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棨 清正廉洁称楷模

文摘   2024-11-15 15:06   陕西  



随着前些年电视剧《天下粮仓》《宰相刘罗锅》等播出,全国很多人都知道了清朝的刘统勋、刘墉父子。作为汉中人还应该知道,刘统勋的父亲即刘墉的爷爷曾在汉中做过官,而且是一位民众衷心拥戴的父母官,他就是清康熙年间的宁羌(今宁强)知州——刘棨。

刘棨(图片来源于网络)
刘棨(1657—1718),字弢子,号青岑,诸城逄哥庄(今山东省高密市逄戈庄)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官至四川布政使。他于多地为官,清正廉洁,勤于政事,建树颇多,百姓拥戴,史书有传,堪称廉吏楷模!

刘棨是官宦子弟,从其父刘必显(1600—1692)步入科甲仕途起,刘家创下了五代蝉联进士、三世一品、父子祖孙翰林、父子宰相等诸多辉煌。刘必显于明朝天启年间中举,多次会考未中进士,但毫不气馁,仍勤学不辍,52岁终于考上进士。他为官清廉、一尘不染,刚正不阿、尽职尽责。后辞官归乡里,安度晚年至92岁逝世。刘必显的言传身教对他的子孙产生了良好且深刻的影响,他的四个儿子中,次子刘果(官至江南学道,以清廉闻名,被康熙接见并表扬,后辞官侍奉老父)、三子刘棨考中进士,后代子孙中数十人科举入仕,门第之盛,世所罕见。

刘棨中进士后,仍在家侍父不仕,继续苦读经史子集,研习诸家学问。《诸城县志》对刘棨的为人有简要的概括:“棨性和厚,为治无所矫饰,遇人温厚善下,乡下皆称之。”由此可以看出他性格温良宽厚,待人接物十分和善,与附近百姓关系融洽。父亲去世他服阕后(1695)方才入仕,补授长沙知县,临行前其兄刘果赠诗:“三千路隔水盈盈,岳麓山头雁自横。爱尔风流新令尹,赠君清白旧家声。慈能利物方成惠,廉足招尤为好名。使气恃才皆俗吏,循良自古尚和平。”刘果情意恳切,期许悠长;刘棨牢记于心,终生践行。

刘棨在长沙为百姓做了许多善事,深为各界赞许被朝廷认可。当时老百姓重男轻女,很多人家生下女儿就私下抛弃,遗弃女婴之事多有发生。刘棨了解这一情况后,以官府名义发布公告严令禁止弃婴,违者要从重惩处。他的告示传遍全县,风行于世的弃婴行为很快得到遏制。刘棨还稳妥处理了长沙一起影响很大的兵变事件。因为一条裁兵的谣言,引起驻军抚标营近千名士兵聚集在辕门口,群情激愤气氛紧张。湖南巡抚见此情形,惊慌胆怯躲在衙门里不敢露面。刘棨挺身而出,理直气壮、言辞诚恳地与士兵们对话,他陈述缘由,讲清道理,明示朝廷官府并无裁军决定。针对士兵反映缺乏军粮的问题,他当即表态并开仓借给抚标营三个月口粮。刘棨以他过人的胆识和才干将这一起即将发生的惊天大祸消解于无形。

康熙三十七年(1698)由湖广总督吴碘举荐,刘棨升任陕西汉中府宁羌州知州。他到任之际,恰逢陕西发生大饥荒,“关中大饥,汉南尤甚。州无宿储,介万山中,艰于輓运”。(《清史稿·循吏一》)。当时宁羌州没有救灾之粮,但灾情严重,饿殍遍地,饥民流离失所。刘棨迅速报告汉中府获准,从府仓和邻近县借粮赈灾,但由于宁羌路远道艰,一时难以将粮食运回宁羌。为了提高效率、节省民力等,他提出史无前例的运粮之法:让百姓到储粮府县运粮,背回一斗粮的人给运酬粮三升。救命粮运回,民众得利益,此办法激发了百姓积极性,不出十日即运回粮食三千石,全州灾情迅速缓解,民众欢欣鼓舞,称颂刘棨为青天。陕西巡抚及时通报刘棨赈灾有方、迅速救民的情况并提出表彰,将其运粮方法在全省推广。这一时期,刘棨又奉上级指令到洋县赈济灾民,也是在汉中府和有关县借粮。他亲自沿江踏勘路线,深入灾区核准灾情、按人定量。他将粮食集中于汉江两岸,亲自查验,落实押运人员和责任,分别装船顺流而下。粮食运抵洋县,他会同洋县官员迅速放赈,解了灾民之难。他对洋县令说:“这批粮食是以官府名义借的,倘若百姓日后不能偿还,责任当由我俩完全承担。”老百姓知道了此事都非常感动,这年秋天收成很好,洋县百姓互相勉励,不须官府督催,争先恐后如数还完了所借粮食。《清史稿·循吏一》这样记载:“洋县民相勉还粟,不烦催督。”

