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您正在阅读的是宁强记忆2024年第72期
探秘金牛道,聆听历史的传奇和故事——金牛道(宁强段)考察调研活动掠影
我县金牛道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历史上自秦汉到唐宋至明清演变的三条古道(可看作广义的金牛道),在我县域内均有迹可循且都是主体部分。如果以古道方向和位置分,又可分为东、西两线。过去的川陕公路,今天的108国道并且线路几乎都和明清金牛道重叠。
古道山雄水秀、风景壮美、草木丰茂、自然生态良好;与古道相关的关隘、栈道、桥阁、驿铺、古寨、寺庙、摩崖石刻等古迹犹存;历代政客商贾、文人骚客留下了大量经史典籍、诗文歌赋和民间传说,让人驰思遐想。
2024年10月18日,蓝天白云,阳光灿烂,秋高气爽,我参加了县委宣传部、县史志办、县文联联合汉中汉文化研究院共同开展的金牛道(宁强段)考察调研活动。
一日百公里,两条金牛线,行三镇、探三泉、过六关、临龙洞、寻古渡、观古桂、访红色遗址、觅摩崖石刻;古迹频现,刷新认知;走秀丽河山、结新老朋友;探讨交流、互通有无;行程紧凑、收获满满。
一路耳闻目睹,拍照记录,思绪万千,感触良多,现用文字将当时的场景、印象和感想拾取、串联起来,以作记录和回望。
1
七盘关——看到《七盘关道路碑记》石碑镶嵌处
第一站,过省界、爬陡坡、走古道、蹚野草,我们来到七盘岭山咀上的七盘关遗址。
七盘关位于川陕交界处是明清金牛道(穿越巴山沟通秦蜀的一段道路,亦称“南栈”,是我县金牛道西线,可看作狭义的金牛道,说金牛道一般都指它)上的著名关隘。据史料记载,七盘关的位置在不停地变化着,最初(汉代)设计者将“关址”选在宁强黄坝驿西的大巴山鸡头岭上,但由于山高风疾,尤其是隆冬之时,山巅冰雪封冻、寒风煞人,守关者难以为继。为此,后来当地官府就将关址由鸡头岭迁到七盘岭。七盘关位于川陕(现陕西宁强县七盘关村与四川朝天区黎明村)交界的七盘岭之巅,号称“秦蜀第一关”,始建于汉朝,因其扼守要冲、异常险峻,从山脚到山顶,道路需盘旋7次才能到达而得名。到了唐朝贞观末年,又被迁到七盘岭下山咀部,它一直作为金牛道由川入陕的第一道屏障而名震四方。
查看七盘关遗址古迹(郑小兵摄)
清初地理著作《读史方舆纪要》卷68记载:“七盘岭,在县(广元)北百七十里,与陕西宁羌州接界,一名五盘岭,自昔为秦、蜀分界处有七盘关。”清光绪《重修宁羌州志》也有记载“西南三十里回水河,又十里牢固关,又十里黄坝驿,又十里接官亭,又五里七盘关交广元界,驿传通衢,西南门户。”说明七盘关曾是陕(秦)、川(蜀)界关(即交界处)。
在当地人称为庙坪的七盘关遗址上已是荒草萋萋,仅有一座小庙(里面供奉台上有三座神像,中间的是黑脸,据付林老师问当地人说是张飞,是保平安的神)一个文物保护公示牌和地边一堵近两米高、约三四十米的石垒墙,墙中有类似础石、门槛石、檐坎石等残缺不全的石头和老砖,最有可能是过去七盘关关楼遗存下来的。站在这里,我们似乎能依稀感受到当年关楼前车水马龙、繁盛热闹的景象。
半山腰《重修县境朝天七盘关道路碑记》的石碑镶嵌处(白玉超摄)
随后,周凯老师自荐当导游,陈海疆老师拿着镰刀在前面开路带领大家往东下陡坡,到半山腰一小块台坪上看一处新发现的遗迹,风化石岩壁上有一凹陷处,大小似乎正好能镶嵌一块石碑,这就是发现道光二十八年《重修县境朝天七盘关道路碑记》的石碑处,原碑在1995年3月修建二专路时,被朝天黎明村文安全从山脚下捡回家,几十年一直作洗衣板用,现已被广元市博物馆收藏。
看到《重修县境朝天七盘关道路碑记》的石碑镶嵌处,可能是我们此次来到七盘关遗址最大的收获。
2
卡门子——接官厅的位置
看了七盘关,从108国道返回进入去关沟的乡村公路前行三四百米,在一个转弯处有个稍宽的场坪,便是前去卡门子(石峡关)的停车处。
