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政治地震和政治变革 | 年度盘点

时事   2025-01-03 08:27   广西  

2024年12月31日,越共中央反腐指导委员会召开第27次会议,回顾了过去一年反腐举得的成绩,同时明确2025年的反腐和机构精简任务。
过去的一年,越共中央、政治局、书记处和中央纪委处分了68名中央管理的干部。其中,首次对两名原国家主要领导人进行处分。
2024年,不单是阮富仲和苏林的权力交接,更是一个开启充满「斗争」、同时又复杂政治变革的新时代。

2024年,越南政坛发生了重大变化,高层领导层出现了多次震荡,包括多名政治局委员在内的多位高官被撤职或受到纪律处分。许多越南政治观察家形容这些事件为“政治地震”。
2024年3月21日,越南国会一致决定免去武文赏担任的2021-2026年国家主席职务,同时终止其第十五届国会代表资格。
此前,3月20日下午,越南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同意武文赏辞去政治局委员、第十三届中央委员、国家主席及2021-2026年任期国防与安全委员会主席的所有职务。
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公告引用中央纪委及相关机构的报告指出,武文赏违反了《党员禁令》,造成了不良社会舆论,影响了党的声誉和国家形象。
关于武文赏的违规行为,有猜测认为他可能与福山集团的违规问题有关。观察人士评价,武文赏被免职是越南政治的一场“地震”,尤其是考虑到他是最年轻的国家主席,最年轻的政治局委员,并被视为与总书记阮富仲关系密切的亲信。
经过一段时间后,原以为一切已逐渐淡去,但在2024年11月,越共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公布了对武文赏的定论。公告指出,武文赏在担任中央委员、广义省省委书记(2010-2015年任期)、政治局委员、中央宣传部部长、书记处常务书记以及国家主席期间,违反了党和国家的相关规定。
他未能在履行职责和落实党交付的反腐败任务中做到廉洁自律,同时也违反了《党员禁令》以及党员的模范带头责任,导致严重后果,造成了不良社会舆论,损害了党的声誉和国家形象。
然而,越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暂不对武文赏进行纪律处分,原因是其正在接受治疗。网上有一些小媒体,甚至网传武文赏在治病,而且情况还很严重。
与此同时,2024年5月,另一位“四驾马车”领导之一的王廷惠失去了国会主席的职位。
5月2日下午,越南第十五届国会召开特别会议,以投票方式正式罢免王廷惠的国会主席职务,同时免除其国会代表资格。
在此之前的4月26日,越共中央批准王廷惠辞去党和国家的所有职务,包括政治局委员、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以及第十五届国会主席(2021-2026年任期)。
尽管党未明确说明王廷惠的具体违规行为,但其免职事件发生在4月21日他的亲信、下属范泰河被捕之后。
范泰河因涉嫌“利用职务权力对他人施加影响以谋取私利”罪被起诉并临时拘留。此指控根据2015年《刑法》第358条第4款,与此前已被立案侦查的顺安集团案件有关。
到了2024年11月,越共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决定对王廷惠进行警告处分。根据发布的通报,王廷惠在担任政治局委员、党中央党团书记、国会主席期间,违反了党和国家的规定,在履行反腐败和反消极任务中失责,违反《党员禁令》及干部模范带头责任,造成严重后果,产生不良舆论,损害了党的声誉和国家形象。
鉴于其违规行为的性质、程度、后果及成因,作出了相应的纪律处分决定,越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对王廷惠给予警告处分。
同样在2024年5月,书记处常务书记、中央组织部长张氏梅被免职。根据5月16日越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通告,在第九次中央全会中,审议并决定让张氏梅卸任所有职务并退休。张氏梅曾担任政治局委员、第十三届党中央委员。她曾被认为是在越南国家主席武文赏和国会主席王廷惠被免职后,有望继续承担国家领导重任的人选之一。
与武文赏和王廷惠的免职情况类似,中央通告并未具体说明张氏梅的违规细节。但有消息称,她被指与位于林同省的大宁项目的违规行为有关。此项目已导致多名高级官员受到惩处,包括前政府办公厅主任梅进勇、林同省主席陈文协,以及林同省省委书记陈德郡。
