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不知不觉变穷的四大消费陷阱

文摘   2024-11-21 20:40   江苏  

今天又到了信用卡还款日,一查账单我才发现,原来在不知不觉中花了这么多钱,盘点了一下10 月 18 日到昨天这一个月时间的购物记录,发现很多人之所以没能攒下钱,罪魁祸首也许并不是因为收入低,而是不好的消费习惯,连我在内很多人都在不知不觉中被一些看似划算的消费陷阱掏空了钱包。今天我就和你分享五个消费陷阱,帮你避坑:


1、预付陷阱

以我为例,山姆家的会员卡我已经办了不下 5 年了,看似划算其实仔细算下账你就能想明白了,办了山姆会员卡后你就会想去他家消费,其实很多东西都是可买可不买的,但因为到了店里会觉得来都来了,那就买点吧,于是就买了一些可买可不买的东西。

事实上山姆的东西真的有多好吗?

并没有,它只能说是个标准品,就好像海底捞一样,你不知道去吃什么就去吃海底捞,基本不会错,山姆也一样,你不知道去哪买或者自己不会挑品质好的肉,那可以去山姆,不会差到哪里去。

回到预付的消费陷阱上,会员卡和套餐礼包是商家常用的营销手段,用便宜和方便诱饵,吸引你预付费用。这些预付费用大多属于可买可不买的那一部分,最后你因为贪便宜给消费掉了。同样的还有按年付费的健身卡、美容卡、兴趣班等等,很多人支付了全年的费用,却不能充分利用所购买的服务。

这种预付费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对未来的乐观预期,你以为你办了年卡就能天天去健身,事实上你最多坚持 1 个月,而因为年卡可能只比季卡贵 1 倍而已,就让你选择了年卡,事实上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买月卡和季卡是最划算的方式,除了不知道自己能坚持多久外,健身房不知道多久会跑路,也是一个考量点。



2、廉价陷阱

这里说的主要是那些很便宜的廉价商品,有可能是过季或者库存的服饰,或是其他品质差的东西都算,还是以我为例,我之前买纯棉的袜子,大概 10 元/双,这时有人告诉我可以买 60%-70% 棉量的袜子,只要 3-4 元/双,哪怕穿几天丢了也不心疼,当时的我想想觉得有道理就买了,结果穿了没几天脚臭的不行,及时每天换两双也不行,最后连鞋带袜子都丢了,白白浪费钱还搭上了一双鞋,损失惨重。

时刻相信一分钱一分货,如果你要买一些你希望用上很久的东西,更是一定不能省钱图便宜。

这里有个特别提醒(个人经验),如果你和我一样喜欢用不粘锅,是不需要买太贵的,差不多60-80 就能买到品质很不错的了,然后用个半年左右就可以更换了,不要想着买一口锅用很多年,可能其他锅可以,但是不粘锅基本用个半年涂层就脱落了。



3、联名陷阱

这个坑是我家属反复踩的,很多大牌商品现在都会和一些其他不同类目的商品做联名,其实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换粉行为,比如泡泡玛特和喜茶联名出了一个泡茶杯,泡泡玛特的有些粉丝可能原来不喝奶茶,但会因为这个联名活动跑去买一个也许自己根本用不上的杯子。

而喜茶的爱好者,也可能会因为这样的一个新杯子,而买单。但实际情况是,这样的联名商品的品质多数是不如常规商品的,卖的就是个联名。


4、社交陷阱

最后一个是频繁低质量的社交和娱乐活动,可能表面上周末跟朋友聚个会,喝个下午茶,看起来是很放松,但你仔细想想这真的有意义吗?你和朋友关系好不好真的会因为多喝几次下午茶而变化吗?

根据哈佛商业评论的数据,成功人士每天花在社交上的时间不到1小时,而普通人则高达3小时+。这种无意义低质量的社交方式。不光浪费钱,更严重的是浪费时间和注意力。

因为首先你会花时间去思考去哪里吃什么的问题,其次会攀比消费多少钱彰显实力的问题,这样一来,钱浪费了时间也没了,来回路上的时间更是白瞎了。

所以,与其参加那些无意义的社交,不如投资自己。时间和注意力都是最珍贵的资源,你花在哪里,未来你和别人的差距就会因为它而拉开距离。

最后,正如巴菲特所说: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

建议你先学会控制那些让你变穷的习惯,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把时间和精力用在真正能提高自己、增加财富的地方。毕竟,成功从来不是一夜之间的奇迹,而是日复一日的理性选择和耐心坚持。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

添加微信:zuorenkaopu  备注:搞钱

领取一份「搞钱风口秘籍」

画靠谱
创业成长日记,分享有价值的观察和思考。
 推荐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