关沟为一狭小河谷,内通关沟村西有高峻的七盘岭(七盘关),东有陡峭的草皮山(石峡关),古道缠绕、古隘屡现,其名皆由此来。
从车上下来,我们发现场坪里除了原有的那块“陕西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七盘关遗址”黑色大理石标志碑,还多了一块新立的“七盘关遗址简介(宁强县文化和旅游局2024年9月)”牌。周凯老师介绍说,今年4月他参加川陕蜀道调查采风活动时,经过实地查访考证,同行的专家、学者认为我们站的这个场坪极有可能就是清《陕境蜀道图》里的“接官厅塘”所在的位置,不过还有待进一步确证。
乡村公路转弯处的场坪(周安摄)
从停车场坪沿公路往前走百米,在右手上卡门子的小路口,又有两个新立的标牌,一个是“文物保护单位公示牌(宁强县文化和旅游局制,没具体的立牌时间)”,另一个是“七盘关遗址”和“关沟”指路牌。
接着我们穿过公路,向石碑斜对的山坡水泥台阶路爬去。水泥台阶路自然是为上山方便修建的,有一、二百阶,再上面就是土坡沙石路,听说为了游人和探寻者方便,前不久有关部门找村民拿着刀斧把路上的杂草树木清理干净才使古道变得顺畅好走些。
从土坡沙石路向上爬近百米,古道就顺山坡往左斜上,平缓路阔,宽有三四米,行驶一辆骡桥应绰绰有余。看着这荒凉古道,仿佛还依稀残留着古马的蹄印和旅人的脚印,古人行旅的艰辛可见一斑。
沿古道再上行约两三百米,路便伸进山壁的石豁口,这便是传说中的卡门子了。这里最明显的便是左手边靠陡崖的石巴上立着两块碑牌“陕西茶文化重点保护遗址”和“县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据韩星海的《宁强茶马古道发现记》记叙,这个茶马古栈道蜀门遗址(卡门子),是他和宁强茶人于2004年春到陕南茶乡采风时偶然发现的,文中称“这可能就是金牛茶马古栈道蜀门遗址保留较好的一段落。”
测量古石条和古砖尺寸(郑小兵摄)
从山下“七盘关遗址简介”可以得知“该遗址是由人工在石壁上开凿而成豁口,随后安装门,豁口宽2.2—2.4米,长55米。”古时候,豁口内的通道安装上大门,便是一个重要关卡,因此该遗址又叫“卡门子”。“卡门子(或卡房子)”是当地百姓的俗称,四川有此地名,在江苏南京市又以“卡子门”相称,其含义是因明清此地设关卡而故名。但从汉中文史爱好者田金年初发现了一张卡门子(石峡关)老照片(即日本人冈仓天心和他的助手于1893年拍照的卡门子)看,照片上卡门子(石峡关)的关楼和匾额“石峡关”还在,显然这个关楼(卡)有它自己的名字“石峡关”。
在关口内我们还查看了古门的遗迹,并用尺子进行了测量。石峡为缓坡,有人工台阶,下宽2.1米、上宽3.5米;门框石槽宽23厘米、高2.87米;一块长方体石条,长62厘米、宽47厘米、厚20厘米,靠内侧前角有明显的石栓窝,这显然是开闭门转动门栓安置的石座;有一块完整、厚实的古砖,长34厘米、宽18厘米、高10厘米,静卧在长石条上,具有古朴、沉静之美;靠陡崖的石壁上还有一个长方形石槽,长1.55米、宽70、深5厘米,据田金说,他看过一张照片,这个石槽就是镶嵌“西秦第一关”匾牌用的。除了上面这些,还有门柱痕迹、几块残损的古砖石,都应该是古门楼留存,它们共同见证了金牛道蜀门数千年的历史。
3
西秦第一关——字里行间镌刻着川陕公路修建的历史
从黄坝驿桥下车上半山腰的老川陕公路,沿荒芜的路往峡谷里走。
走到峡谷口,周凯老师说山下有一景值得一看,大家在公路边往沟谷俯瞰,见108公路边有一像龟的硕大山石,龟头正好悬空伸向清碧的小河潭,真乃奇景,人们啧啧称妙争相拍照。此龟石又恰好在峡口,大家便议论起个什么名字好,有人说就叫“龟镇峡关”,一锤定音。
108公路边的自然景观
