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您正在阅读的是宁强记忆2024年第78期
羌城旧事之二十——阅报栏
阅报栏现在看来,已是过去的事物,几乎难觅踪影。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宁强大街小巷、机关单位随处都能见到阅报栏,以及热心看阅报栏的人。
那时的信息的接收渠道还比较匮乏,不说智能手机、电视,就是有收音机的人家也少得可怜,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除了每家都有的广播(用喇叭听早点新闻、晚间新闻),再就是报纸。因此报纸就成为了人们了解国内外大事的主要渠道之一,也是人们窥望外面世界的窗口。而那时普通人家自己订报的极少(订报的主要是喜欢读报的退休干部、教师、医生等),人们想要看报,最方便的方式就是去街头免费的公共阅报栏浏览。
阅报栏是一种便于行人(读者)阅读报纸、获取知识、了解外界信息的公共设施,通常设置在行人比较密集的地方。它由最早的在墙上钉块木板、用木条一框的简陋壁挂式;到后来露天的墙体、木框架;最后到铝制和不锈钢的玻璃橱窗式(因附有照明灯在夜晚也可阅读)。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壁挂式阅报栏看报的人(来自网络)
要说我对报纸的亲近和认识,还是源于过去宁强人特有的年俗。到了腊月天快过年时,除了准备年货、腊月二十三扫扬尘、家人添制过年的新衣裳,便是要将暗淡陈旧的屋里,尤其是睡房粉饰一新,用什么材料粉饰呢,便是过期的废报纸。那年月找报纸的人很多,报纸金贵,不说快过年的腊月天,就是平时的春夏秋,大人也要托亲朋好友,千方百计地把报纸找回来,积攒到足够粉饰房子时才罢休。然后在腊月里某一天,家里打好一盆浆子,由大人拿着扫铺的刷子,在屋里爬高溜下,用刷好浆糊的报纸将顶棚和四墙上原来发黄渗(雨)水的报纸逐渐遮盖。这糊纸看是简单的活,也没有高深的技术,但也需要技巧和耐心,报纸糊得是否平展好看,还是有区别的,不然讲究点的家庭就不会花钱去请糊纸匠(一般是搬新房或结婚时请)。糊了报纸的屋子,顿时大变样,白亮美观,充满新鲜气息和新的希望。睡在糊好报纸的屋里,四周都被各种各样的报纸环围着,置身在墨香里,你斜睡着、仰躺着睁开眼就是白纸黑字、就是文章和图案,你在报纸的海洋里巡游,说不定就喜欢上某一篇文章或一个精美的插图,会专心致志地看许久,思绪也会随文字畅游天下。我认为我们那时接触和认识报纸大都是这样开始的。
我印象中最早的阅报栏应是上世纪70年代初上小学时的阅报栏,它在南小一进大门右手的小四合院。至于阅报栏是墙体的还是木质的,因自己那时太小,不注意也不感兴趣,已经记不清楚了。这个小四合院的南、西两面依靠民居,北面是几间青砖瓦房,东面是教师食堂,往东还有一个更小的院子。阅报栏就在小四合院北面,里面有几张报纸,报纸换得不是太勤,是供老师吃饭和休息时阅览的。
上世纪90年代的宁一中水杉大道(来自网络)
再接着就是我上宁一中(宁强县第一中学)见到的阅报栏。因我初高中四年(宁一中当时是完全中学,初中、高中学制都是两年)都是在宁一中度过的,所以对宁一中的人事及阅报栏知道的要多一些。阅报栏在宁一中校园好像不止一处,有两三处,也随时间推移在不断变更中。有在篮球场边的,有在学校会议室前的,也有在校办玻璃厂(老礼堂)南侧小广场的,它们几乎都是露天墙体式、一面玻璃窗的那种。因报纸背墙面向玻璃窗,一份四版的报纸(那时报纸除了特刊、增刊,一般都是一期四版)只能看两个版,要么是一、四版,要么是二、三版(不像后来双面玻璃窗透明的那种,悬挂的报纸可两面看),要看全就得张帖两份报纸,学校一般不会这么做,至于看到的是一、四版还是二、三版,那要看张贴人员的心情,更何况张贴新报纸的随意性就很大,这样贴心的细节关注不到也正常。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宁一中的篮球场(来自网络)