宁羌地处大巴山中,坡陡地少、土贫民苦,赋税每年都难以完成。刘棨专门开展对全州土地及收成的查勘,以宁羌“七分石头三分土”为主要困难具情呈报上司,请求减少赋额。经朝廷派员核定,全州年赋税银减到911两(未查到原赋税数),此额度一直沿用200多年。

宁羌地处陕川交界的巴山之中,鸟道横绝崎岖难行,因李白诗篇《蜀道难》而闻名天下。刘棨身为州官,亲自行走于蜀道之上,自然体会很深,他还专门写了流传很广的《金牛峡赋》。我看,由于李白并未亲到宁羌,虽然天纵奇才、才华无双,但刘知州亲历跋涉多次,确实写得更为真实贴切,笔者节录如下:“或峻极于霄汉,或深入乎窅冥。或险而有鸟道之号,或邃而有鬼窟之称……若夫耸削壁立,崎峭天然。隐蔽日月,吞吐云烟。尽乾坤之奥妙,成宇宙之大观。孰如金牛峡之险,亘古今而无前。以彼峡峙两山,中通一线,危石巉岩,魂摇目眩。仰视则长空如带,惊翠峦之欲合;环顾则崇墉如削,疑赤壁之互见。哀行人兮地底,羡松根兮天半。极世境之酷烈兮,已令人却步而思返……”限于篇幅,不得全录,刘公大手笔,称其与李白《蜀道难》为姊妹篇毫不为过。那些年,栈道年久失修,加之水灾冲塌,百姓行走艰难,刘棨筹措经费、组织人力进行大规模的维修,保障了国家级的通衢大道的畅通。他还兴修旅舍,招徕并安置流民,接待外来客商,有效促进了当地商业发展。

宁羌山大沟深,河溪遍布,林业资源甚为丰富,草木丰茂,大树参天。刘公见山上有很多槲树,他想到此地易养山蚕,但当地农副业开化没有山东早,百姓未掌握种养殖技术,刘公便派人回老家购来蚕种,请来技师到宁羌培训、教授当地民众养蚕之法,又传授抽丝织绸技术。数月时间,宁羌人便织出了物美价廉的丝绸,乡民从中获利良多。重情重义的宁羌人民,感念刘棨的恩德,给宁羌产出的丝绸起名叫“刘公绸”。由于刘公大力提倡、推广、督导、推销等,宁羌州的柞蚕业盛极一时,成为西北地区的柞蚕基地,丝绸远销陕川甘诸省。刘公离开宁羌后,柞蚕管理放松,渐次衰微。乾隆年间,大清名臣、曾四任陕西巡抚的陈宏谋发布《广行山蚕檄》,大赞刘公于宁羌教民养蚕之功。陈巡抚还下令连年借给蚕民工本钱款,鼓励支持发展养蚕业,宁羌柞蚕业再次大发展。刘公在宁羌州大力发展蚕丝业,老百姓真诚感激,在清嘉庆汉中知府严如熤修编的嘉庆《汉中府志》中也有明确记载。清光绪《宁羌州志校注》在卷四《特产·货之属》部分所写文字是:“前州牧刘棨教民缫丝织稠(绸),民利赖之,名曰‘刘公茧’。”

据《宁羌州志》载,宋庆历年间(1041—1048)曾于宁羌建立儒学学堂。明正统四年(1439)指挥(军职)胡贵、杨悰奏设卫学(随军学校)于州治西北,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改卫学为州学。清初,历经战乱,州学渐荒,加之原无书院、考院、义学,宁羌的教育事业处于低谷。刘公看到宁羌文教落后,平民子弟读书很少,就维修州学,捐款购买教材,兴建义塾,建立书肆(泛指印书、卖书、藏书等处)。他要求各级重视教育,还亲自担任老师讲授学问等,在他的倡导之下,宁羌州向学之风渐起,平民子弟读书者渐多,开始有了乡试中举者。

