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无边,回头是岸!

文摘   2025-02-01 10:31   河北  

《风月奇谭》(1972)应该是李翰祥的“拼盘片”里最受欢迎的一部了,绘声绘色、妙趣横生地讲了三个坏女人欺骗丈夫的堕落经历。


第一个女人是个瓷器店的老板娘(夏雯饰演),她不满于丈夫的年老体衰,看上了街对面的魁梧铁匠王侠(王杰的爸爸),两人暗通款曲、一拍即合,晚上老板娘在大脚趾上拴红绳,再把红绳的另一头递到窗外,王侠来了就拽绳,然后就直接溜上床,两人竟然在熟睡的丈夫身旁偷欢!

这种明目张胆的行为很快被丈夫发现,终于把两人堵在屋里,并用麻袋包好、送到官府去。谁知铁匠的妻子不计较丈夫偷吃的行为,她暗中行贿官差,和袋子里的女人对调。公堂之上,打开麻袋发现是两口子,瓷器店老板反而成了诬告,无端被打了板子。


第二个女人(刘午琪饰演)被家里人逼迫,许配给了一个十岁的小孩子。女人的情人刘丹(刘恺威的爸爸)气不过,竟然闯入洞房绑了小孩,还不管不顾地和女人缠绵起来。屋外的佣人见状叫来了人,挖地道救下小孩,最后将女人送进了青楼,男人送进了衙门。

第三个女人贝蒂也是个老板娘,她经常跟小伙计乱来,不把老公当回事。为了得到一个男伙计的“芳心”,甚至打赌要踩死老公最喜欢的鸟、拔了老公最爱的胡子、敲掉老公的一颗好牙!如此煞费苦心,真的是“吃饱了撑的”!

据说第一段和第三段是根据意大利作家薄迦丘的《十日谈》中第七日的两个故事改编。可能是受到了帕索里尼导演的《十日谈》(1971)的影响,李翰祥也要“西为中用”、蹭一蹭热度,但我觉得有点水土不服,外国故事嫁接到中国传统社会不能让人信服,看着也觉得别扭。


所以我觉得第二段算是比较好的段落,特别是里面还有王莱扮演的“精奇嬷嬷”向小孩儿传授“养生之道”,她振振有词、古灵精怪的样子,在华语影坛也找不到第二个人。

本片中的三个女主角:夏雯、刘午琪、贝蒂都是台湾省的演员,在邵氏演的电影不多,所以看起来有点眼生。贝蒂曾经主演过楚原导演的《爱奴》(1972)而名噪一时,也取得了一些国际知名度。她其实是歌手出身,嗓音也颇为磁性动听。

虽然是同一年,但《风月奇谭》里的贝蒂,看起来比《爱奴》里的老气了不少,我查了一下资料,当年她才21岁,就能演出成熟女性的风情万种,真的令人惊讶。

本片中特殊的镜头也按照惯例采用了大量替身,几乎没有演员愿意亲自上阵的。所以说,即使是在繁荣的70年代晚期,邵氏的艳星数量也是屈指可数的,而且这些艳星在事业上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提高和发展,且适得其反,在80年代中后期全部消失在大银幕前,非常的遗憾。

据说李翰祥的风月片在当时颇受欢迎,连情侣们也愿意去影院一看究竟。多年后《风月奇谭》修复后重映,也吸引了一大批白发苍苍的老观众前来捧场,也是一件趣闻。李翰祥的这种片子虽然口味偏重,但是却不低俗,还很有文化底蕴,所以推出那么多部,也不让人厌烦。

CULT电影
这里,也许是唯一的以cult电影为主菜的大食堂。
 最新文章