沿老川陕公路越往里走,山势越险,这里峰岭聚簇、河谷深切,公路就像条飘带挂在悬崖上而山涧灰白的108国道却像一条白龙穿行峡谷,不时有大小车辆来往奔驰。往深幽的山谷里探望,让人胆战心惊。仰头便是壁立千尺的明岩,点缀着绿树藤蔓,将天空压成一线。在古道上也能时不时看到掩藏在崖壁间的石堡垒,有说是解放前躲壮丁的好去处,也有说是土匪盘踞的洞窟。
考察调研人员在“西秦第一关”摩崖石刻前(郑小兵拍)
走约2公里左右,“西秦第一关”五个大书隶字显现在眼前,走近细观,这处摩崖石刻在公路内侧山壁上,离公路有两三米高,长约6米、高约3米,石刻整体呈白色,只有“西”“秦”“第”(半块)“关”几个淡红色的字迹比较醒目,其余比较模糊,这大约是风吹雨打、油漆脱落后形成的状况。通过我们仔细辨认,除了右上的“民国二十五年二月”,下面落款是“厅长雷宝华;督工专员张笃伦;工程主任黄庆慈”字体全为繁体字。这字迹应是当年川陕公路开通之际,人们感慨这里地势险峻、筑路不易,才在公路最醒目的岩体上刻下这碑刻,以兹纪念。这“西秦第一关(西秦指关中陕西一带秦之旧地)”原指金牛古道上的“七盘关”(又说“石峡关”)的别名。近世,随着川陕公路的修通,金牛古道渐废,古地名借用或漂移在这里,是说明川陕公路“西秦第一关”路段和“七盘关”“石峡关”一样,同样是川陕交界处扼守咽喉、地势险要的重要关隘。而108国道边的“西秦第一关”摩崖石刻又是从这里移植下去的。在“西秦第一关”摩崖石刻左侧不远,还有“安全为先”四个字,时间为“民国二十八年冬立”。这两块摩崖石刻至今仍然完好无损地保留在山岩之上,它作为川陕公路百年历史的见证者,永久地记录着那段艰辛的筑路岁月。川陕公路开通后,不但把西北和西南连接了起来而且在抗战时期的物资运输、消息传达以及战略转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
潭毒关和龙门洞——潭毒关古碑透露的信息
一到阳平关,我们先去秦汉与唐宋金牛道故道上的唐渡,从大青路下车走百十米,在离龙门洞不远处的嘉陵江南岸坡顶,见到了“潭毒关及古战场遗址纪念亭”,亭中有碑石两块,左手为“潭毒关”古碑,右手为新立的“潭毒关”简介碑。
边清学作讲解(周安摄)
在碑亭前,由早等候在这里的当地文化名士边清学老先生,给我们介绍的“潭毒关”历史背景及古碑发现的过程,他说:近些年由于嘉陵江河道北移,原来江中的旋水沱变成干河坝,2017年10月15日,江北成家坝的村民唐孙明挖河沙时发现残碑一通,圆首,仅存“潭”字上半部分,疑为重要文物并精心保存,随后报告政府及文物部门。经鉴定,初步推断为“潭毒关”地名碑碑首,这为研究县域内的历史沿革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
潭毒关的位置在文史界一直存在多种说法:有观点认为潭毒关位于四川广元的朝天区两河镇何家村境内;也有观点认为潭毒关可能位于陕西勉县青羊驿至宁强阳平关一带;而潭毒关古碑透露的信息说明,潭毒关就在唐渡,现在的“唐渡关”很可能就是过去“潭毒关”谐音变形①。
《方舆胜览》卷六八《大安军》记载:“潭毒山,系年要录,绍兴三年,撒离喝入兴元,刘子羽退守三泉县,以潭毒山形势斗拨,其上宽平有水,乃筑垒于是,军势复振。”《舆地纪胜》卷一九《大安军》也认为:“潭毒山,在大安军三泉县”。“潭毒关”古碑的发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它为“潭毒关”在宁强阳平关三泉县遗址一带的观点提供了实物证据,是一件让人惊喜并振奋人心的大事,引起了市县文史界的关注,也是近年来宁强考古史上的一件大事。
看完“潭毒关”古碑,我们又沿小路穿过田野向东步行三四百米,便来到了龙门洞也叫龙门阁。它是一道自然奇观,洞内飞瀑倾泻、钟乳悬空、千姿百态,洞上是天生桥,现今大青公路横跨其上;它还是人文景观荟萃的古阁,龙门洞景物如此壮观,历代名家多有题咏,其中北宋苏在廷撰书的《龙洞记》石碑至今犹存。现今洞口东侧靠崖的台坪上有2000年修建的观音阁。
