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有文化素养测验,要不要试试?
说起“拈花惹草”,这可真是个让人浮想联翩的成语。
想象这么一个画面:一个风流倜傥的公子哥立于桥头,手里拈着一朵娇艳欲滴的花,眼神却四处飘忽,暧昧的审视着飘然而过的的每一位翩翩少女。那眼神啊,都快拉丝了!
这画面,是不是有种“花心大萝卜”的既视感?
详细字义:
本义是用指取物。如《说文》中解释为“拈,揶也”,《广雅》中解释为“拈,持也”。在《列子·汤问》中,“女何蚩而三招子”的注释中提到“拈,指取物也”
“拈”字除了本义之外,还有摆弄的意思,如“拈弄”(摆弄),“拈掇”(摆弄;提及)。
也用于描述一些特定的动作,如“拈撮”(用指头取物),“拈团儿”(拈阄)。
读音:“拈”字是一个汉语二级字,读作niān
拈阄:也被称为“抓阄儿”,在《三国演义》中,“我二人拈阄,拈着的先去”。
拈轻怕重:指挑拣轻松的事情做,害怕做繁重的工作。
拈花惹草:比喻挑逗异性,多指男性对女性。
信手拈来:形容写作或说话时能随手拿出生动的词语或例子。📚
拈花惹草niān huā rě cǎo
“拈花惹草”这个成语,最初指的是轻率地玩弄花草,后来被用来比喻轻佻地挑逗或引诱异性。通常指男性对女性不认真的追求行为。
在使用上,用来描述那些行为轻浮、喜欢挑逗异性的人。近义词有“招蜂引蝶”“寻花问柳”等。
说到出处,咱们得追溯到宋代,那时候有个叫释道原的和尚,他在《景德传灯录》里写道:“拈花惹草,自性若迷。”
你看,这成语从一开始就带着点禅意。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沉迷于世俗的诱惑,就会迷失自我。提醒人们要守住本心。
你瞧,这成语用得多形象,一“拈”一“惹”,就把那种轻佻的态度描绘得淋漓尽致。
“拈花惹草”和“沾花惹草”的区别
拈花惹草: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轻浮,喜欢挑逗异性,但不一定有实际的不轨行为。它更多地强调一种轻佻的态度,而不涉及深入的关系。
沾花惹草:指到处留情,招惹是非,多指男性对多个女性有不正当的关系,它强调的是一种对感情不忠诚的行为。
“拈花惹草”多指一种轻浮的行为,而“沾花惹草”则更侧重于在感情或性关系上的不忠诚。这两个成语都带有负面含义,但各自的侧重点略有所不同。
古代的文人墨客,他们喜欢赏花弄月,吟诗作对,但有时候也会因为风流韵事而声名狼藉。“拈花惹草”这个成语,就是对这种行为的一种讽刺和批评。
这个成语的背后,是古人对于情感、道德的深刻思考。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对于真诚和专一的追求,始终是人类社会不变的主题。
点个免费的小赞赞+在看
THANK YOU
点关注 每晚7点半,领略汉字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