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看罗胖推荐的第二本书《变量7》。刚读完第一章,就特别有共鸣——“为了不下牌桌的创新”。一听名字就很符合现状。
它讲的是:在变化多端的世界里,最重要的不是每次都赢,而是留在游戏。
先说一个特别接地气的故事。1969年,有几位江苏淮安的基层干部,闲得无聊打扑克,结果自己创新了一种玩法——“掼蛋”,通过混合各种牌类规则,最终成为流行全国的游戏。
这种土生土长的游戏,后来成了白酒大佬和商学院EMBA精英们饭局必备的活动!
启发1:创新这么朴素,就藏在生活的小需求中,但一旦能“带动气氛”,就有大机会。
你觉得是“赢牌”更重要,还是“不出局”更重要?
这本书告诉我们,在经济低谷期,比起赢一局,“苟住”才是关键。
投资大佬朱啸虎直言:“当环境不好时,要先稳住,留在牌桌上,哪怕是观望,也比直接离场强。”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哪怕低潮时裁员降本,也不会彻底退出市场——因为活着才有翻盘的机会啊!
金句:“苟住,别下牌桌,就有机会。”
之后有三个创新圈的大神跳出来说“创新牌桌”的事了,他们分别是
约瑟夫·熊彼特: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被称为“创新和企业家精神之父”
彼得·德鲁克:奥地利裔美籍管理学大师,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
布莱恩·阿瑟式:爱尔兰裔美国经济学家,“复杂系统经济学”创始人之一
熊彼特式创新:野心家破局法
约瑟夫·熊彼特觉得创新就是干一票大的——砸烂旧世界,重建新秩序。
比如:网约车冲击出租车行业,这就是彻底的“创造性破坏”。但缺点是风险太大,输了就凉凉。
德鲁克式创新:细水长流派
彼得·德鲁克更稳重,他认为创新不是非要颠覆,而是从细节改进、优化流程,确保企业能“活下去”。
比如:麦当劳不断优化点餐、配送流程,这种持续迭代,让他们在快餐界常青不倒。虽然速度慢,但是稳。
布莱恩·阿瑟式创新:慢慢攒实力
布莱恩·阿瑟说,创新是从边缘小突破开始,通过不断积累、融合,最后变成行业新规则。
比如:人工智能,最早只是辅助工具,但现在已经改变了整个行业玩法。缺点就是慢,需要长时间“攒技能点”。
“先下山,再上山”的思维。
是说有时候你到达一个小巅峰时,需要放下短期的得失,调整状态,再重新出发去冲更高的山峰。
就像高尔夫传奇“老虎”伍兹,当年在拿下大满贯后,竟然主动调整挥杆动作,成绩一度下滑。但后来他又站上巅峰,实现了前无古人的“四连冠”。
启发:真正的高手懂得什么时候“下山”,因为他们知道那是通往更高峰的必经之路。
今天看的第一章,我总结下来就一句话:在变化中,能坚持到最后的,才是大赢家!
那么,大家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里,有没有经历过类似“苟住不下牌桌”的时刻呢?欢迎分享!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他
添加微信:zuorenkaopu 备注:健康
领取一份「2025 健康作息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