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有文化素养测验,要不要试试?
“相形见绌”这词儿可能会让人感到有点儿尴尬。
说起“相形见绌”这个成语,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幅画面:一个自信满满的家伙,走进了一群更优秀的人中间,结果瞬间就从“高光时刻”变成了“黯然失色”。
这成语就像是在说:“哥们儿,你在这堆人里,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啊!”
详解该字
含义与用法:
本义是指深红色,后来引申为不足、不够。
在古文中,它还同“黜”,有罢免、革除的意思。在《史记》中,就有“屈平既绌”,意指屈原被罢免。
在现代汉语中,“绌”字最常见的含义是指不足或不够,例如在成语“相形见绌”中,用来表示相比之下显得不足。
🔍字源与演变:
这个字从糸( mì),出声。本义是深红色,后来演变成了不足的意思。它的形态变化丰富,但核心含义始终围绕着“不足”和“深红”这两个概念。
读音:这个字读作“chù”,四声。
相形见绌 xiāng xíng jiàn chù
“相形见绌”是汉语成语,意指与同类事物相比较时显得逊色或不如他人。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在对比中一方明显不及另一方的情形。
在成语中,“形”指的是对照,“绌”意为不够或不足,所以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与同类事物比较后显示出不足。它传达的情感色彩往往是谦虚的,有时候也带点自嘲。
关于“相形见绌”这个成语的出处,它最早出现在清代李绿园所著的《歧路灯》中。在这部作品中,有一句描述是: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在比较中显现出不足的情况。
此外,这个成语也出现在清代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其中有一句:
这个成语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深刻的自我认知和对他人的尊重。它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比较的目的不在于贬低他人,而在于更深入地了解自己。
需要注意,“相形见绌”的“相”不读“xiànɡ”,“绌”不读“zhuō”,“绌”不能写作“拙”。很多人之所以把它读作“xiāng xíng jiàn zhuō”,多半是把“绌”跟“拙”混淆了。“拙”的含义是笨,不灵巧,如“弄巧成拙”。
相形见绌与“相形见拙”的区别
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被混淆,但实际上有细微的差别。
“相形见拙”:虽然有时被使用,但没有明确的出处,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相形见拙”更多是属于“相形见绌”的误用。因为“绌”与“拙”在字形上相近,字义上也相近。但“拙”更多是表达笨拙的含义。在日常使用中,推荐使用“相形见绌”,以确保准确性。
文化底蕴及内涵
“绌”字背后的文化背景,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比较,更是反映了一种社会价值观——在古代,人们讲究的是“德配其位”,如果你的德行、能力不足以匹配你的位置,那自然就“相形见绌”了。这背后,是对个人能力和地位的一种反思。
“绌”字不仅仅是一个表达不足的字,在文化和社会习俗中,它反映了人们对于不足和缺陷的认识。它也提醒我们,有时候,比较是残酷的,但也是不可避免的。
点个免费的小赞赞+在看
THANK YOU
点关注 每晚7点半,领略汉字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