与此同时,也有消息称,张氏梅的卸任是因为受到诬陷,或者无法承受党内同志之间的权力斗争。接替张氏梅的是越南人民军总政治部主任、大将梁强。
到2024年12月13日,张氏梅因在任期间的若干违规行为被政治局给予警告处分。据此,张氏梅在担任政治局委员、党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民运部部长期间,违反了党和国家的规定,未能在履行职责中恪守规章,导致负面影响。违反了关于干部工作权力控制的规定,以及《党员禁令》和干部模范带头责任的相关规定。这些违规行为被评估为造成了严重后果,影响了党的声誉和国家的形象。
另一位在过去一年中备受关注的核心领导人物是阮春福。2024年12月13日,政治局决定对阮春福和张和平给予警告处分。据悉,这两人在履行反腐败和反消极工作职责时,违反了党和国家的规定,同时触犯了《党员禁令》和干部模范带头责任的相关规定,其行为导致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声誉。
阮春福在担任政府总理期间存在违规行为,而张和平则在担任常务副总理期间出现问题。在2021年4月担任国家主席之前,阮春福曾在2016年至2021年间任总理,被中央评价为在领导、指导和防控新冠疫情工作中取得了重要成果。然而,他因身为领导者未能防止多名御下干部违规和出现失职而负有政治责任。
根据政治局的处分决定,阮春福被给予警告处分,但具体责任归属并未明确说明。在他任总理期间,他推行了一些有争议的政策,例如“新冠清零”政策(Zero Covid)等。当阮春福于2023年初卸任时,关于他辞职原因的透明度问题曾引发广泛讨论。
阮春福辞去国家主席一职,原因是作为领导人,他对多名干部的违规行为负有责任。这些干部中包括两名副总理和三名部长,他们的违规行为导致了严重后果。两名副总理主动辞去职务,两名部长及多名干部则因涉及违法行为而被追究刑事责任。
阮春福成为第二位在失去职务后仍被警告处分的四驾马车领导人,此前是国会主席王廷惠。同年,多个高级官员,包括多名政治局委员被免职或受到纪律处分。
2024年1月31日,越南中央委员会批准政治局委员、中央经济部部长陈俊英辞去其政治局委员职务,并不再担任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及中央经济部部长。
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陈俊英因在担任工贸部部长期间,未能有效履行领导责任而受到处分。在其任期内,工贸部发生了多起严重违规事件,多名干部因违法行为受到刑事或行政处分,以及党纪处分。
越南媒体报道称,陈俊英对党和人民表达了深刻的责任意识,并主动提出辞去所分配的职务,结束工作并申请退休。
陈俊英于1964年出生于广义省,是越南前国家主席陈德良的儿子。他在2019年担任工贸部部长期间因公车直接开到机场停机坪接送妻子的事件引发舆论争议。
2024年6月,又一位第十三届政治局委员丁进勇于6月21日被免职。在此之前,他已辞去河内市委书记职务。
根据政治局的决定,丁进勇在2016年至2021年间担任财政部党组书记和部长时,未能正确履行职责。他的领导责任涉及企业债券发行管理不当(如万盛集团事件)以及国家预算管理中与AIC公司相关的违规问题。
丁进勇成为2024年内第十三届政治局中第5位失职的成员,自第十三届任期开始以来,总共有7名政治局委员因各种原因被撤职。
由于大量高层官员被免职,导致人事空缺,越南共产党迅速采取行动填补职位空缺,以稳定国内政治局势,并为计划于2026年1月召开的第十四次党代会做准备。
在这些调整中,2024年5月20日,前国会常务副主席陈清敏被选为第十五届国会主席(2021-2026年任期),以接替因被免职而空出的职位。
在2024年5月初,在国会主席王廷惠被免职后,陈清敏被指定主持国会常务委员会和国会的活动。由于未能完成整个政治局任期,王廷惠被免职,因此陈清敏接任国会主席一职被视为特殊情况。
2024年5月16日,第十三届政治局选举并增补了四名新成员,包括:
• 黎明兴: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办公厅主任。
• 阮仲义: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教部部长。
• 裴氏明怀: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民运部部长。
7月17日,裴氏明怀被政治局任命为河内市委书记,接替丁进勇,任期为2020-2025年。
另一位增补进入政治局的成员是:
• 杜文战:中央书记处书记、党团书记、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主席。
