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文颖教授(1930年3月 - 2021年3月)进入北大历史系,我们有幸遇到了一大批非常好的老师。仅就世界史专业的老师来说,记得当时我跟一个在外校上学、想考我们专业研究生的朋友说过,这些老师的名字都印在我们当时使用的教材——《简明世界史》的版权页上。几十个名字构成一个堪称当时中国世界史学科最豪华最强大的阵容,也体现了当时这个学科的几乎全部领域。这个阵容现在想起来依然让人亲切和激动,其中就包括齐文颖老师。至于那本教材过于鲜明的“时代特色”,不是这些老师能够左右的,实际上没有哪个老师是真的使用这个教材的,他们在课堂内外,给我们的是真正体现他们的功力和追求的“真材实料”。《简明世界史》,北京大学历史系简明世界史编写组
从讲课特点来说,这些老师有的严谨缜密,有的开阔深沉,有的儒雅舒缓,有的热情奔放,有的谦逊诚恳,有的风趣幽默,有的慷慨激昂,很多老师对其中的一些特点兼而有之。回想起来,好像齐老师具备所有这些特点,但是又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我跟随齐老师上过欧美近代史基础课,还上过美国早期史选修课。那时正是改革开放初期,我们这些选择了世界史专业的学生,和当时的整个国家一样,对美国充满强烈的兴趣,因此对美国史课程也抱有热切的期望。齐老师的讲课,总是缓缓道来,具有女老师的独特魅力,但是在波澜不惊的讲述背后,分明让人感到她深厚的学术功底、对学术的敬畏感、探寻真相的热情、传道授业的责任感和对学生的一片爱心。齐老师讲课有一个习惯:每讲到一个新的专有名词或概念,都会随手在黑板上写下对应的英文词汇。这个小小的做法所起的作用,可不仅仅是丰富了我们的单词量,它传递给我们的是随时随地学习和积累哪怕很小的一点知识的习惯。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也采用了这个做法,每碰到一个新的概念就随手查查它的英文是什么,这个习惯一直保持了很久。 毕业后我从事了国际关系方面的工作,没有再系统地学习美国史,但是齐老师给我打下的知识基础让我在工作中、甚至在意想不到的其他方面终身受用。也许平时我们不会常常想起它们,但是在一些特定的时间和场合,它们会一下子涌到心头。十几年前放映过一部美国电影《阿甘正传》,当我看到阿甘的家世和他童年生活经历的时候,我猛然意识到,这不正是暗喻着齐老师给我们讲过的美国早年的历史吗?循着这个思路看下去,果然发现,电影正是通过阿甘的经历,讲述了一部跌宕起伏的美国历史。我感到彻底看懂了这部电影。这个感悟真是让我感到一种大欢喜。电影《阿甘正传》剧照还有一次,我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小城威廉斯堡。走在那刻意保留下来的殖民地时期风貌的街道上,看着那些装扮成殖民地时期各色人等迎接中国客人的市民,我一下子想起了齐老师和她讲过的那一段历史,一时间仿佛不知今夕何夕。我与一位装扮成市政官员的老人聊起了那段历史,那时在我心头涌现的正是齐老师的身影。1997年10月作者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小城威廉斯堡与妆扮成独立战争时期人物的当地民众合影最近十几年来每逢美国大选,我都在我主编的杂志《世界知识》上借机以较大篇幅介绍美国历史、政治和文化的种种方面。2004年那次我们的封面话题是“从总统看美国”,我约请两位美国历史和美国政治专家进行三人对谈,其中我着重谈了在改革开放初期闯入中国民众视线的第一位美国总统——里根(卡特在任时我国毕竟国门初开,且电视远未普及)。里根当政正是我们在大学学习美国史的时候,记得我们还去长城饭店观看1984年大选的电视直播,对美国历史的学习使我们对美国的现状能有更深的理解。1984年10月7日,琼·蒙代尔、沃尔特·蒙代尔、罗纳德·里根和南希·里根在第一次总统辩论的舞台上合影(https://catalog.archives.gov/id/75853657)齐老师给我们讲过那艘开辟了新天地的小船“五月花”号。我要说的是,不管我们这些学生,开启了怎样的人生航程,驶向了何种方向,遇到过怎样的风浪,齐老师就是我们人生航程中的“五月花”。齐老师还讲过感恩节的来历,对齐老师和所有的老师,我们永远感恩。
和其他老师一样,齐老师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门具体的知识。更重要的还有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永远追问真相的精神。记得当年在齐老师的课上,我最想了解、也是印象最深的,是美国先民对理想的追求,是美国的建国理念、民主制度和法治精神。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对美国的看法也一再发生变化。就我们个人来说,这与我们的年龄、阅历和知识的增长有关;从更大的范围来说,这与中美关系和整个国际关系的进程有关,也与近年来中国和美国的相对位势的微妙变化有关。当年我们看美国的时候,目光单纯,现在人们越来越多地谈论G2,谈论中美共治、北京共识和中国模式。这本来是中国获得发展的体现,足以让我们骄傲。但是在其背后,我们也愈益明显地感受到一种虚骄之气,仿佛美国已不再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已经获得了傲视美国的优越感。 今年年初海地发生地震后,有中国记者到当地采访,看到海地的破败景象,联想起中国30年来的进步。姑且不论中国与海地是否有可比性,这位记者随后的一句议论,却让我感到吃惊。他写道:如果这30年中国采用了美国式的民主制度,我们还能发展得这样快吗?看到这样的议论,看到人们对美国的种种评价,我会不自觉地用齐老师教给我的知识和方法,去检测一下、思索一下、反问一下。我感到,我们对美国的认识,对世界的认识依然远远不够。这样的时候,齐老师和我们所有的老师们的工作,愈加显示出永不褪色的意义。我始终认为,美国史是天然的启蒙教材。我想,了解美国史的人都会同意这个看法。让我们祝愿齐老师、祝愿我们的美国史和世界史学科青春永驻。(此文为2010年3月在北京大学历史系齐文颖教授80寿辰纪念会上的发言。齐老师已于2021年3月22日去世。)宋建忠:怀念与致敬|写在俞伟超先生逝世20周年之际
常 青:老少倔强的碰撞——回忆1982至1998年间的宿白先生
何 驽:一个学子心目中的北大先生
投 稿 邮 箱 | editor@pku198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