龙门洞可看的景观不少,我们在镇文化站的引导下,来到洞口下,在洞内崖壁上寻找、查看古时留下的痕迹。
寻觅龙门洞中崖壁上石孔(郑小兵摄)
洞中清幽暗淡、溪水淙淙、凉风习习。还甭说,在离溪流三四米高的洞壁以上,我们发现了众多石孔,还有一米见方的似镶嵌石碑或安放神像的石窟,尤其是洞两侧上下两排位置相对的石孔,可能就是过去搭建龙门阁承重木柱的地方,这龙门阁就是洞壁下、溪流上的一座“空中楼阁”或“悬空寺”,它要么是佛寺要么是酒楼茶肆,供路过的文人墨客品茶吟诗歌赋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对照北宋苏在廷撰文并书写的“龙洞记”石碑,其中“淳化中,县令钱侯泳,始辟为游宴之所。水自洞出,北合嘉陵大江,深不可涉。桥于洞北,阁于洞下,馆于洞东。……予蜀人,去乡里而长道路,往来京蜀,凡十数过其下,过未尝不游,游未尝不饮酒、赋诗而去。”可知,我们的推测不虚,是有道理和依据的。清代宁羌知州陈昌言的《龙门洞》“系舟石门旁,双阙孤云白。风雷常昼起,中有神龙宅。”就是对龙门洞地势及环境的最佳吟咏。
在寻访龙门洞时,我们听当地的文化人说,龙门洞口西南原有一庙,叫龙门寺,里面有十八罗汉,到上世纪50年代被当地人拆作它用。这一点很重要,龙门洞在东,龙门寺在龙门洞的西南,而潭毒关正好也在西边,说明龙门寺正好在龙门洞和潭毒关之间,而龙门寺有十八罗汉,龙门寺也可能称为罗汉院,这和宋朝陆游所写的诗歌《予行蜀汉间道出潭毒关下每憩罗汉院山光轩今》“山光轩上几闲游,潭毒关前又小留。”正契合,这或许又是潭毒关在这里的又一佐证。
5
三泉遗址和阳平关老街——三泉,一个埋着历史宝藏和秘密的地方
从阳平关镇沿大青路往西走3公里,在公路南侧临江山岗后的山湾里,藏着一个宁静、秀美的村庄,它就是阳平关镇擂鼓台村。谁能想到这个普普通通的村庄,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直辖县——三泉县的遗址。三泉县建于唐初,历经残唐五代征战割据,县名、县治一直未改变。北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宋太祖赵匡胤诏令三泉县直属京师达137年之久。古三泉县不仅地势险要,而且以风景佳秀著称。嘉陵江自西北依山势弧绕而过,江岸悬崖峭立、地势易守难攻、形成天然屏障。自唐宋以来三泉风景吟诗著文者不乏名人高士,南宋陆游写道:“江云垂地滩风急,一似前年上峡时。”把三泉的风光与长江三峡相媲美。
古三泉县遗址(周安摄)
古三泉遗址,是我县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三泉县及龙门洞遗址为汉中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在三泉遗址陆续出土了许多诸如《皇帝籍田手诏》《仪制令》和宋瓷等珍贵文物。今年9月初,三泉遗址作为秦蜀古道考古项目之一,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开展的考古工作在阳平关镇启动,此次考古发掘将全面了解古三泉县城及其周边遗址的历史文化内涵,不仅对研究宁强县域历史沿革有重要的价值,而且对秦蜀古道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坐车来到擂鼓台村,爬上公路边50米高的山岗台地上一看,这里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是瞭望和拍照嘉陵江和阳平镇的最佳位置。