼德拉草喊出来之前将它的头砍掉,它就不会出声(当然,这也会导致食用口感和药用效果打折扣);莱欧斯则提出了一种更加简单易操作且不会牺牲无辜小狗的方式:找一根足够长的绳子,在听不到声音的距离上拉起曼德拉草。
《迷宫饭》截图
爱狗人士希望如果有朝一日发明了时光机,莱欧斯记得把这种方法带回博斯的时代(x)。
当然,霍格沃茨的魔药课上也研习过曼德拉草的相关知识:
《哈利·波特与密室》截图
《博斯》中还提到了另外一些与曼德拉草相关的知识,例如曼德拉草是用于治疗麦角中毒导致的“圣火病”(ignis sacer,又称“圣安东尼之火”)。这种病会造成肢端坏疽,最终导致患肢萎缩并最终脱落,以及幻觉、肌肉畸变、抽搐和烈火焚身般的极度疼痛。圣火病的患者珍视曼德拉草根恢复生育能力和性能力的作用,因为麦角毒素的副作用会造成女性病人自然流产和早产,男病人则会因为坏疽而失去性器官。曼德拉草的果汁中包含一种促进睡眠的物质,可以作为麻醉剂,被圣安东尼修会的医生视为截肢时的重要辅助手段——在当时,截肢是“治疗”患肢最常用的办法。
曼德拉草
来自狄奥斯科里德斯《药物志》
约 950 年
皮尔庞特·摩根图书馆,纽约
曼德拉草护身符
惠康图书馆,伦敦
然而,尽管曼德拉草能有效缓解麦角中毒的身体症状,但它实际也会加重患者的精神痛苦,因为它所含的化学物质有致幻作用(想想听到曼德拉草尖叫的玛露西尔)。
德拉·波尔塔发现了这种效果,称曼德拉草能够带来飞翔的感觉,博斯这三幅翼板内侧画的天空中也表现了大量空中生物。在左翼板上方,圣安东尼本人就跨坐在一些奇形怪状的、在空中飞翔的爬行动物的身上。麦角中毒也会产生出飞翔的幻觉。事实上,首次从麦角菌中合成LSD的化学家阿尔伯特·霍夫曼,在他 1943 年第一份关于“LSD之旅”的报告中描述了一种“飘浮在自己身体之外”的感觉。
《圣安东尼》三联画(中央板局部)
因此,不幸的圣火病患者要遭受双重幻觉的折磨:第一重来自患者体内的麦角菌,它们在吃下的面包中变成了某种形式的LSD;第二重幻觉来自曼德拉草本身的麻醉成分中毒。因此,博斯笔下的形象的怪诞性质不仅反映了这位圣徒遭受的折磨,也反映了圣徒追随者的幻觉,这种幻觉由疾病引发,又在服用缓解病痛的药物后加剧。
博斯在画中包含了身患令人憎恶的圣火病的社会弃儿,身边围绕着他们依赖的药物——曼德拉草的果实和根部、鱼和冷水,当然还有苦修的圣安东尼本人。这一切似乎都是经由患者的眼睛所看到的发烧引起的幻觉。
《圣安东尼》三联画(右翼板局部)
七宗罪和最终四事
《万民四末》游戏截图
《万民四末》(Four Last Things,有时也被译为“最终四事”),一个让人感叹作者一顿饭吃几个博斯的游戏。玩家需要操纵人物角色犯下七宗罪,当你在城镇里尝试“犯罪”时,会发现一座挂满了博斯作品的艺术博物馆。但这并不是一个多么阳春白雪的作品,而是各种无厘头梗频出,例如整个故事的起因是玩家想要进入教堂忏悔,却得知过往犯下罪行的地点不在该教堂辖区内。为了能够忏悔每一种罪,玩家需要在教堂管辖范围内重新犯下这七类罪行。
而玩家本人的形象十分接近博斯笔下出现多次的徒步旅人的形象:
徒步旅人
约 1488 年或更晚
板上油彩
直径 70.6cm
博伊曼斯·范伯宁恩美术
馆,鹿特丹
《干草车》三联画外部
约 1510 年或更晚
板上油彩
