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节气话养生—立秋时节,润肺祛燥

健康   2024-08-07 10:00   天津  

立秋时节

秋 意 渐 浓

立秋,是“四立”之一,表示秋季的开始,禾谷开始成熟,收获的季节到了。

《说文解字》:“秋,禾谷熟也。”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如《管子》所说:“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


进入秋季,意味着降雨、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季节转换,南方地区的降雨量、干湿度等变化明显;北方地区,变化明显的是气温。进入秋季后,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瑟成熟,气候开始由夏季的多雨湿热向秋季的少雨干燥气候过渡。立秋表示季节转换的开始,但并不表示气温会立即下降。“三伏”中的末伏还在立秋节气之后。

01

时节养生

精神调养

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易生悲忧之情绪。《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秋三月……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所以立秋节气,精神调养上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


起居调养

秋天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要适当增减衣物。


饮食调养

酸味能收敛肺气,辛味则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进食酸味果蔬。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总之,秋季时节,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西红柿、柠檬、百合、银耳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顺应秋冬养阴,有利于阳气的收藏。


运动调养

秋季时节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故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干扰阳气的内藏,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在运动时,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增减衣物。


立秋

02

养生穴位

润肺按“天突”

天突穴属任脉,与肺部联系密切,外通气窍,是气息出入的要塞。按摩此穴,对祛除肺邪、润肺益气有重要作用。

位于颈前区,胸骨上窝中央,前正中线上。用食指指腹按压天突穴2~3分钟,以感觉舒适为宜。

祛燥按“迎香”

秋燥容易危害肺脏。点揉迎香穴具有清热散风、 祛燥润肺、宣通鼻窍的作用。


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约0.5寸、鼻唇沟中。用两手中指或食指指肚,顺逆各揉搓20~30次,以迎香穴发酸、发胀、发热为度。

03

立秋养生茶

养心安神茶饮—甘麦大枣茶

材料:甘草10克、浮小麦30克、大枣10枚。

做法:将甘草、浮小麦研成粗末,红枣去核,放入保温杯中,冲入沸水,加盖焖10分钟左右,代茶饮。

功效:养阴除烦、宁心安神。

天津市第一医院
天津市第一医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