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头版丨李建榕:巾帼“振翅” 逐梦浩瀚苍穹

文摘   2024-10-14 19:33   湖南  


2024年10月11日,《中国妇女报》头版刊发文章,深入讲述中国航发总经理助理、科技委副主任李建榕从业近四十年来,始终将科技创新放在首要位置,全身心投入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自主创新之路的故事。以下是全文内容:




巾帼“振翅”  逐梦浩瀚苍穹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 高越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航发黎明发动机装配厂“李志强班”职工回信,对航空发动机研制工作提出殷切期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到“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高端装备研制取得长足进展”。



党和国家对航空发动机事业高度重视,充分肯定,这使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总经理助理、科技委副主任李建榕备受鼓舞,同时深感责任重大。“航空发动机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春天。我们要依靠创新,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她说。


全身心扑到型号研制中


作为我国航空发动机领域少有的女将,李建榕已经在航空发动机科研最前线奋战了近四十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得者、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一项项荣誉,见证了李建榕的责任与担当,也见证了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发创新之路。


当被问及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行业时,李建榕笑着说:“当时我只想着,能让庞然大物飞起来的工作一定很牛吧!”


抱着对航空发动机朴素的向往,1983年,李建榕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选择了航空发动机专业,开启了四十余年的职业旅程。“当时的师傅们很多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毕业的大学生,面对研制中的技术难题和受各种因素影响的研制进程,他们始终不屈不挠,坚定自主研制发动机的信心和决心,更付出了青春和赤诚,这种氛围、精神和决心感染着我。”李建榕说。


亲眼见证太行发动机从一张图纸到实物、从静态到运转、从试飞到服役,李建榕说,这是一种幸运。“当时大家团结一致,不计得失,全身心扑到型号研制中,试验过程中夜以继日的排故,外场极端高温、高寒、高噪声下的坚持,参数监测时不敢丝毫怠慢的屏气凝神,技术决策时的厚积薄发,所有艰辛与攻克难关后的快乐和型号研制成果的喜悦相比,一切都是值得的。能够在工作之初就参与到这项国家级工程中,并完整参与了项目整个研制过程,我非常幸运。”李建榕说。


从那之后,李建榕负责、主管并参与了多个新项目、新技术的研究。工作性质从型号研制到预先研究,再到基础研究,最初的梦想与热爱逐步融入具体工作,融入实现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发的信念。


2016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从富国强军的战略高度出发,组建成立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服务加快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发步伐,集团所属中国航发研究院也于当年底正式挂牌成立。李建榕出任研究院首任总研究师,主要承担航空发动机战略性、前沿性和基础性研究任务。


成立后,中国航发研究院锚定“成为航空发动机战略研究的引领者,自主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研发体系建设的领航者”发展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胆创新,锐意进取,持续孕育推动航空发动机技术研究的突破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努力成为催生航空发动机原始创新和尖端科研成果的活水源头。2020年3月担任中国航发研究院院长,李建榕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始终将科技创新放到首要地位



航空发动机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最精密的学科之一,研制周期长、投入大。在李建榕看来,航空发动机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一个国家科技、工业和国防实力的重要体现,航空发动机作为对经济拉动力较大的高端产业,具备了新质生产力的全部要素。


“一方面,航空发动机是经典力学在工程应用上逼近极限的技术,创新难度极大。我们不仅要聚焦技术发展,尽快突破瓶颈和难点,同时,更要开拓创新,打破传统思维,打造新构型、新概念、新能源等创新型动力,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打造创新平台,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李建榕说。


中国航发成立以来,就把创新驱动作为三大战略之首。近年来,中国航发瞄准制约航空发动机发展的“硬骨头”变革创新体制,创新研发模式,优化专业人才梯队,建成数字化协同研制平台,强化仿真技术研究应用,实现了多个型号设计一步到位、试制一次做对、试验一次成功、性能一次达标,创新成为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加力提速的强力助推器。


四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李建榕亲眼见证了中国航空发动机产业从维修、测仿再到自主研制、自主发展几个阶段,她感慨:“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依靠创新加快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


在李建榕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女性科研人员也在她的培养中逐渐挑起重担,在一些重要科研项目中展现才华。“女性科研人员在航空发动机技术发展与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既有女博士、女总师,也有女院长、女院士,女性的细致、坚韧等特点体现出她们在创新中的独有价值。”中国航发有着“事在人为、关键在为、只要敢为、大有作为”的“四为”青年创新观,李建榕希望,年轻的科研工作者能在科技攻关岗位奋力攀登,磨砺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女性,在科技研发的加速跑中彰显能动力和创造力,在广阔的舞台上施展抱负、建功立业。


“如今,我们已经具备了自主创新发展的能力,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围绕国家需求、围绕创新与发展,开展新能源及新型动力、仿真技术等项目自主创新研究,努力实现、完成航空发动机研制的使命和任务。”谈及未来,李建榕充满信心。




校对:李泽林

责编:黄   静

核稿:焦静波

南方新视野
新媒体 新视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