刘棨在任上为民所行德善之事很多,他多次把自己的俸银捐出用于民众之事,真正做到了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康熙四十年(1701)因刘棨政绩突出、官声日隆,朝廷提拔他任甘肃宁夏中路同知,任命刚到,又传来他母亲在山东老家去世的消息,刘棨急于回家奔丧,但他的俸银已捐出替民交赋税,竟然没有路费,他派人急返老家嘱托其弟刘棐代他变卖家产换钱,不足部分刘棐变卖自己家产才得以凑足。宁羌百姓听说此情况后,争相赠金相助,刘公皆坚辞不受(《清史稿·循吏一》)。此等清廉为民之事,无论史书还是传闻都极少见,如今读来,不禁使人感慨万千!

史书记载,刘棨归乡后,恰值家乡发生大饥荒,他与其弟单双日轮值,到大路上,见饥民即送给粮食,一直坚持了十个月。康熙四十三年(1704),刘公守母孝毕,朝廷任他为长沙同知。上任前进京觐见皇帝,康熙在乾清门接见时问他:“知道你为官甚好,却不知学问如何?”刘棨当场即作文,康熙阅后予以赞许,再询问他的情况,当场授予他山西平阳(今山西临汾)知府一职。据《平阳府志》载,刘公到任之时,恰逢地震之后,几乎遍地疮痍,刘公认真查灾安抚,采取多种措施救灾和恢复生产。他爱民如子,于遭灾之年迅速投入粮食在灾区持续煮粥供给灾民,保障了灾民的基本生存需求。刘公在平阳维修了官署、城墙,还重修了大钟楼(鼓楼)、谯楼(小鼓楼),修缮了卜子夏、王通、司马光、薛瑄诸祠并抚恤其后裔。刘公在平阳为后世称道的还有两事。一是重修平阳试院,此举尤其深得民心。时任山西学政邹士璁在《重修平阳试院记》中记述了此事经过。当时平阳试院因兵祸和地震已经荡然无存,刘棨深以为忧。恰值刘公生日,众属吏商议造画屏为他祝寿。“公素廉,戒无制。固请之”,刘棨说:“必欲寿我,盍以此为我建平阳试院乎?”众属吏争先恐后捐款襄助,邹士璁亦捐俸钱襄之,试院不出数月就竣工落成。邹士璁在文中称赞刘棨兄刘果:“向闻公之兄为学臣,捐钱为孤寒援纳子弟员,修文庙及先贤书院,皆身先倡率,江左至今称焉,余既心仪久之。”又称赞刘棨:“公官太守,职司牧民,乃能轸恤珍士类,建试院,有兄之风……其治平阳,美绩不可胜书。”康熙《平阳府志》说刘棨:“在任吏惕民怀,善政不可胜举。”二是聘请孔尚任到平阳制礼乐编府志。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号东塘,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大名士、著名戏曲家,其作品《桃花扇》闻名天下,作为古代戏曲的瑰宝而享誉至今。孔尚任是大文人,官至户部员外郎,康熙四十一年(1702)被罢官,康熙四十六年(1707)刘棨把孔请至平阳。刘棨优待孔尚任,礼节周全、非常尊重,还赠袍给孔,孔专作诗答谢和称赞刘公为官清廉。刘公还请孔尚任与儒学名士高孝本、吴启元、刘允升等各担任分纂,又请翰林李复泌、张克嶷担任校正,《平阳府志》修成后史学界评价很高,被誉为全国名志。刘棨、孔尚任两人相处时间只有数月,刘公并不忌惮孔是被罢官之人,而是真诚相处、惺惺相惜、宾主融洽亲密,在历史上留下一段佳话。

康熙四十八年(1709),皇帝下诏在全国范围内推荐选拔操守清廉、才学优长的官员,知府推举者唯刘棨和湘潭人陈鹏年(清代著名廉吏、诗人,时任苏州知府)二人。康熙四十九年(1710),刘公擢升天津道副使,康熙皇帝出巡途经天津,诏许当地官员随从,还亲书墨宝相赐。皇帝见过刘棨兄刘果并对其有很好的印象,刘棨上奏其兄刘果任河间知县期间曾受到“清廉爱民”的褒奖,乞赐“清爱堂”额,康熙遂书“清爱堂”相赐。从此“清爱堂”成为刘家堂号而世代相传、声名远播。

