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朱厚照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都会感到陌生。但如果说起《游龙戏凤》,大家就熟悉多了,这出戏当年非常脍炙人口,并且很多剧种都有这一出。
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因为整出戏就是一个男贵客勾引一个酒店女招待李凤姐,男的色、女的姣,刚开始女的还欲拒还迎,当男的终于亮明身份——自己就是当今皇帝朱厚照的时候,女的马上急不可耐地要上位——陪皇帝入洞房!整出戏都在三俗的边缘游走,更是旦角演员展现万千风情的不可多得之戏码。朱厚照就是明武宗啦,明史上名声最臭的一个皇帝。他15岁登基,31岁就驾崩了,生性风流不在话下,更是弄了个“豹房”酒池肉林,不理国政。他男女通吃,养了男宠“八虎”,“同卧起”,更宠幸江彬、钱宁,把朝廷搞的乌烟瘴气。虽然近年来有学者为他打抱不平,但恐怕这位风流皇帝是翻不了身了!“游龙戏凤”的故事其实早已有之,蒲松龄就写过一本《增补幸云曲》,大写特写武宗听信江彬怂恿,去大同巡游逛窑子的风流艳史。后来又有文人写了《武宗遗事五则》来添油加醋,增补了宣化女子李凤被武宗临幸的轶事,京剧《游龙戏凤》就依此本而生。大导演李翰祥最有名的作品之一《江山美人》就是《游龙戏凤》的电影版。这部电影用了当时最流行的黄梅调,又搜罗了林黛、赵雷、胡金铨、唐若青等大明星加盟,自然是票房、口碑双丰收,该片一举拿下了当年亚洲电影节的最佳电影奖,成了邵氏最成功的影片之一。
片中李隽青谱写的歌词清新动人、妙趣横生,王纯作的曲婉转动听,韵味十足,加上大歌星静婷和江宏的幕后代唱,使得本片中的黄梅调选段《天女散花》、《戏凤》、《扮皇帝》等直到今天还被内地的老观众所熟悉、传唱,倒比电影还流行了!
王纯被称为邵氏黄梅调电影的第一个音乐功臣,李翰祥的黄梅调电影从《貂蝉》到《梁山伯与祝英台》之前,他都是主要的电影作曲者,为了适应李翰祥古装片的女性化视角,他专门为这些黄梅调电影都安排了女主角清唱段落,而且在片中都十分出彩,颇有莎翁戏剧经典独白的影子。另一方面出生音乐世家的他对黄梅调唱法也做了适合时代的改进,建立了以静婷和江宏为代表的流行式唱法。
值得一提的是,内地的黄梅戏团后来也反复演出过《游龙戏凤》,竟原封不动照抄邵氏电影版,只是把结尾改成了俗气的大团圆而已。其实电影最后李凤姐的悲剧收场并不是李大师的别出心裁,而是以前的戏本就是这么写的。
《游龙戏凤》的下出戏叫《骊珠梦》,讲的是李凤被封了妃子之后随帝进京,不料到了居庸关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她进庙躲避,但闪电照耀得四大天王狰狞可怕,李凤一惊从凤辇上跌下,她自知福薄命贱,不可高攀,竟一働而绝。武宗非常悲痛,厚葬之,用黄土封茔,但第二天土竟然变成白色,以示凤姐之灵不敢受之。这样看来李翰祥还算仁慈,在影片结尾安排皇帝抱着李凤的尸身在紫禁城转了一圈。
虽然酒家女还是没有高攀上皇帝,但最后还算是赚了一点面子。但就算是她飞上枝头变凤凰又能怎样呢?朱厚照31岁就驾崩了,由他弟弟继位,朱厚照的皇后因为是“嫂子”,所以一直没有当上太后,还是叫“夏皇后”直到去世,真是欺负人。他的其他妃嫔的冷遇就更是不用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