在越南反腐败“打老虎”行动中,导致一系列高级领导人下台的核心人物是苏林。他自2016年起担任公安部长,直至2024年4月。在总书记阮富仲主导的反腐运动中,苏林是主要的执行者。
2024年,仅在几个月内,苏林从公安部长迅速升迁,先成为国家主席,再担任总书记,成为越南党的最高领导人。
2024年5月22日上午,第十五届国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决议,以472票赞成(473名与会代表出席)的高支持率,选举苏林为2021-2026年任期的国家主席。值得注意的是,在担任国家主席之前,苏林并非“四驾支柱”之一,也未曾担任常务书记一职。
同年7月,80岁的总书记阮富仲去世。他的辞世标志着越南政治舞台的重大变化,为新一届领导班子的组建和权力过渡提供了契机。
在经历一段时间的病重后,阮富仲于2024年7月19日13时38分在108中央军队医院去世。据越南共产党公布的消息,阮富仲的去世原因是因年事已高、身体虚弱所致。他的健康状况在去世前的几年里一直在持续恶化。
在阮富仲去世大约两周后的8月13日,苏林以100%的支持率当选为越南共产党第十三届全国代表大会总书记。此时,苏林同时担任总书记和国家主席,成为党和国家的双重领导人(直至国会选举梁强为国家主席)。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苏林上台,多名公安系统的官员得到晋升,包括来自兴安省的高官,他们得到提升被认为是苏林为了巩固自己势力的举措。
在苏林担任国家主席及总书记后,一些与其有深厚渊源的公安将领被提拔。其中包括:
• 上将阮玉英(Nguyễn Ngọc Anh),于6月3日被任命为中央办公厅主任;
• 上将梁三光(Lương Tam Quang),于6月6日接任公安部长一职。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位将领都与苏林同为兴安省人,这显示了地方和个人关系在人事提拔中的影响力。
2024年8月16日,越南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推举上将梁三光进入政治局。在被补选成政治局委员之前,梁三光是1975年以来首位担任公安部长但未进入政治局的官员。随着梁三光的补选,政治局成员现已达到15人,其中包括6名拥有公安背景的成员,以及3名军队背景的成员。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长期关注越南政治的学者卡尔·塞耶(Carl Thayer)教授表示,越南政治局的成员分属多个派别,包括:
1. 北部兴安和河南派系;
2. 中部义安与河静派系;
3. 南方派系;
4. 军队派系;
5. 公安派系。
越南公安部,几乎可以叫做兴安部了,因为太多的来自兴安省的公安队伍的官员得到提拔了,他们跟苏林一样都是兴安省老乡。不能说兴安的就不能进公安系统,也不是是说他们进公安系统,只要是兴安老乡的,都是派系,但是这么多来自兴安的人得到提拔和重用,总给人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简单盘点下:
1、梁三光,新任公安部长,之前是公安部副部长,1965年,兴安人。
2、阮唯玉,新任越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之前是公安部副部长(并不是越共党中央书记,但是任越共中央办公厅主任,这又是一个特例),1964年,兴安人。
3、黄德棱,公安部干部组织司司长,1968年,兴安人。
4、吴氏黄燕,公安部政治工作及党工作司司长,1967年,是越南公安部机动警察司令部原司令范国刚的太太,兴安人。
5、阮文服,公安部拘留及刑事案件执行管理司司长,1965年,兴安人。
6、阮文孟,公安部交警司副司长,1967年,兴安人。
7、范世松,公安部内部政治安全司司长,1968年,兴安人(最新消息,范已经升任公安部副部长,从司长直接跳至少两级任副部长)。
8、梅黄,胡志明市公安厅副厅长,1979年,兴安人。
9、黎曰胜,安沛省公安厅厅长,1972年,兴安人。
10、杜春碟,警卫司令部副司令、胡志明主席陵管委会副主任,1974年,兴安人。
11、阮青松,河内公安厅副厅长,1968年,兴安人。
12、苏英勇,河南省公安厅厅长,1978年,兴安人。
13、阮玉光,公安部毒品犯罪刑侦司副司长,1967年,兴安人。
14、高明玄,老街省公安厅厅长,1874年,兴安人。
这么多公安部及地方公安厅的领导,部门一把二把手都是兴安人,这难道是巧合?怪不得越南民众表示,那不叫公安部,叫做兴安部。要说兴安省眼下的特产,那就是公安。