康熙五十二年(1713),刘棨升任江西按察使。其时正值恩诏大赦天下,刘棨认真审阅每个死刑犯的案卷,过问案情、实地勘察,仔细校对每条罪状,尽量使案件达到大赦的标准,最终豁免死囚百余人,保全了他们的性命。当年,刘棨晋升为四川布政使,官阶从二品,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官。刘公赴四川就任途中,经过平阳和宁羌,两地民众得知过去的父母官自此经过,自发地聚集在道路两旁,夹道迎送,百姓欢呼声震山谷。刘公在四川任职时,年羹尧为四川巡抚,他们二人协作配合、勤勉共事,二人都备受康熙皇帝的倚重。

康熙五十五年(1716),康熙询问九卿,全国有哪些清廉耿介、政声良好的官员,众臣共推荐出了4个人,刘棨再次名列其中。康熙听取具体情况后,数次在大臣们面前表扬刘棨。大臣们推荐刘棨担任湖南巡抚,康熙高兴地予以认同,但他以为正值“四川用兵之际,刘棨办理粮饷不可移动”,命刘公仍留任四川。康熙没有想到,刘棨恪尽职守、夙夜在公、公而忘身、积劳成疾,康熙五十七年(1718)刘棨在任上去世,时年62岁。康熙知道这个噩耗后,扼腕叹息、深为痛惜。《清史稿·循吏一》中为刘公立传,《清史列传》中也有记载刘公事迹的传记。

朴实善良的宁羌百姓非常感念刘棨,不少民众自发地在各自家中祭祀刘公。民众还在当时的名宦祠祭祀刘公(后又同时祭祀刘棨和严如熤二公)。后又专建“刘公祠”,为刘公刻石树碑,官民长年祭祀。“刘公祠”当年在南门内(早年县委党校所在地)。祠庙后来渐荒,碑石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重修宁羌州志校注·祠祀》)。

刘棨以自己一生的辉煌成绩给后代子孙树立了绝佳榜样,继其父刘必显、其兄刘果之后真正有效地巩固了诸城刘家“清廉爱民”传统风气的根基。史载,刘棨教育子孙非常严格,完全可以称得上是育子成龙的成功典范!他的10个儿子皆有成就,其中8个儿子考中举人,中举者之中有3人考中进士。刘棨家尤以其五子刘统勋、其孙刘墉最为著名,这两父子都官居大学士,清代200多年汉人任此官职的只有5人。刘统勋(1699—1773),出生于宁羌州,雍正二年(1724)中进士,从政40余年历任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等显赫要职,生活俭朴,勤于民事,为国为民忠心耿耿。他恪尽职守,清廉正直,疾恶如仇,敢于直谏,乾隆三十八年(1773)猝逝于上朝途中,乾隆皇帝慨叹失去股肱之臣,追赠太傅,谥号文正。刘统勋的长子刘墉(1720—1805),乾隆十六年(1751)中进士,为官50余年,历任两省学政、太原江宁两地知府、大学士、太子太保等,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但也是有功有过,死后被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文清,入祀贤良祠。刘墉是政治家,也是著名的大学问家、书法家,是公认的帖学之集大成者,其书法善学前贤又有创新,用墨厚重,体丰骨劲,自成一家,被誉为清代四大书法家之一。

刘棨的孙辈中有12人中举人,中举者中2人又中进士。刘棨之曾孙刘环之官至吏部尚书,刘棨之玄孙刘喜海官至浙江布政使、署理浙江巡抚。刘氏家族能保持200余年人才辈出、皆为清官,与刘棨的优良作风、清廉家风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岁月荏苒,时光如梭。当年的宁羌知州远离我们已有300年了,今天的宁强县沧桑巨变、旧貌换新颜,已是交通枢纽、巴山明珠!回望刘棨的一生,其从政清正廉洁、勤于民事,其家教严格有道、身体力行,当然值得我们尊敬和铭记!

来源:转自“汉中文联”微信公众号

END


扫码关注我们

   编   辑|何   超

   责   编|周建琴

   审   核|王    岚

      投稿邮箱|nqszban@163.com

往期回顾


宁强人保存139年的吏部执照


探寻金牛道上兴宁寺


七盘岭之遐想


宁强记忆
传播地方文化;聚焦党史、地方志动态;开展党史教育、志鉴服务;展示史志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