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长文|聊聊35岁的事业转型和突破

文摘   2024-10-13 09:46   中国香港  


最近在香港频频和金融领域的朋友们见面,前同事、前客户、还有曾给予我帮助和指点的前辈们。大家都聊到市场不好,需要职业转型等等,也都会问我想做自媒体/个人ip,可以怎样开启...


这些对话也让juju开始思考社会上普遍存在的“35岁职场焦虑”是怎么一回事。因为juju除了在传统职场工作了7年,还有创业和自媒体的额外经验,所以也想利用自己拥有的多重视角,来聊聊~


掐指一算,如果从24-25岁念完研究生开始工作算起,到35岁就是10年了。都说要有「复利思维」,看复利的结果,时间维度差不多要拉长到10年打底。





其实一开始在职场初期,都是用自己的某个技能去置换工资,但更重要的,是置换成长的机会—— 去学习和磨练更多能力,有机会和优秀的人接触,去不同的场合见世面... 哪怕遇到冲突,或者不喜欢的人,都是一个练习的契机,可以练习如何面对冲突,如何与难相处的人一起工作....


日积月累就像涓涓细流,慢慢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经验的积累、知识/技能积累、人脉和资源的积累、信心的积累、自我认知的积累、认知成熟度的积累.... 这些都会在时间的沉淀下,逐渐成为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核心资产,是别人拿不走的。事业也会慢慢实现从体力型 👉资源型的升级。


这样的积累不仅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更是一个必须主动推进的过程。不能只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被动应对,而是要主动去引导自己的生活和事业。





如果没有把周围的一切资源为自己的成长所用,没有主动积累“人生资产”,而只是在繁忙的职场中,用生命能量换取薪水,就容易在35岁左右感到精力枯竭。


这种Burnout状态不仅影响身体,还会削弱我们对未来的希望和干劲。失业如果发生在这种时候,就会让人感到无比恐慌,仿佛进入了人生的死胡同。


但juju相信,事物的发展规律就是“物极必反”。当一个人感觉跌入了谷底,反而是一个最好的转折点。先停下来,给自己一个好好休整的时间,不急于马上要找到出路,在体力和心力不足的时候,越着急就越容易被“走捷径”的东西吸引,反而被割韭菜。


先养好身体、好好关怀自己的情绪,调整心态,再慢慢重新看清自己,反思过去的经验和教训,这个过程往往会带来最深刻的转变。人生中的“挫折”实际上是一次重塑自我、实现突破的机会。



10年“认识自己”,

积累自己的核心价值



今天我回顾了上一期播客与Sophia的对谈,我们一直贯穿着这个话题:


“要找到自己的核心价值”,

“自己的unique DNA到底是什么?”

“你有什么是别人无法取代的?”


这似乎是一个灵魂拷问级别的问题了!甚至比失业或被AI取代的恐惧还要令人深思。




纳瓦尔说,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寻找——寻找最需要你的人,寻找那些最需要你去做的事情。这种寻找不仅仅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找到最能让自己发光的地方。


找到自己内在的独特性,就能更加清晰地“做自己”,不容易被外界的声音所左右,会活得更加自洽、更加自由。


人生中的“最佳工作”其实就是一种创造性表达,让自己成为终身学习者,在自由市场中不断挖掘和释放自己的独特价值,你会感觉人生过得畅快、舒坦!


🌟 无法教授的隐性能力:


真正属于自己的超级长板很难被教授,往往来自于天赋和悟性,而后通过刻意练习、实践和不断碰撞才逐渐被发掘。


记得8年前我和合伙人刚认识时,她说了句“juju最强的能力就是人见人爱。"我当时听到简直气炸了,好受冒犯!难道我没有逻辑思维能力吗?你知道我的财务建模能力有多强吗?我是一个拥有ACCA和CFA双重认证的投行精英,可不是一个靠魅力存活的“花瓶”!(8年前的我就是这样“易燃易炸”,哈哈)


当时我觉得自己的硬技能被忽视了,但如今,我开始意识到,她说的其实是一种隐性能力,而这种能力可能比我初入职场时认为的硬技能更为重要。




要找到那种无法批量化教授/培训的技能,因为你在大学里学的知识和技能,无数个人在大学里同样学到了。去找通过自己悟到一点,然后情不自禁去研究,和更高水平的人去碰撞,被贵人指点,自己去在行动中去感觉,自己去优化的那种东西...


后来,我反而刻意去听一些“奇奇怪怪”的评论,比如:


“juju非常能聚人”

“和你一起做事,就会有一种觉得事情一定能做好的信心”

“你有一种把复杂的关系、复杂的事情变简单的能力”

.....


