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最多用到的几个词是收到、明白、好的、了解、行。尤其是在职场上,通常领导在群里通知一件什么事后,大家如果看过了就会回复一个收到或是好的、明白之类的词,表示我接收到了。
因为语言膨胀的原因,导致现在很多词语,都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就好像说“宝贝”这个词以前是一个爱称。
表示这对我而言是一个很重要很珍贵的东西。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对自己喜欢的人或者是自己的子女来用这个词。比如说妈妈对女儿说“宝贝,你早餐想吃什么呀?”如果是用来形容一个物,表示它是一个很有价值的东西,比如说“我家祖传有件宝贝,是什么什么。”
而现在这个词就变成了打招呼,比如在电商购物时,客服会说“宝贝,我们这个商品怎么怎么怎么怎么。”好像宝贝这个词起到的作用是“在吗?”一样。
而作为一个团队负责人,很多时候我对团队伙伴回复“收到/明白”,我是很恐慌的;很多次的结果告诉我,他们回复“收到、明白”,只是他们看到了我发的这条消息,并不表示他们真的理解,这条信息所传达的意思,所以我很慌。
那什么样的回复是会让人放心的?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条回复的万能公式,安所有人的心。
前几天,队友在网上购买了两组书架的事儿,就很有意思,店家明明是发错货了,但就是死不承认,客服的沟通能力也很差,明明很简单的事只需要调换一下就好了,但是她一直回复“在、好、好的”就让人很恼火。
这是队友和客户的聊天记录,队友购买了两个书架一大一小,而店家发来的箱子是两个一样大小的。
这是队友在和店家沟通时的聊天界面,队友说他要的是一个1米5长的和一个1米长的,而现在两个盒子都是1米长的,而现在两个盒子都是一米长的,就没有1米5的,那么我们组装好后,也一定是没有1 米 5的。
而店家非要队友去看面单说盒子都是一样的,面单是不一样的跟着面单走,队友强调外包装的盒子都没有 1 米 5,里面的架子是不可能有1 米 5 的,而队友要的是 1 米 5 长的书架,问店家是否能理解?
如果这时,店家回复“好的”,你判断下这个店家是理解了队友的意思,还是敷衍了事呢?
如果是我,他只回复“好的”我会认为店家就是在敷衍,根本没有懂的意思。
而若是他回复“好的,你的意思是外包装没有 1 米 5 长所有里内的板材也不会 1 米 5对吗,请您先找下面单,先看面单是怎么写的,如果尺寸不对,我们马上为您进行调换,你看可以吗?”
这样的回复,我会判断,店家真的有理解我说的意思,同时也在为我解决问题,可能我一下就没有那么气了。
而这里用的回复结构就是我刚说的:肯定词+关键信息+时间点
这样一看是不是就明确了很多,队友看到这样的回复信息一定不会情绪激动的,大家用上这套万能回复公式,相信你的领导再也不会心慌了。
沟通中的废话让人苦恼,不说废话,从我做起。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
添加微信:zuorenkaopu 备注:搞钱
领取一份「101个思维模型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