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有些邵氏电影,连片名都起得太过露骨、不雅,令人难以提及,比如吕奇在1976年拍的一部电影,只好用它的另一个名字《火坑女郎》代替。
这是一部反映香港风尘女子现状的电影,其实在香港导演的镜头里,从来不乏借底层失足妇女的凄惨遭遇控诉世事不公之作,此片之前,楚原和李翰祥两位大导演就先后拍过《爱奴》和《北地胭脂》。
不过吕奇无意借古喻今,直接将故事背景放在当时的香港欢场,片中那个逼良为奴、让人恨之入骨的失足女集团头目佐治,便是后来被称为“吕奇御用男星”的韦弘。
韦弘,原名吴东如,祖籍广东,在宝岛长大,原是永华公司旗下演员,主攻闽南语片,因市场不景气而退出影坛,几年后重回大银幕打拼,用过小林、吴彬等艺名,1971签约邵氏后用回最初的艺名韦弘。韦弘在邵氏多出演反派配角,在《火坑女郎》中第一次担纲头号反派,后成为吕奇御用,1984年先于吕奇息影。
与前作相似,《火坑女郎》的剧本也由吕奇包办,为强调“写实电影”的意义,他大量走访娱乐欢场,搜集到许多真实案例加以改编,将镜头对准艾蒂和凌黛饰演的一对表姐妹,虽均因生活所迫堕入风尘,但一个沉落到污泥池底,另一个却自强涅磐。吕奇自己也亲身入镜,扮演帮艾蒂脱离火坑、转行做演员的导演,身份的巧合让人联想到现实,尤其女主角之一、初登大银幕的凌黛,此后拍了十几部吕奇导演的作品,最后更嫁给他,生了两个儿子。
吕奇自幼家教严格,当年演戏也多风花雪月,现在翻看当年遗留的报纸文献,吕导演在各种访谈中反复强调最多的,便是“我所拍的不是剥削片,而是写实电影”。也许是为了印证自己的话,吕奇此后极力在此类片中加入伦理道德和控诉现实的元素,给了观众“堂堂正正”进影院的理由。
《火坑女郎》于当年暑期上映,虽遭遇王羽主演的动作片《鳄潭群英会》和周润发、余安安主演的剥削片《池女》围攻,依然票房破百万,业界对他唯美含蓄的剥削镜头也赞赏有加,证明吕奇的“写实风”依然坚挺。
本片可以看作是“吕奇御用团队”成军之作,除了韦弘、艾蒂、凌黛外,还有一人不得不说,她就是今日香港影坛颇为活跃的邵音音。她以歌手身份出道,签约过张彻导演的“长弓公司”,但真正成名则因一系列艳情片,其中就包括吕奇的《火坑女郎》、《财子·名花·星妈》等。
不过邵音音最著名的性感符号还属1978年的《官人》和在戛纳宣传时的粉红透视装,“中国娃娃”的名号启蒙了无数青少年,彭浩翔的《低俗喜剧》中,也借郑中基之口验证她当年风华。
可惜后来邵音音因为过度整容而变了模样,看起来越来越CULT,但也给她创造了另类的机会,很多导演邀请她参演恐怖片,她也以精湛演技再度站在台前,并两次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女配角奖。
早已退圈的吕奇于2024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