这里能看到清碧的嘉陵江,以江为界,右手是宁二中校园,左手是小鱼山、大鱼山(子龙山)和火车站,据陪同人员介绍,阳平关著名的出土文物摇钱树(国家一级文物)、青铜马(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年)就是2000年3月在小鱼山铁路职工家属住宅楼施工现场发现的。然后顺着江流上溯,便看到横跨在大江之上的嘉陵江老桥(这座砖石拱桥1959年修建,1961年竣工,桥型为双肋石拱3孔,总长246.07米,跨径64.89米、宽8.5米、高16米,当时为国内双肋石拱跨径最大之桥)以及大桥两边的子龙新区和老街。尽头是层峦叠嶂的苍山,视野中的阳平关镇在蓝天白云下新美如画、动人心魄。
看完山岗台地,参观完三泉遗址,我们来到阳平关老街,这是一条百十米的大致东西向的小街,小街中间还有一条往北伸向江边的小巷(叫“嘉陵街”),小街以老瓦房为主,还杂陈有几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红砖楼房,为国营旅社、食堂等。许多老房子前都搭有脚手架,工人们正在对老朽房屋进行维修。
探访阳平关古渡口遗址(黎德华摄)
我们顺着“嘉陵街”来到江边古渡口遗址,这里岸边岩石排列,河面宽阔,碧水悠悠,似乎现在来看都是不错的渡口,据当地文化人郭裕然老先生讲解:“阳平关为古渡口,也是重要的水上码头。嘉陵江自古为秦蜀水路,有蜀航之称,其船只能溯水而上至略阳县境。航运自唐朝开始,到了民国时盛极一时。阳平关的古渡口,包括这一个,沿江有上下好几个,极为繁忙,船只最多时可停靠一百多艘。民谣‘日有千夫拉纤,夜有万盏明灯’就是当时繁华景象的最好写照。”
从古渡口回来再路过老街时发现沿街也不时有各种小店,其中一个理发店,里面放着的两把理发转椅,漆皮斑驳,居然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很有时代感,立马引起了我们的兴趣,拍照记录下来。
老街人见我们查看、拍照,很热情,爽人爽语,让人舒心。有一个女主人甚至把我们引领到一个有老屋和小洋楼组成的三进院,我们前后转了一圈,发现院子虽然狭小,但却井然有序,其中一棵柏树高大挺拔,说有几十年了,很有古意。她还指点我们上她家的三楼,说能看到老街的全景。我们拍照的一伙人便沿楼梯登上三楼看台,果然,阳光下栉比鳞次的老街全景、静默无语的老四合院、奔流而下的嘉陵江就展现在我们眼前,也定格在我们镜头里。
阳平关老街的风情和浓浓的烟火味感染着我,老街虽小甚至有些破旧,但她亲切、熟稔,是活的、有温情的,给人一种时光倒流仿佛回到童年的感觉,让你留恋往返。
6
金牛驿——一个人杰地灵的村庄
离开嘉陵江边的阳平关,我们驱车来到108国道和大青路交会处的烈金坝。
烈金坝,古名“金牛驿”,它的来历和“石牛粪金”传说密切相关,它距离大安5公里。1949年前属大安镇第七保,1949年后属烈金坝乡第二行政村,后为烈金坝公社汉江大队,1984年设立烈金坝村属烈金坝乡;1996年后隶属大安镇;2002年原东沟村、金牛驿村合并设立金牛驿村,2005年原烈金坝、金牛驿村合并设立烈金坝村隶属大安镇。它位于汉王山下,阳安铁路东西贯穿全村,是秦汉、唐宋、明清三个历史时期金牛古道(东线和西线)的交会点,也是川陕驿路的要冲和名驿;它是古汉源的发祥地;它是“长征一家人”的故乡;它是省级传统村落。说它位置独特、人文荟萃、人杰地灵一点也不为过。
我们在禹王古桂小广场下车,广场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遮蔽数百平方米的古桂,所幸我们去时还是花期,虽然地上落红在树下红艳艳的一地,但树上还有许多正在盛开,老远都能嗅到空气中浓郁的丹桂清香。我们特别注意看了下树下的省级古树名木牌,这株丹桂虽经历610年岁月沧桑,但仍然苍翠丰茂、花开不败,成为烈金坝的标识,也成为108国道(金牛古道)边一道靓丽的风景。
禹王宫遗址的古桂和碑牌(周安摄)