与梁三光进入政治局的同一天,另一名曾任公安部副部长的上将阮玉英(现任中央办公厅主任)也被补选为党中央书记处。这些人事安排进一步显示了当前越南党内高层对公安和军队背景的重视,同时反映了各派系之间的平衡与利益分配。
到2024年10月,国家主席一职交由常务书记梁强担任。10月21日下午,国会以全票通过(440票赞成)的方式通过了任命梁强为国家主席的决议。此前的10月20日下午,国会免除了苏林的国家主席职务,这意味着苏林将专注于党的工作,仅保留总书记一职。
这一变动使得2021-2026届任期见证了四次国家主席的宣誓就职仪式,分别是阮春福、武文赏、苏林和梁强。其中,苏林的国家主席任期仅为5个月,是历史上最短的一任(当然这个属于形势需要,而不是任职人有什么问题)。
梁强就任国家主席后,10月25日,总书记苏林向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主任陈锦绣颁发了政治局的任命决定,任命其为书记处常务书记兼中央纪委主任。
至此,陈锦绣成为继武文赏、张氏梅和梁强之后,第十三届任期内的第四位常务书记。
在越南正在发生,并将继续演变的另一场变革,就是精简机构。
笔者在之前的文章写过,越南 70% 的国家预算用于维持庞大的行政机构,而这个机构依然臃肿、重叠。一些部委、部门甚至还揽取地方的职责,导致“申请-审批”的机制滋生消极现象和腐败行为。与工作岗位挂钩的精简编制工作、提高队伍质量以及重组干部、公务员、事业编人员结构还远未彻底解决。
这是自担任总书记职务以来,苏林多次直言不讳提到的种种问题,强调必须紧迫推进组织机构的改革,确保做到精简、高效、强大,并具备更高的执行力和效能。
前面的文章,我们说过多次,那就是苏林上来之后,烧了几把大火:推动南北高铁提案在国会通过,重启核电站项目,三就是精简机构。
可以说,精简机构,是在苏林上任不久后提出的一项重大主张。他的表态极为果断,展现出一种如火如荼的革命气势,给人一种非做不可且立即行动的强烈印象,绝不拖延,甚至给出了在2025年1月要做第一阶段总结的时间节点要求。
尽管决心很大,但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很容易观察到,越南的政策虽正确且契合实际,但问题往往出在执行环节,即落地的时候政策会打折扣。
许多问题需要提上议事日程,包括法律框架、国家模式、人员配置和组织安排。然而,据《青年报》报道,苏林提出了一个明确的时间表,即要在2025年底之前完成对整个政治系统的精简,这会不会是揠苗助长,太心急了些。
在12月6日,长期观察越南政治的澳大利亚国防学院的教授卡尔·塞耶(Carl Thayer)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苏林这一雄心勃勃的政治决心可能会面临困难,因为越南目前在制度管理和经验积累方面尚未完全具备实施如此快速且大规模的精简革命的条件。此外,干部的轮换与安置问题以及分级授权的需求也可能对计划的进度和可行性产生影响。
本质上,这次精简工作的首要目标是削减财政预算的负担。据苏林介绍,目前国家预算约有70%用于支付工资和日常运作费用。这种过高的开支使国家几乎没有资金用于发展性投资,制约了国家进入新的腾飞时代。另有相当一部分预算被用于偿还债务。
苏林对精简和重组政治系统的决心,显示出他与前任阮富仲相比的明显改革特色,旨在留下自己的标志性成就。目前已提出多项改革建议,其中最显著的是结束或合并一些部委、机关、部门及党内机构。然而,这一改革过程可能会导致多余人员的重新分配和安排问题,引发“谁留下、谁离开”的敏感问题。
卡尔·塞耶进一步认为,这可能是此次精简工作中最大的挑战之一。关键在于如何在各级形成统一的领导,确保领导者明确改革目标,并愿意在未来几个月和几年内全力推进。然而,利益冲突和对立是不可避免的。
总而言之,2024年是越南政坛变化最剧烈的一年,包括多名高级领导人的免职和纪律处分。尽管如此,越南共产党通过迅速填补空缺职位,保持了政治稳定,并为2026年1月即将召开的第十四次全国党代表大会做好了准备。而机构改革,或许是一个长久的工作,而不仅仅是一次手术一般切掉肿瘤那么简单,这里面势必会有更多的波澜。
未来,我们将继续为大家带来最新、客观和多角度的信息报道。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越南电动化浪潮,以及来势汹汹的中国汽车 | 年度盘点


年度盘点 | 越南2024年的竹式外交


年度盘点 | 2024年在越南市场推出哪些混动车


越南榴莲,在中国很受欢迎


年度盘点 | 越南2024年10大歌曲之最


越南花花草草
越南经济观察,越南社会百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