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2024年第73期
— 宁强记忆微信公众号 —
接续宁强文脉
传承文化基因
[ 碑记 ]
冯家营的清醮会碑和
集资兴学碑
冯家营地处五丁关以北的宽川河上游,是一个山清水秀,风光迤逦、人文荟萃的自然村落。
在冯家营村委会所在地的桂花树下,一通石碑矗立在荒草中,毫不引人注意。近日我在当地退休干部冯强林先生的陪同下查看了此碑。
这通石碑的正面是清醮会碑记,背面是集资兴学碑序。
正面清醮会碑记如下:
盖闻神道设教,飞鸾显化,所以醒痴迷而警愚顽,消浩劫以挽狂澜者也。然仙佛既为民费尽婆心,而人民能不体仙佛之意,以成万古不磨之善举,千秋馨香之盛典矣。
如我牌清醮盛会,系罗天大愿,惟向无会底,虽每年设坛诵经,皆系四乡乐善信士募化襄助,仝人等恐事无可稽,年久废弛,特邀集合牌善信量力资助,积作金底,共拨钱壹仟六百缗,置业生息,以作每年建醮诵经之用。仝人等不敢谓替神阐教,代天宣化,祗期众善奉行,略消浩劫。应不负神圣说教,飞窍显化一片救世之心焉。
略序缘起以及乐善者芳名,勒诸贞珉,以志不朽云。
(冯贤义等捐资者姓名及捐款数略)
民国二十一年岁次壬申巧月下浣日
背面的集资兴学碑序如下:
窃以为钟灵毓秀,人文蔚起,虽一方之风水始然,实赖学校培养所致也。
我处冯家营,地居山僻,幅园蕞尔,文风之盛,历有多年,但未鼎革以前,皆系专馆私塾议薪聘师。迨民国十八年始创学校,予苦心经理,数年来少有所积四百余缗,以作学校底金。然虽于培植人才无有裨益,亦可作后日之热心教育者之先声云耳。
是为序
(王明朋等捐资者姓名及捐款数略)
民国二十一年岁次壬申七月下浣日 谷旦
清醮会又称打清醮、太平清醮,是清代以来的地方民俗活动,旨在祈福谢恩、祷告神灵保佑地方平安。清醮会一般由地方民众集资,由道教宫观具体主持醮仪,并举行神灵巡游和演戏等娱乐活动。届时请道士建坛进表,诵经拜忏,请戏班通宵达旦地演戏,非常热闹。民俗学者认为,清醮会是由道教与民间信仰相结合而影响中国地方社会的重要方式,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
1932年农历七月下旬,冯家营村举行清醮会,为村民祈福消灾,决定把筹集的一千六百串作为底金,利息作为往后清醮会的费用。并刻碑将集资兴会的善举记录下来,这是情理之中的事,而为什么又在清醮会记事碑的背面,记载村民集资兴学的盛事义举呢?将清醮会记事和集资兴学序镌刻在一通碑的正反两面,是率性而为?还是刻意为之?
带着疑问,走访当地长者,查阅《宁强县志》,得知:
民国十八年(1929)农历二月以来,宁羌天旱无雨,河水断流,禾苗枯死,秋粮颗粒无收。人们以野菜、树皮和观音土充饥,许多耕牛被宰杀吃掉,民众流离失所,路多饿殍。地方政府曾放粮舍饭,但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于是盗贼蜂起。6月,李刚武勾结股匪赵元臣率匪众2000余人攻陷宁羌州,大肆抢掠,烧毁民房300余间,绑票20余人。继而巨匪王三春来犯宁羌。9月,李刚武率匪千余人第二次抢劫阳平关。民国十九年4月(1930),李刚武抢劫金牛驿和大安乡场,11月土匪周树民由略阳来犯宁羌,土匪王三春攻陷宁羌城,盘踞一月。民国二十年8月(1931),大股匪首周树民、倪九襄、何智聪、唐智如纠合匪众3000余人,快枪500余支,手枪百余支,窜入胡家坝,后攻陷宁羌县城。民国二十一年初(1932),大股匪何智聪、罗烟灰、彭官杨和兵痞王长惠常扰县境,劫掠焚杀。匪来如梳,兵来如篦,县保安队、各地民团、国民革命军、川军借剿匪行抢劫扰民之事。各地民众不堪骚扰,纷纷组建民团,加强团练,筑寨自保。
而这一时期的地方政府自顾不暇,政令不及,不能实行对乡村的有效管控,既无财力赈灾,也无实力抗匪,偏远地区的村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天灾人祸面前,为了生存,有人弃礼义廉耻于不顾,道德行为失准,甚至在死亡面前,为了生存,有人被裹挟入匪,本是穷苦务农之人落草为寇,干起了打家劫舍的勾当。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面对劫难,冯家营的乡贤们意识到维护地方,即在于祈求神灵的庇护,更在于兴办学校,普及文化,教化人心。于是借清醮会,倡议人们重视教育。
清醮会碑上共有46人在列,集资1600串,集资兴学碑上共有11人在列,集资515串。从两项数据的对比不难看出,信奉神灵庇护的人远远多于相信教育力量的人。由此可见封建迷信根深蒂固,以教育振兴乡村的道路还很漫长。在社会转型时期,思想启蒙、观念更新依然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而冯家营把乡村振兴的希望寄托在发展教育上,首倡集资兴学者无疑是先知先觉先行者,为冯家营尊师重教起了表率作用,而这位首倡者也许是孤独无援的,因此在碑序中并没有留下撰文者的名字。
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清醮会碑上的46人中,冯姓17人,杂姓29人;而在集资兴学碑的11人中,王姓4人,赵姓3人,郑姓2人,冉姓张姓各1人,冯姓并无一人。为什么集资兴学碑上没有冯姓人呢?经过调查得知:冯姓是冯家营的望族,明末自咸阳三原县迁入宁羌插占为业,历经三百多年,户主增多人丁兴旺,在清光绪十一年出了拔贡冯景云。冯家人早已通过读书改变了家族命运。这时的冯家耕读传家,子弟自由私塾教育培养,冯家只求神灵赐福平安。而其他的小户杂姓人家,想步冯家的后尘,通过读书翻身过上好日子。从这个意义上讲,冯家只出资举办清醮会,虽未出资兴学,却也为其他姓氏做出了重教兴学的榜样。
一通碑的正反两面都有碑文,正面是清醮会碑记,背面是集资兴学碑序,借清醮会之名,行普及教育之实,足见冯家营人难以两全的选择。将祈求神灵与集资兴学集于一碑,必定是想警示后人:乡村振兴,村民富裕,不仅在于神灵的庇护,更在于文化知识的普及和提高。
一面是清醮盛会,渡劫消灾;一面是集资兴学,普及文化。我们看到民国中期宁强乡村的自理自治,也看到人们思想意识的纠结选择。这也许就是这通碑的特殊所在。
END
扫码关注我们
编辑|朱 旭
责编|周建琴
审核|王 岚
投稿邮箱:nqszban@163.com
往期回顾
宋代诗人李新的咏宁 诗
中共七大代表、开国中校罗福伟晚年三四事
宁强人保存139年的吏部执照
感谢您抽出
.
.
来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