古桂所在小广场其实是禹王宫遗址所在地。禹王宫据说供奉大禹,又称大禹庙、禹王庙。据墙上画壁《禹王宫简介》说:“禹王宫始建于夏商朝时期,原建于嶓冢山,到大唐时期,庙宇破旧,唐王南巡见到禹王宫破旧不堪,唐王下令由嶓冢山移到烈金坝(于711-762年)落成后,随手栽下桂花树,现在迄今1259年,依然枝繁叶茂,桂花飘香。”
我们在小广场后面的画墙前见到三座碑。一座是“禹王宫古桂”县级保护碑;一座是《宁羌州重建禹王庙碑记》古碑,现已经残损不全、年代不辨;还有一座是《创建汉源书院记》古碑,碑虽健全但字迹漫漶,好在《宁强县志》(1995年出版)附录有全文,可以查对。后两个碑碣应该是这里最珍贵的文物古迹。
古桂所在小广场还是附近村民的健身、娱乐、游玩的地方,我们看见有三三两两的村民在这时歇息,带着孩子玩,见我们对这株树和几个古碑石感兴趣,和我们搭话说这株树的传奇,说禹王庙的故事。
从禹王古桂小广场出来,在陪同人员的引导下,我们前往烈金坝村街。
烈金坝因曾在“金牛驿”古驿,是交通要冲,自然环境优越,自古人口集聚、商贸发达渐成村街。1996年以前,这里是烈金坝乡政府驻地,有学校、医院、供销社等,比较繁华热闹,后来撤乡并村后渐趋静寂。
我们到村街在下过道时,被一面洁白山墙上的农具、生活用具布置所吸引,纷纷驻足观赏,墙上挂着的农具有犁、木耖(chào平整田地)、牛枙、蓑衣、背架子、鼎锅、竹筛、撮箕、老秤等不下15样,墙根还放有缸、罈子、瓦罐等,一看到这些立体、鲜活的东西,质朴的乡村气息便扑面而来。接着,我们在村街住户前不时能看到的这种装饰,有的门口还摆有风车(风扇车)、拌桶(打稻谷用)等。
走过村街,村街的水泥街面宽敞、整洁,两边有不同时期的瓦房、小洋楼,样貌多样、参差不齐,但却井然有序、自然和谐。其中几座木板老瓦房,规格不低,一看是当地大户人家留存的,很有古意和探究。当时正值吃晌午饭的时候,村民有的站在街上吃,有的敞开屋门,他们都友善、热情,我们寻问啥,都能应答如流。
在一座瓦屋前有两个圆石墩,高达胸口,下面二三十厘米粗糙可能埋入地下,中间是六面体,一面有清晰的“乾隆三十七年”字样,上面是两层莲花纹,墩面平坦,中间有直径20厘米左右、深三四十厘米的圆石孔,问房屋主人,这古石墩是作什么用的,回答是插旗杆用的,旧时寺庙正门前两侧一般都会立一对旗杆,我们猜会不会是禹王宫前插旗杆用的?
农具装置和街上的古石墩(郑小兵摄)
快到村街尽头时,一户家门前放的一组石雕,吸引了我们的眼球。这组石雕有半人之高,看样子很有些年头了。中间是石翁仲,雕像精致、神态自若;两边是一对石狮子,头略朝向中间的石翁仲,雕琢得也很传神,有威武之气,奇怪的是这对石狮头是扁的,有人说会不会是石材所限所以才雕刻成扁状,也有人不赞同,说是不是有什么讲意或者是雕刻的一种模式和风格。这组石雕不管是石翁仲,还是一对石狮,石像下都有一个方形石板且浑然一体。我们去时,这组石像被一个粗钢管栓连成一体,是搬运之用,还是为防偷盗用?听村民说,这组石像好像是从乞丐坟移过来的。
从村街往回走时,饭菜的香味不时从门窗飘出来,街上村民来往的身影,还有跑着的狗和漫步着的鸡,这种浓浓的村街风情和乡愁,让人仿佛回到老家,亲切而舒畅,迷离而安心。
7
五丁关——那些深藏在山野的摩崖石刻
从烈金坝回县城路过五丁关时,我们在五丁关隧道南北两侧分别看了摩崖石刻。因经历岁月沧桑,加之金牛古道与原来的川陕公路(现在的108国道)大部分重叠,由于开路、维护、拓宽、取直等因素损坏不在少数,现今能看到留存的摩崖石刻着实不多显得非常珍贵难得。
看摩崖石刻我们跟着周凯老师,由他引导和解说。近年来他在踏戡和寻找文物古迹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很多时候是凭一己之力在努力追寻,是宁强文史界的独行侠。
川回峡转(郑小兵摄)