这些都是我无意识中在别人面前展现出来的特质,或许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硬技能”,但它们在特定的情境中,却成了推动项目成功的关键力量。


“认识自己”的功课做深之后,就会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 比如,我知道什么时候我的状态最好,如何根据精力的高低调整工作节奏,这让我对自己的身体掌控力也逐渐增强。我知道自己穿什么类型的衣服最出彩,而不会只是跟随潮流...



🌟 可迁移的技能:


今年我爸爸还略带惋惜地说,觉得我以前读了金融研究生,又那么辛苦地考了专业证书,虽然支持我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就这样不做金融了,还是觉得有点可惜...


这个问题让我陷入思考🤔,因为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完全放弃”了金融行业。但确实很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这种想法似乎代表着某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





突然想到先前我就手把手地,帮助朋友解决了合伙人和股权纠纷问题—— 先是step by step帮他理清资金的来源和性质(因为他们之前打款混乱,到底是投资款还是借款,是公司借款还是个人借款...各种眉毛胡子一把抓);接着理清责任和边界,从法律,道理,感情的角度梳理(因为他们还有“好朋友”这层关系);教他怎么去一步步谈,债转股怎么弄...


整个过程花了挺长时间的,但我也没想太多,就只是带着对朋友的关切,帮我能帮的忙。被爸爸的问题一问,我这才回想起来,这不就是金融领域的东西么。


我以前在投行工作的时候也参与了几个上市公司的大型资本重组项目,在债权人会议上观察各大机构间的博弈...虽然我不再在传统的金融行业内打拼,但这些技能和经验却无缝地迁移到我现在的生活和事业中。




在金融行业学到的那些工具、分析能力、沟通与协商、信息整合等,都是在各行各业中都能用到的“元技能”。这些技能并不会因为职业的变化而失效,反而变得更加灵活和有价值。我开始看到,很多领域中的问题,最终都是资源的分配、沟通的协商以及利益的博弈,而这些我在过去的工作和创业过程中都有练习和积累。


记得刚开始创业的时候,爸爸送了我几本有关员工招聘管理的书作为礼物。我发在了朋友圈,马上就有叔叔阿姨留言问我,是不是转行做“人力资源”了。


过去,人们对职业的定义往往是通过学科和职位来固化的——学了金融就是做金融,学了法律就是做律师。但我越来越清楚,职业生涯中的技能和经验并不是静态的、单一的,而是可以流动、转换,并在不同情境中被应用和扩展。过去那种将职业、学科与职位直接挂钩的“固定思维”,在如今的快速变化中已显得很有限制性。




很多技能都是可迁移的,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基础,所以叫做“元技能”,比如,信息整合,洞察力,沟通协商,情绪胜任力,销售,演讲/表达...


无论正从事着什么行业,都可以基于现在手上的这份工作,有意识地去磨练这些“元技能”,因为未来的职业发展不再是基于单一的行业或学科,行业之间的界限会变得越来越模糊,我一直相信,灵活和流动的跨界能力,才是应对未来复杂、多变的世界的关键。



🌟 让自己的性格底色,自然生长


MBTI这两年很流行了,其实juju好多年前就在文章里推荐过呀。和星盘呀,八字呀一样,都是作为认识自己的一个新视角,或者工具。


MBTI的流行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认知—— 每个人的性格底色、内在满足感的来源是不一样的,所以没有什么绝对的“好”或者“不好”




有人喜欢驻扎在一个地方深耕,有人喜欢到处跑,有人热爱和人打交道,有人喜欢自己呆着做研发....每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他们会如何选择自己的道路,而我们的任务就是去了解自己,让自己活得舒展,活出独特的自己


独特的能力作为超长长板+可迁移的能力打底+基于自己的性格底色做选择,就会组合成自己的独特价值所在。在这个慢慢认识自己,不断做积累的过程中,你也会自然地带领自己去到适合自己的地方,去做适合自己的事情,更好地发光发热!



