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时候
过年最开心的瞬间
莫过于走亲戚拜大年收红包
感觉真的不要太爽
可是开心持续不了半天
红包就被妈老汉儿给套路走了
现在我们当了家长
你是否会套路娃儿的压岁钱呢?
以下场景欢迎对号入座
看看能不能帮你找到“世另我”的错觉
压岁钱“手慢无”:
“乖儿,你还小,来,妈妈帮你保管”
“等你长大了妈妈再给你······”
直接一把拿过
孩子甚至还没摸清红包的厚度,秒无
压岁钱≈“兴趣班自由”:
“爸爸你看,我有这么大的红包耶。”
“哇!那你可以再续费一学期钢琴课了。”
“你如果想再学几节网球课,也是可以的!”
除了零食自由、玩具自由
压岁钱还能买到让你意想不到、不想再想的
“兴趣班自由”“练习册自由”
压岁钱=“将来之需”:
“爸爸,我能用压岁钱买个限量版盲盒吗?”
“爸爸帮你把压岁钱都存进银行。钱生钱,以后……”
“可是爸爸,我今天就想抽个盲盒!以后我自己挣”
春节期间,亲戚长辈们给孩子的压岁钱加在一起,可能是一笔不小的金额。小娃儿哪有金钱概念,买卡买盲盒买游戏皮肤,分分钟可以挥霍一大笔,这让不少家长十分头疼。疼,咱们就对症解决。
压岁钱其实是对孩子进行财商启蒙的最佳时机,“压岁钱”到底归谁管?如何管?藏着父母的大智慧。今天,草堂小学西区分校雷洁超老师就来分享三招。
压岁钱怎么存怎么花
很多家长只是单方面决定
孩子缺乏参与感
并没真正学会如何管理和规划自己的钱财
我们不妨从这个新年开始
开启我们正确的财商培养计划!
我们可以跟孩子商量,拿一部分压岁钱,比如300元,让孩子自由支配,买一些自己心意的东西,也算对自己一学期努力学习的犒劳。
孩子对金钱和价值的感知不是短期就能建立起来的,家长要敢于让孩子自主花钱,甚至可能要经历一个“乱花钱”的过程,才能慢慢认知到不同东西的价值不同,哪些是真正需要的、实用的,哪些买来后实际是浪费。
通过这个过程,让孩子从小对自己的“压岁钱”有些掌控感,以后才会对自己的财富更有责任感。
可以和孩子商量,一年到头都是爸爸妈妈在承担家里的吃穿用度,新年是否可以让孩子拿一部分压岁钱,比如限额300元,来采购家里的日用品,为我们的家做点贡献。让孩子观察从厨房到洗手间的各种物品,甚至宠物粮食,自己制定购物计划,然后一起去超市挑选商品。
在采购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心算放进购物车的物品加起来是否达到限额,这不也是一个生活中的数学训练过程吗?
结束后,可引导孩子进行对比,同样是300元,购买日用品可能装满了购物车,而购买盲盒可能只能买到4-5个。
生活处处是学习。通过直观的呈现,让孩子感受同样的金钱,购买到的物品在用途和价值上的巨大差异,从而明白钱应该花在更有意义、更实用的地方。
制定“梦想储蓄罐”计划。孩子想要一套新的彩笔,这是短期小梦想;渴望拥有一辆自行车,这属于中期愿望;而像去迪士尼乐园游玩这样的长期目标,则是未来超目标。
我们可以将压岁钱“整存零取”来实现中长期愿望。先帮孩子把压岁钱保管起来,如果孩子想要达成中期愿望购买自行车,我们可以每个星期天定期给孩子发二三十元放进“中期大愿望”储蓄罐。孩子为了达到目标,得忍住不花,聚沙成塔,坚持几个月才能实现。
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积累财富的不易,明白每一分钱都需要珍惜。
除此之外,家长可以鼓励他们给长辈、好友送一些小礼物,培养感恩之心。让孩子体会到金钱不仅有让我们快乐的能力,也具备帮助他人、让别人也幸福的用途。
“财富不是目标,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孩子不仅可以在书本上发现问题,寻求答案,还可以在任何有趣的地方获得成长的灵感和意义,用“生活化”“接地气”的方式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创造更大的幸福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