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之事|沙白女士赴瑞士辞世引发的思考

文摘   2024-10-28 08:30   美国  

10月24日,一位名叫沙白的女士在瑞士有关机构中安然离世的消息在网络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纷纷转发分享这则消息,以及这位女士发布在她自媒体帐号上的内容,在遗憾她放弃生命的同时,又钦佩她平静赴死的勇敢精神,也有谴责她无视家人感受的行为自私自利。

在我们的文化中,死亡似乎是极端恐惧的不可谈论之事。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沙白女士敞开心扉谈论死亡,进而理性选择主动结束生命的做法就显得相当出位了。     

 

沙白女士20岁时,身患红斑狼疮,用药的结果导致身材变形,无法面对阳光照射等一系列问题。她推崇极致精彩生活方式的理念,完全不能接受这样的生存状态。她声言宁可少活半生也要随心所欲,开心快乐。她毅然拒绝医嘱,冒险尝试各种不成熟的前瞻药物,保持高强度的健康人生活方式。她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她遍游世界、品尝美食;她甚至尝试极限运动,参加蹦极跳伞;她注重身形塑造,跳舞走秀…… 她以极大的好奇心把自己代入所有的美好之中。虽然在此期间,疾病多次爆发,但她都以超强的意志力奇迹般地复原。
2024年2月沙白女士的身体出现了不可逆的双肾衰竭,至此,她只能依靠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并且,她不再能够参与任何高强度的活动,更为严重的是她恐惧透析的疼痛。每周三次的透析令她非常抵触。经过多方咨询,确认无法避免日常透析之后,她只想终止这种痛苦,同时终止的是生命。她毅然决然地联络瑞士有关机构,购买单程机票,慷慨赴死。以一个很有尊严的方式告别了这个世界。
自她离世后的几天来,关于沙白女士赴瑞士安乐死的话题广泛传播,已经演变为一个社会事件。人们从各种角度评论这一事件,也引起了更多人思考如何面对死亡的问题。
最多的人是赞美她笑对死亡的态度。人们大多评价说,她过了光彩照人的一生。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理想生活方式,美丽、富有、才华横溢……
另一些人,尤其是中老年人无法理解她的行为,认为她无视亲情,没有顾忌父母家人朋友的感受,白发人送黑发人,自顾自赴死,太过自私。
也有一些医疗专业自媒体,从医学角度剖析她罹患的疾病是可控的,认为她不应该选择离世,配合治疗依然可以活得简单快乐。
更有一些人担心她分享赴死的自媒体内容会引发一些人的效仿,导致一些心理脆弱之人跟风自杀。
无论观点如何,都是在谈论死亡,这是在中国避谈死亡文化下不多见的现象。让人们有机会在生的时候思考死亡,理性面对死亡。这样说来,这是一件对公众有意义的社会事件。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存方式和死亡方式的权利。家人、朋友,社会导向只是引导个体选择的倾向,而不能是控制。在这个意义上说,沙白女士自己独到的选择无可厚非。但另一方面,她年纪轻轻,在疾病可控、生活质量还可以接受的情况下选择结束生命也很值得深思。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绝对是一个偶然事件,是一个独特的存在。甚至幼年的生活方式也无以选择。于是,某些宗教便演绎出投胎这个概念。这是对于一个人偶然来到这个世界的一种解释方法。但成年之后如何活在这个世界,以及如何离开这个世界,则会出现多种选择。大多数人按照文化惯性随波逐流,随遇而安。但个别人具有很强的个体意识,他们搏命选择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向世俗惯性妥协。比如,选择不结婚、不生育,也不选择朝九晚五,而是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然而当一日三餐填饱肚子都成问题时,人们大多安于现状,大概率不会做出惊世骇俗的举动。
沙白女士之所以如此特立独行,应该与她的原生家庭脱离不了干系。当她跟父亲在瑞士做最后旅行时,老父亲低声说过,“再留一年吧,明年再来。”…… 在被她断然拒绝后,老父亲便不再言语了。父亲对她选择的尊重在我们集体意识高于个体意识的文化语境下,更像是一种溺爱。我不能说溺爱断送了她的生命,但溺爱的确是她做出如此选择的背后原因之一。         

 

另一个值得商榷的关键点是她为什么不能忍受带病生存。如今,发达的医疗科技一直在延长着人们的寿命。透析更是让众多肾衰竭的人差不多可以像健康人一样工作和生活。再比如,衰老,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疾病。大多数人都能与疾病共存,带病享受生命的美好。为什么沙白女士却不能忍受?沙白女士追求的极致美好为什么无法包容生病的身体?而我们绝大多数人则可以?我想是不是我们在身体病痛之外,还有更多的精神诉求?可以在忍受病痛的前提下继续追求高于病痛的精神享受。比如,完成自己未竟的事业,陪伴年迈的长辈,看着后代成长,等等,等等。
当然,沙白女士的选择是她深思熟虑过的。她平静地分享生命最后阶段的心路历程,心平气和地劝诫身有病痛的人认真吃药,好好配合医生治疗。但她决定决然放弃自己的生命,这是她理性选择的结果。虽然这结果令人扼腕惋惜,令人痛心不已。终究,感情不能绑架理性,当感情与理性相互抵触时,尊重理性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也是一个社会文明的体现。
沙白女士在视频中向世界告别
沙白女士留给人间的最后一句话是庆祝自己的解脱而不是哀悼死亡……  
在悼念沙白女士的同时,让我们注意锻炼身体,积极生活。当疾病来袭时,认真对待,配合医生,认真治疗,与疾病和解,带病生存,享受美好的生活。

推荐阅读

黄梅:人啊人 | 直面伤口,浪漫前行




欢迎订阅“燕园1981”公众号

本公众号敬邀读者踊跃投稿
投 稿 邮 箱 | editor@pku1981.com
公众号编辑 | 杜若明  施丹  周湘  杨洪林

燕园1981
热烈欢迎关注本公众号! 本公众号用于1981年入学北大的81级校友沟通交流,并敬邀大家踊跃投稿。 投稿邮箱:editor@pku198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