10年认知升级,

逐步突破信念卡点



前两天刚刚和朋友Millie录了新一期播客(还没剪好,会尽快上线滴~),她说年轻的时候最大的思维卡点是,总是觉得自己"not ready",接到了跃迁级别的工作邀约,会因为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而拒绝(甚至考虑了一年才答应)。


而上一期的嘉宾Sophia也承认自己最大的心理阻碍是“不自信”,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了,总是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于是做事过程不容易快乐,现在在学习肯定自己,为自己的阶段性小成绩庆祝。





这两位其实在世俗标准来看,已经是非常“优秀”的了。juju在播客里也坦诚自己曾陷入“自证陷阱”,导致有段时间心态和动作都有点变形。


这种心态/信念层面的卡点(并非技术/能力层面的),只要自己认识到了,勇敢去直面,就会有一个很大的人生突破。


🌟 打破精英/好学生心态:


好学生/精英心态,指的是会依赖于外部的平台和头衔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导致对“高级”、“光鲜”和“面子”的过度追求。


对自己和他人有过高要求,不自觉地内卷,容易陷入一种单一的外部评价体系里,反而忽视了自我内在的光和潜力。这种心态很容易引发自我pua,如果没有达到所谓的“标准”,没有被外界认可,就会觉得自己不够好。


好学生也容易依赖权威的认可,而“斜杠”做自媒体博主的经历让我明白,很多事情不需要等待一个权威告诉自己,是否“合格”,是否有资格去做。只要我想做,就可以去做这也给了我辞职去创业的勇气。


🌟 从职场心态,到创业心态


而创业心态强调快速尝试、落地、复盘与迭代。创业是一种不断修正、调整和迭代的过程,做错/失败不是结果,而是一个“试错过程”,是成长和进步的一部分。


后来经历了太多起起伏伏,被拒绝、失败或错过机会,早已不再是对自身价值的否定,而只是意味着当下的做法不对(改正或者优化就好了),或者时机或环境不合适。





就这样,内心慢慢有了一个“容错空间”,能坦然地接纳这些错误和失败,不内耗地去纠正,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化,不断地发现市场需求变化,随之迭代产品。


当我能够心平气和地站在任何地方,心中没有因为缺乏外部认可而不安时,内在光就会自然散发出来。不再需要用外界的标签来证明自己,而是有一种内在的安定感和自信。



实现自己的商业闭环:

产品打造,销售(+交付)



记得十几年前,我大三暑假在KPMG会计师事务所实习的时候,懵懵懂懂地听到公司的哥哥姐姐们说 —— 在事务所升到了合伙人级别,才刚刚是一个起点,合伙人需要拉项目,手里有客户,合伙人级别的人之间区别更大。


再加上我那时候超级喜欢看各种律政美剧,电视剧里,律师合伙人级别的都是有自己客户的,而下面的初级员工都是天天加班搞材料的...


当时我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P孩,但就这么随便听到的几句话,让我似乎有了一点模模糊糊的概念 —— 职场一开始就是轨道,阶梯慢慢爬,爬到合伙人级别之后,才是旷野,才到了高阶玩家的游乐场。而且手上要有自己的客户。




🌟 从“完成任务”,到“掌握资源”


在职场初期,我一开始都是在excel里做财务模型,写研究报告等等。无论是在投行做投资项目,还是在四大做审计项目,工作本质上是执行别人的任务。


记得在工作第三年的时候,我听到几个上司在我旁边讲一个什么新业务(我的直系上司就坐我旁边,而他的上司就坐我后面,几个人在我旁边讲事情,我都能听到👂,但其实听不太懂😂)


等他们讲完,我就满脸好奇地问我的直系上司,“你们刚刚说的是什么呀?” 然后我就似懂非懂地听到了一些信息,记住了几个关键词。




后来有一阵子,我就拿了好几个项目给上司看,他很惊讶,还问我这些项目/客户都是哪来的。我神秘一笑,回答说:“do you know a chinese social media platform called Zhihu?” (你知道一个平台叫知乎么?)


其实我那个时候就去知乎啊,领英上啊,给目标客户(一些对冲基金的人)发私信,然后约咖啡见面聊。我记得有一个大基金是我对接到的,上司每次要找他们谈事情,都会通过我去约 —— 这不仅让我更加投入到工作中,还让我感受到手上掌握项目资源的乐趣。


那个时候,我也已经开始“斜杠”开始做自媒体博主了。过了几年我辞职之后,我的公众号才开始接商务广告。很多博主会把商务部分签约外包给一个agency,而我一直很享受自己谈商务合作的过程。




BD获客,定价,谈成合作,交付,客户维护...自媒体广告合作这件事上,我经历到了完成一个商业闭环的感觉。


现在随着自媒体账号越来越多,而广告投放越来越少,供给-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微信公众号上至今还有优质商务广告合作的(注意是“优质”哦),都是自己牢牢的把客户资源把握在自己手里的。


🌟 productize yourself 产品化你自己


后来我创业做窕里,从零开始去到工厂学习产品打造,总共上新了6款产品。这个过程中学了好多好多东西,也犯了好多好多错误,反思和复盘也是做了一轮又一轮的。但那也是成长极快的一段时光。