135cm×90cm
普拉多博物馆,马德里
暴怒、傲慢、色欲、懒惰、暴食、贪婪和嫉妒,这七宗罪的概念是基督教的基本信条,为人类行为的消极方面提供了便捷的认识和分类方法。在《七宗罪和最终四事》中,博斯将一系列世态景象排成环形,以七宗罪环绕基督展示伤口的图像来传达信息,而最终四事(死亡、末日审判、天堂和地狱)位于画面四角。
七宗罪和最终四事
希罗尼穆斯·博斯及/或其画室
约1490年
板上油彩
120cm×150cm
普拉多博物馆,马德里
每种罪恶都用拉丁文标注,几乎占据了最大画面空间的“暴怒”(ira)就在受难基督的正下方。博斯把这种危险且普遍的人类情感刻画为两个男子之间的争端,他们各自抽出武器,面容因愤怒而扭曲;两人在一片空旷广袤的背景中打斗,地上散落着打斗时丢弃的衣物。右边的打斗者已经用脚蹬击中了对手的头部,正准备用拔出的剑继续攻击,一名女子试图阻止他。暴怒的外现并不是言语侮辱和情感伤害,而是极有可能导致流血或死亡的真实而直接的肢体冲突。
其他的罪行按逆时针顺序围绕在上帝的全知之眼周围。一个女性背面像表现了傲慢(superbia),她正对着镜子自我欣赏,拿镜子的是个常见的怪诞恶魔。
接下来,一对情侣表现了色欲(luxuria)的场景,他们在户外帐篷中安逸地休憩,身旁满是与爱情有关的食物、饮品和乐器。令人发笑的小丑和挥舞着硕大勺子击打小丑袒露的屁股的折磨者强调了这对情侣的愚蠢。荷兰历史学家迪尔克·巴克斯曾在博斯的画中找出许多对应的谚语,他把这个场景与“打屁股”(door de billen slaan)的表达联系在一起,认为它暗指放荡或淫荡。
下一个是懒惰(acedia),一个懒汉正惬意地在炉边打盹,这本身并非罪过,但我们注意到他身旁的女子 —他的妻子,或者修女——拿着一串念珠,似乎在催促他醒来赶去教堂。
紧挨着懒惰的是暴食(gula),它让这个肮脏破败的家庭雪上加霜,他们使自己陷入肥胖,同时也陷入贫穷。
在贪婪(avaricia)的画面中,一名腐败的法官一边听着卑躬屈膝的委托人讲述案情,一边从背后收取另一方的贿赂,在这一场景中我们发现博斯不仅是道德家,也是社会批评家。
罪恶之轮的最后一幅是嫉妒(invidia),博斯将其表现为一名男子对他无法得到的女子的渴望,以及一个贫穷的老者对一个光鲜亮丽的年轻驯鹰人的嫉妒,而前景中为一块骨头争斗的两只狗也对应了人类之间的嫉妒。
画面左下角的圆圈里地狱是博斯的大幅地狱场景(如《人间乐园》中的地狱)的缩略版,每一种刑罚都标注着与之对应的罪孽。
例如,上面风俗场景中放纵逍遥、沉迷色欲的情侣注定受到同在一床的怪异恶魔的永世滋扰;
犯下傲慢之罪的人目不转睛地盯着那面镜子,一只蟾蜍正在咬噬着她的私处;
犯有暴怒之罪的人赤裸着身体平躺着,任由恶魔摆布,恶魔正在威吓他,手中的剑与上图中他用来威胁对手的那一柄十分相似。
暴怒之人的下方是在大坩埚里炖煮的贪婪之人,同煮的还有他储存了一生的金币。
有着硕大身躯的暴食之人将永远以青蛙和蛇为食;
而嫉妒之人将被狗撕裂,这些狗仿佛就是上图中抢骨头的那两只。
博斯为懒惰之人设计了一个痛苦而独特的惩罚:永久地被挥舞锤子的恶魔击打屁股。
地狱世界就是这样,生时挚爱的东西变成了永世折磨的工具。
地狱圆形画(《万民四末和最终四事》局部)
希罗尼穆斯·博斯及/或其画室