宁一中校园因在起凤岗上,校舍也因地势大都修建在台地上,一台更比一台高,直到起凤岗山包上都还有学生宿舍。学校篮球场在学校食堂和上一个台地两排教室之间,泥沙地面,方正平坦,两个绿色铸铁篮球架,是县城较好的篮球场,也是最红火、热闹的篮球场,不但学校师生喜欢它,就是学校外面的人也爱来这里打篮球。我们那时体育、文艺活动很活跃,尤其是打篮球搞得轰轰烈烈,一年四季,师生间、年级间、班级间、学校与校外机关单位的赛事接连不断。由于来看篮球赛的人多,也带“红”了篮球场边的阅报栏,读报的人比平时要多许多倍。我们那时之所以关注这个阅报栏,是抱有“实用主义”目的的。阅报栏主要贴得是“两报一刊”里的《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以及《陕西日报》《汉中日报》等。因为那时的作文和大批判文章的写法几乎一样(我们那时是把大批判文章和作文混为一谈的),叫做作文三大段(后来也有人把这类作文叫“帮八股”。),也就是“开头形式大好,中间东抄西抄,最后喊几句口号。”这样的文章说呆板也呆板,说简单也简单,说好写也好写,但也有一些讲究。文章内容及材料,比如毛主席语录、声势浩大的段落、革命口号等,大多从红宝书、报纸上来,因为大家认为报纸上的东西是不会错的,如果再结合点身边实际就更好了。可以说,在初中学习阶段,篮球场边阅报栏的报纸是为我们写作文提供材料的不竭源泉。
学校会议室在学校图书馆后面一排青砖瓦房里。青砖瓦房西头是何永福校长(兼校党支部书记)的宿办室,东头就是三间连通的学校会议室。我们上高中时,因教室离学校会议室不远,上晚自习时,时常能看到学校会议室灯火通明的,那是老师们在开全体会。在学校会议室门口外的北面,就是一个和篮球场一样的阅报栏。这个阅报栏因在学校会议室外面,主要是供老师开会和休息时阅览的。
上世纪90年代宁一中教学楼前的阅报栏(来自网络)
我们上高中时,改革开放也已启动,因高考恢复的动力,学校掀起了刻苦学习、复习备考的热潮。在校办玻璃厂(老礼堂)南侧的小广场也有一个阅报栏,阅报栏分两栏,一栏是报纸,另一栏是学校语文教研组推选的学生优秀作文。随着社会读书热的兴起及报刊杂志的繁荣,学校报栏除了《人民日报》《解放军报》《陕西日报》《汉中日报》外,还增添有《文汇报》《中国青年报》等。语文教研组推选的学生作文半月一期,非常地火爆,同学们几乎是当着范文来摘抄和背诵的,记得高我们一级的张宏明写了一篇《东山观》的作文,不仅附有老师们热情洋溢的点评,学校还热烈推荐并要求全校学生背诵,不说“家喻户晓”,起码是一夜闻名全校。语文老师还对我们说,你们在阅报栏不光看优秀作文,也顺便也浏览下旁边的报纸,尤其是副刊,这对你们写作文有好处。也就是这样,我们才初步认识《陕西日报》的副刊“秦岭”和《汉中日报》的副刊“汉水”的。
县城最有名的阅报栏,应是南北大街分水岭邮电局大楼前的公共阅报栏。因在南来北往的大街上,加上由邮电局专人专管负责换报,报纸种类相对较多,更新及时,所以读报的人也就多。此阅报栏除了常规的国家省市党报外,还有《光明日报》《参考消息》等,而《参考消息》是最受人们欢迎的。
南北大街分水岭老邮电局大楼(周安拍)
一般来说,早晚读报的人最多,中午因阅报栏暴露在太阳光下,看得人就少一些,但也有铁杆的读者顶着烈日或带着遮阳的草帽子看。那些常读报的,对阅报栏除旧布新的时间了如指掌(一般两三天换一次),他们为了先睹为快,会准时来到报栏前,抢占有利位置,相对来说,早来的离报栏近的、还有个子高的人最占优势,而那些来晚的、个子矮小的就只有站在后面耐心等待,要等前面的人看完腾出地方才有机会,而那些没时间等待,要赶着去上班、上学、干活、做生意的人,就只有透过人缝和人头窥见个只言片语,自然心里会不畅快。那些铁杆的读者大多是退休的老者,仗着有时间,不但慢条斯理,看得特别慢,还会从报纸第一版看到最后一版,甚至报纸中缝的(公告、广告)也不挪下,这让后面看报的人急得抓耳挠腮,忍不住会催促几句,但毫无效果,引来的是白眼和不满,照旧要等人家细嚼慢咽地看完。到了早饭或晌午(晚)饭后,阅报栏前人来人往,慢慢就聚拢了许多人,大家或津津有味地读报,或窃窃私语地交流,遇到报纸上公布的爆炸新闻或精彩文章时,就有人慨叹起来,并把重要或精彩的段落大声地朗读出来,沉静的氛围便如静湖扔下一枚石子激起活跃的浪花。也有人读着读着就对报上的人事或文章情不自禁地发表观点和看法,旁边便会有人接碴,或赞成,或反对,不断有人加入,因观点不同就形成正反两派,阅报栏前就无形成了辩论场,双方高声争论,有时争得脸红脖子粗、闹得不愉快的时候也时有发生。