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故事 | 郭君伟:冲锋在前、踏实认真的奋斗者

企业   2025-01-07 18:04   黑龙江  



有人说他话不多、不善言辞,有人说他技艺精湛、为人谦逊,有人说他工作起来特别认真、执着于结果......他,就是中国航发东安521车间工艺员郭君伟。

入职二十余年来,郭君伟在公司一路成长进步,直至成为堪当大任的“顶梁柱”,期间有过伏案潜心钻研、现场苦炼本领、实践创新想法,也有过攻关受挫、遭遇瓶颈、突破自我、挑战成功。一路走来,有欣喜也有挫折,而始终不变的是他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奋斗姿态,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冲锋在前的责任担当。

郭君伟始终认为: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用行动坚守最初的选择。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近日公司一种型号研制项目中,因其研制难度大、承制件号多、研制周期短等特点,没有时间试错,研制只能“一次成功”。考虑到型号研制涉及众多环节和部门,公司迅速组建专项攻关团队,作为主要承制单位的521车间压力空前,派出包括郭君伟在内的精兵强将加入其中。

作为团队攻关主力之一,郭君伟毅然冲锋在攻坚克难最前线,与团队成员一同开展风险识别,针对6轮风险识别中发现的50余项问题制定针对性措施60余条,并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强化工序衔接、计划拉动生产、运用“快反”机制、执行日例会和型号周报、专项劳动竞赛等有力举措按下研制“快进键”,以技术质量问题加速解决、风险隐患及时排除、过程跟踪严谨有序、刚性计划严格执行强力保障零件加工“不落地”、问题解决“不过夜”,为实现研制“一次成功”、按节点交付提供了坚强保障。

在研制攻关中,郭君伟积极献计献策、靠前承担急重工作,特别是在一种重要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攻关中,展现出冲在前、拼在前、干在前的奋斗精神,充分彰显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仔细研究了零件加工要求,难度很大、周期很紧张,又是第一次研制,这样长工时的零件一旦有误就会耽误交付,风险很高,还是我来做数控编程吧。”随着深入研究零件加工方案,知晓了其中的难度和风险,原本担任技术指导的郭君伟决定亲自上阵。

郭君伟一头扎进攻关中,他心想:越是艰难的任务越要头脑清醒,谋定才能后动。于是,他静下心来潜心分析现状,整理出做好程序编制必须面对的难题,诸如缺少编程、加工经验和适用工具刀具,零件因自身结构和材料特点易发生加工变形、让刀、振动等问题,表面质量、叶型轮廓和厚度公差难以保证……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郭君伟一次次改进加工方案、装夹方案和刀具方案,每次更改都要运用仿真系统进行验证,针对刀具、工装、工作台和主轴等反复开展模拟、分析,以确保方案精准、可靠。随着涵盖20多个子程序的切削过程几何模型越来越复杂,模拟验证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

时间一点点流逝,郭君伟身上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他不敢有丝毫懈怠,一边完善程序一边与时间赛跑……

郭君伟的身影不停地奔走穿梭,在机床旁记录数据、电脑中修正程序、叮嘱操作者关键重点,每一次验证都牵动着他,每个进步都令他更有信心,就这样,在数不清多少次验证后终于得到了可行方案。

但在实际操作时,郭君伟和操作者还是狠狠捏了一把汗,屏住呼吸、凝视快速旋转的刀片……“兄弟们辛苦了,干得漂亮,我们成功了!”郭君伟长出一口气说道。

……

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公司顺利完成研制任务,圆满实现了研制“一次成功”,不仅为公司研制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后续研制增添了信心和底气。

类似的攻坚故事在郭君伟身上发生过许多次,冲锋在前、踏实奋进是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亦是生动写照,而像郭君伟这样内心坚定、勇于担当的奋斗者、实干者更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像他一样一步一个脚印地攻坚克难、迈向目标。

潘芮/文 王爽/图


本期责编:王   爽
本期编审:杨   磊


本微信公众号所有内容,由航发东安自身创作、收集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属航发东安所有;从公开渠道搜集、整理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属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航发东安
凝聚发展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