当然,在经历了兢兢业业的犯罪与虔诚的祷告之后,玩家终于得以进入了《人间乐园》中的地狱。
《万民四末》游戏截图
融合生物
Altus继“天下第一”的《女神异闻录》之后,由同一团队推出了JRPG新作《暗喻幻想:ReFantazio》,该游戏自去年推出第一支PV起就广受关注,发售第一天全平台销量即突破100万份,创造了Altus的最佳销售纪录。
尽管因为日常推进、五维锻炼等核心要素都继承自P5,从而被戏称为“女神异闻录6”,但这一作不再是白天作为普通高中生上学、晚上拯救世界的都市校园背景,而是换到了一个中世纪魔法世界中,大陆上各种族的斗争也带有政治隐喻和种族色彩。在这样的新背景下,我们可以惊奇地发现其中隐藏着不少艺术史名作:除了黄金分割率和《维特鲁威人》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对博斯的致敬。
看到很多玩家夸赞魔物设定:“哪个天才设计的这么抽象的boss”?
喔……大概是博斯吧。
在博斯的作品中出现了众多有时候发生在完全不同物种之中的结合,表现出炼金术士“通过爱的充沛力量来促使发生”和“让各种形式的事物无差别结合”的意图,然后“被用心制作的各种元素将感到喜悦,并转化成不同性质的物质“。在中央画板处纵情嬉戏的鲜花、动物和人类原意也是为了表现炼金术式的”杂交培育“。
最早且最珍贵的一本炼金术著作是 12 世纪中期译自阿拉伯语的《贤者的集会》(Turba philosophorum),书中将这种结合描述为“相反的事物被混在一起……上帝让它们平和地结合,因此它们彼此相爱”。我们很难将博斯笔下有脉纹的花蕾或未成形的萌芽界定为植物、石头或肉体,这种强烈的不确定性表明这是一个植物转化为矿物、动物转化为植物的嬗变过程。博斯在这里暗示了贤者之石的本质,用罗杰·培根的话说就是“如植物般涌现或生长,如动物般充满生命活力”。
当然,在《暗喻幻想》里,类似的结构被以一种魔物的形态演绎了出来。
《人间乐园》三联画(中央板局部)
暗喻幻想“愤怒之人”
另一个极受瞩目的设定是“贪婪之人”。这一设定可在三联画的“地狱”画板中。除了这个巨大的“蛋”,“蛋”的形象也在《人间乐园》三联画中多次出现。
炼金术的符号语言将嬗变发生的卵状容器称为“蛋”。普通类型的蛋出现在《人间乐园》三联画的每一张板面上,它是学者们经常提到的炼金术符号之一。蛋被认为是世界的缩影,包含了生命的全部特性,四种元素在其中完美地结合。蛋形容器因为外形近似常见的蛋,所以能够促进内部物质的嬗变。
博斯将蛋形蒸馏器置于中央画板各处,其中最大的一个侧放在画面中间偏下的位置。一名男子从蛋壳中探出身子,张嘴接住给他的果实。这是一个蛋形饮器(egg coupé),顶部被切掉以搅拌里面的混合物。另一个更真实的蛋在画面上半部分的湖岸边。一群人正往蛋里爬,模仿着亚当夏娃画板上整齐的鸟群。出人意料的反向孵化代表着最初材料进入蛋形容器的情形,这些材料在其中被温和加热,模仿当时的认知中母鸡孵蛋时的从内部自然加热的状态。
《人间乐园》三联画(中央板局部)