我们顺108国道来到金牛峡(五丁峡)一座水泥大桥头,下车后才发现置身在峡谷中,两面山峰高耸入云,壁立千仞,夹峙的只剩一线天空。大家在周凯老师的引导下,爬坎、过河,来到百十米的河边,随着周凯老师手指的方向,我们发现对面五六米高的崖壁上有一块摩崖石刻,比较完整,字迹能依稀可辨,上书“川回峡转”四个繁体字,左边似有题款,但字迹不清晰,随后周凯老师还讲了发现这块摩崖石刻的故事。返回的时候,我们在溪流右侧的一块平缓青白大石岩上靠后的地方,发现了许多个圆润的大石窝有碗口大,不像是自然形成,人工开凿的可能性更大,这石窝很可能是古道架木桥或修栈桥支撑木柱所用的窝臼;在溪流左侧,周凯老师指给我们看一块像搓衣板的石头,石面上纵横交错的齿痕,显然是人工所为,是为了防滑之用。周凯的这两点意见,也得到了同路的陕理工大学李宜篷教授的支持和赞同。
在五丁观以南的峡谷观览摩崖石刻(郑小兵摄)
随后我们穿过五丁峡隧道,回转爬去山顶的老川陕公路,行约一公里,来到离祖师街不远的一道峡谷,先去看公路对面石崖上的摩崖石刻。下公路穿过一块不宽的荒地,就来到一条小溪边,小溪应是县城云书溪(小河)的上源水,时逢枯水季节,可几步跨越。我们在周凯老师的指点下,看到对面悬崖上四五米高的地方,似乎是一方竖起的摩崖石刻,似有字迹但大家辨认了很久,也没看清。周凯说今天主要光线不好看不清楚,上次他来看得挺清楚的,上面还能看到落款“拾年柒月”四个字。接着他又带我们顺溪而下,走二三十步,溪边有一卧石如牛,临溪一面平整见方,像是一摩崖石刻,被草藤苔藓遮掩,看不清字迹。再往下走,在一崖壁一米多高的地方,又有一块长方形的摩崖石刻,因字迹漫漶严重,正文已经模糊不清,但能看到“道光乙酉年夏日”落款。
到了这时,暮色四起,五丁关寻访摩崖石刻结束,我们今天的考察调研行程也已结束,随驱车南去,很快回到县城。
结 语
感谢组织者能让我参加此次实地考察活动。
通过实地探访,使我对县境域内悠久的金牛道历史、丰富的文物古迹有了较全面而直观的认识,感触颇多并有不成熟的想法和建议缀述之后,仅供参考。
1.建议县上建立金牛道博物馆,展示我县金牛道文化的独特魅力;
2.以108国道、大青路为引线,以宁强城、大安镇、阳平关镇为头中尾,开辟金牛道旅游专线,与羌文化、风景区相融合,满足外地游客访古探奇的心理和要求;
3.将金牛道三个历史时期及东、西线所过往的道路上的公交车站站名改成驿铺、关隘、城镇古名,弘扬驿铺文化。如七盘关(七盘关村)——黄坝驿(黄坝驿村)——飞仙铺(回水河村)——界牌塘(界牌沟)——土门铺(二道河村)——柏林驿(柏林驿村)——浣石铺(亢家洞村)——滴水铺(滴水铺村)——宽川铺(龙泉村)——金牛驿(烈金坝村)——金牛镇(大安镇)——长木铺(桑树湾)——石窝金(石窝金村)——嶓冢镇(代家坝镇)——阳安关(阳平关镇)——三泉县(擂鼓台村)——龙门洞(龙门洞景区)——潭毒关(唐渡村)——青乌镇(燕子砭镇)等。
4.编辑以金牛道为主题的专集或书册,辑录古代文献、历代名人诗词歌赋、古代商旅游记、文物古迹简介及今人相关的文章。
【注】
①:古地名谐音变形是指一些地名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由于谐音的原因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在古代尤为常见,主要是由于当时的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导致的误解和附会。
END
扫码关注我们
编 辑|何 超
责 编|周建琴
审 核|王 岚
投稿邮箱|nqszban@163.com
往期回顾
宋代诗人李新的咏宁诗
中共七大代表、开国中校罗福伟晚年三四事
宁强人保存139年的吏部执照
感谢您抽出
.
.
来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