当时我清楚地知道,窕里那样子继续卷电商没有出路,当机立断,决定关掉天猫旗舰店。自己并没有那个基因,没有任何基础且不擅长的情况下,拿自己的短板在这么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去卷(当时已经没有流量红利了),完全是自寻死路。



更重要的是,当时那套做法不仅没有发挥我的优势,反而极度消耗我的精气神。当时反正做了决定就非常果决,也很感谢那时候合伙人和投资人的大气度和支持。


不再每月追着电商平台的促销节奏跑,像一个无头苍蝇一样忙得团团转之后,就给自己创造了一个空间去和自己慢慢对话。


看到《纳瓦尔宝典》里的那句productize yourself(产品化你自己),觉得很有道理,又有点似懂非懂。于是我给自己创建了一个笔记页面,就叫“productize yourself持续思考" ——里面记了好多思考、灵感、启发、案例...




人真正把精力放在哪里,哪里就会慢慢有成果。“产品打造”本是我的弱项,最后一环现在也在慢慢补齐,真正沉下来重新梳理和整合自己的优势、资源和“我是谁?”很多新的东西也在慢慢发芽🌱


尝试去完成一个小小的商业闭环吧~从产品打造到销售交付都有所了解,哪怕在这个链条上主动前/后延展一点点,都是进步。千万不要让自己一直处在一个“螺丝钉”的位置上。



利用自媒体杠杆,做乘法



自媒体的红利期虽然已经没了,但依旧是普通人都能使用到的杠杆—— 放大自己的影响力,借助流量、品牌和内容输出,实现自我表达,从而撬动新的机会,更大的资源和人脉,推动事业的突破。


随着自媒体红利的逐渐消失,个体的竞争力差异就会更加凸显。


不同领域的人——无论是电视主播、明星、企业家,还是时尚博主——虽然表面上都在做短视频与直播带货,但细细分析,其核心技能、流量画像、变现路径、运营方式是各有不同的。




我和香港的老朋友们见面,职场人士都咨询我,如何借助自媒体实现职业转型或者升级。这是一个庞大的话题,真要认真做起来,等于一个小型创业项目。


现在单纯靠泛流量肯定是不行的,简单来说 ——


👉 如果你已经有自己的核心产品(无论是实物、服务、课程或是知识输出),那引流、转化、交付等各个环节就会有随之匹配的策略。


👉 如果还不确定自己的产品,但有一个大概的探索方向,那也可以先做这个领域的深度内容输出,通过积累影响力吸引到与自己频率相同的人,他们可能会为你带来新的灵感或机会,或者帮助你逐渐打造出自己的产品。(juju算是这种)


🌟 通过持续输出获得个人影响力


我记得很多年前有一天,加班到很晚,办公室里只剩我和一个平时交流不多的同事。我过去探头探脑地望了一眼,嘟囔了一句“哦,在写报告呢。”


结果他转过身来,主动跟我聊起天来。他说他在写一些对市场的洞察和观点,“你知道我为什么要留这么晚,来写这些东西吗?其实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没有自己的观点的。我把我的观点认真写出来,让足够多的人看到,他们会在社交场合中复述我写的东西。最终,我的观点会成为市场的共识。”




这让我第一次理解了什么是行业影响力。后来自己做自媒体之后,持续写深度内容,这方面的亲身感悟就更深了。



🌟 输出深度内容的的自我成长

虽然现在用AI可以批量生产内容,但我不会为了发文而发文。我之所以还是会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地敲,是想通过整理思路、思考问题来帮助自己内化这些内容。


比如,最近港大EMBA校友群邀请我分享“个人品牌打造和职场转型”的主题。我在写作时会进行系统性思考,然后与朋友见面时会进行分享,这个“写一遍+说一遍”的过程,让我将这些内容完全内化,真正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回想起来,写了8-9年的公众号长文,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我自己。通过不断整理、输出和分享,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认知深度,还开始积累属于自己的影响力。


这个小而美的公众号,为我带来了无数意想不到的机会和资源。如果你也想做自媒体,最好的时机是几年前的红利期,第二好的时机就是“现在”!



//


好啦,这篇文章写得实在太长了!就此打住吧!如果哪些方面你希望juju展开来写写✍️的,欢迎给我留言反馈哦~


对了,juju的新书《阳光不会赶时间》已经进到印刷厂排期印刷啦!很快就会和大家见面了呢,激动地搓搓手~上线了第一时间和大家说哦!😊


Have a good weekend~ 💛


juju丨serendipity
轻盈柔软,却有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