当然,在读报人中间也有几个高谈阔论、见多识广、博学多才的人,就跟今天的网红一样,是读报人的灵魂人物,他们不光读报还常发表自己的高论和灼见,让其他的人信服不已。还有个别有心人,随身还带有纸笔,把喜欢的文章和精彩段落抄写、记录在白纸和笔记本上,以备回味和收藏。这些阅报栏前难得的场景,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当时社会现象的缩影。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街头阅报栏争相看报的市民(来自网络)
除了邮电局大楼前的公共阅报栏,还有就是南街上工人俱乐部的阅报栏也令我印象深刻。要说俱乐部的阅报栏,得先说下工人俱乐部,工人俱乐部名义上是职工学习政治和文化、活跃文体生活、提供技能培训的场所。但在旧城改造以前,工人俱乐部因场地较大,文化、体育及娱乐设施较齐全,一直是南大街,甚至是整个老城人运动、娱乐、游玩的场所。工人俱乐部一开始就有阅报栏,报刊图书阅览室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末才正式开放。所以这里的阅报栏前也时常聚集着一批忠实读者,有的阅报长达一二十年。这里的报栏一开始也是露天墙体式,后来变成木质双面玻璃橱窗式,悬挂的报纸可两面看。这里的报纸除了《人民日报》《陕西日报》《汉中日报》,还有《工人日报》《陕西工人报》等。我因家在南街,也是这里的常客,断断续续看过多年报纸,那些在夕阳下安静读报的日子着实让人怀念。
顺便提一下,当时钟鼓楼西侧山岗的老文化馆也是有阅报栏的,因地势偏僻,人们只在周末和节假日开放时才去,何况这里有报刊图书阅览室,来的人更喜欢在阅览室读书看报,不但舒适不晒太阳,选择的余地也大,所以阅报栏前相对冷清一些。
那时的机关单位、工厂矿山和乡镇企业,只要是个单位,不论大小、简陋精致,几乎都有一个阅报栏。阅报栏在不同时期功能和作用也不尽相同,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主要从上面了解政治形势与国内外大事,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除了原有功能,更成为精神文明和单位企业文化的标识。
县农行的报刊文化角(周安拍)
据我的观察,现今阅报栏虽然难觅踪影,但在银行和保险公司还留有报刊文化角,然而办事的顾客大都置报刊以不顾,抱着手机刷视频,读报刊的罕有其人。而中心广场、体育场等公共场所装有融媒体显示大屏,供居民和游人浏览各类资讯,可以说融媒体大屏取代了阅报栏,或者说融媒体大屏就是今天新式的“阅报栏”,它仍然在发挥着“阅报栏”的功能和作用。
阅报栏和许多老去的事物一样,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在电视、互联网,尤其是在智能手机的冲击下,已经渐行渐远,几乎快从我们视野中消失。
作为一个老年读报人,笔者觉得报纸虽然不再是传播信息的主流,但却承载着过往时代的记忆和情怀。尽管读报一族都老了,有的因老眼昏花看不成报纸,却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仍在坚持读报,相信还会有不少中青年加入这个群体。
阅报栏是一种贴心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作为“知识的加油站”“城市的风景线”,应在中心广场、体育场、影剧院、宁强南站等人流集中的公共场所和地段增设阅报栏,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占领基层“精神阵地”,发挥其独特的宣传作用,使更多的居民受益。
END
扫码关注我们
编 辑|何 超
责 编|周建琴
审 核|王 岚
投稿邮箱|nqszban@163.com
往期回顾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秀峰往事
一餐难忘的“忆苦思甜”饭
感谢您抽出
.
.
来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