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个毁三观的话,如果你不会正确的汇报工作,那你只能成为职场 95% 的老黄牛中的一员,在一个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干到退休,只能靠单位集体性涨工资才给你涨,或者熬年头升职才给你升职,其他一切好处都与你无关,并且工作量最多!
回顾一下那些升职飞快,一路火花带闪电,好像骑着穿天猴一样升职的同事,是不是感觉,明明也没你工作完成的好多少啊,但不知为什么就是领导很喜欢。想了很久也没想明白,最后就归结为人家有天赋或者人家有关系了是不是?
其实想要升职加薪,也没你想的那么难,就看你是否掌握了方法。你要懂得站在领导的位置想“领导想听什么”,就绝对不会差。
首先,要多去刷脸,经常性、持续性、阶段性、定期的给领导汇报工作,不然领导下面那么多人,领导怎么能记得你?如果他不记得你,有好事又怎么会想到你?
其次,我们要明确汇报的主线是什么?要有意识的控制你说出来的内容,而不是让表达随着潜意识走。汇报工作前,你就要想清楚你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可以试着从这5个方向去说工作进度、需求、业绩、遇到的意外和困难、建议和规划。
俗话说:汇报做得好,领导开心,升职有望;汇报做不好,领导懵逼,升职没戏。
直接说亮点
假设你在给领导做本月的工作汇报,你可以这样说,本月工作汇报将围绕三个数字展开:
A、销售额增长30%
B、客户满意度提升25%
C、推广成本降低18%
(然后依次展开讲解)
结构化表达
从上到下依次是结论、论点和论据,论点间相互独立不交叉,控制在3~7个之内,不宜太多,也不要太少。3个最好。
上层的论点是对下层论据的概括,而下层的论据,又是对上层论点的有力支撑,论点和论据相互作用得出最上面的结论。
常用的结构化表达有:总分和总分总的格式。
(其实不光是在工作中,在我们平时的沟通中,也可以使用这样的结构化的表达方式,来让我们与他人的沟通更顺畅。避免自己成为一个废话连篇的人,和别人说了半天,别人也不懂你到底要表达什么。)
客观化,讲证据
在工作中。不要表达感受,要说事实。
如何区分感受和事实呢?例如在你的表达中含有“我觉得”“我认为”这样的字眼,基本上都可以判定为感受。这类字眼都属于感受,尽量在工作中避免使用。
举个例子
今天早上我吃了一个全麦贝果。(这是事实)
今天早上我吃了一个很好吃的全麦贝果。(这就是感受了,很好吃是我的感受,别人不一定也觉得好吃)
用数据说话
不用数据的表达:
优化了新员工的培训方式,新员工培训时间大大缩短,培训通过率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时间上大大缩短,而没有明确的数字,那只能定义为是你的感受;通过率得到了提升而没有具体的提升数据,也只能归结为感受而不是事实。)
用数据的表达:
优化了新员工培训方式,培训时间由原来的10天缩短到8天,通过率由原来的75%提升至80%。
STAR 法则
Situation(情景):事情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Task(任务):在此情况下。我的任务是什么?我需要做什么?
Action(行动):针对如此情况?经过分析后,我采用了什么具体的行动方案?
Result(结果):结果怎样?我从结果中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