当然,“地狱”画板中的炼金蛋是最不会被错认的,它在画面中组成了一个怪异的人头怪兽的身体。雅克·孔布是最早从博斯的三联画中辨认出炼金术内容的艺术史学家之一,他注意到了这个蛋的化学含义,将这个生物称为“炼金术男子”,并指出其空心树般的双腿像熔炉一样从内部发出火光。这个蛋形男子头顶上的风笛兼有音乐和炼金术两个层面上的含义。它的形状与一种常见的被称为“风笛”的容器相同,因为它“形如德国民间的一种乐器”。博斯笔下这个律动的玫瑰色风笛既是乐器也是炼金术烧瓶,与之相同,那个生物的白色蛋形身体既是日常物品,也是实验室仪器。
蛋形容器
日耳曼国家博物馆,纽伦堡
《人间乐园》三联画(右翼板局部)
暗喻幻想 “贪婪之人”
这个孤苦的蛋形人置身于地狱之火和毁灭破坏的壮观场景中,与亚当和夏娃画板的田园牧歌式平静以及中央画板的欢腾高昂的精神形成了鲜明对比。房屋在燃烧,冰河流过一座景色可怖的城市,城市中的房屋如熔炉般喷出蒸气和火焰。画中战战兢兢的人们和中央画板上的人们一样赤身裸体,遭受着来自一群群凶残魔鬼的奇怪折磨。
在画面前景的右下方,一只巨大的鸟形生物坐在坐便椅形的宝座上吃下有罪者,并通过巨大的肛门把他们排泄进浑浊的粪池—这个画面模仿了末日审判场景中对撒旦的传统描绘。一些关于谚语、道德禁令和圣经中对罪行的警告的小型场景环绕在这个地狱般的厕所的周围。
《人间乐园》三联画右翼板
约 1470 年或更晚
板上油彩
220cm×97cm
普拉多博物馆,马德里
一个暴食者被迫永远吐出生前吃下的大量食物,一个守财奴必须把生前仔细积攒的金币排进魔鬼的粪坑。一个犯下傲慢和色欲之罪的女子忍受着魔鬼永恒的爱抚,同时还要永远面对自己映在黏在魔鬼屁股上的镜子中的痛苦面容。正如那件复原后包含《守财奴之死》和《愚人船》的三联画一样,博斯在这里也单独将贪婪、暴食和色欲作为特别惩罚的对象。
其他一些魔物也借鉴了《人间乐园》和《甘草车》三联画中的形象,如火耳人、腹人、鱼人、蛋人等:
从上至下,图1来自《圣安东尼》三联画右翼板;图2《干草车》三联画中央板;图3、图4来自《人间乐园》三联画右翼板。
虽然曾因为种种原因,有三百多年的时间里博斯都在艺术史中被湮没,但所幸到了20世纪,超现实主义和其他现代艺术运动的兴起使博斯重新激起了人们的兴趣。从超现实主义的马克思·恩斯特、萨尔瓦多·达利等艺术家,到精神分析学家荣格,再到20世纪80年代的地下漫画杂志《怪人》,博斯不断给后来人新的启发。希罗尼穆斯·博斯还有更多东西等着我们去发掘,未来几代人也无疑会继续解密他的迷人图像或从他的图像中获得源源不断的灵感。而博斯,如何塞·德·西根萨所说,“如果他的作品中存在荒诞,那也是属于我们的,而不是属于他的。”
《干草车》三联画
约 1510 年或更晚
板上油彩
中央板:135cm×100cm
两翼板:135cm×45.1cm
普拉多博物馆,马德里
《圣安东尼》三联画
约 1495 年或更晚
板上油彩
中央板:131.5cm×119cm
两翼板:131.5cm×53cm
国家古典艺术博物馆,里斯本
《人间乐园》三联画
约 1470 年或更晚
板上油彩
中央板:220cm×195cm
两翼板:220cm×97cm
普拉多博物馆,马德里
——END——
内容来自纳福艺术研究所。
出品方: 后浪
副标题: 艺术与观念15
原作名: Bosch
译者: 吴啸雷 / 孙伊
出版年: 2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